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寫計畫 -- 實現創意與理想的首部曲

最近改寫同理技巧.....作為後續  同理技巧評估與介入之參考架構

同理技巧包含四大歷程/階層:

一、「感知/辨識同理時機(情境)」

感知對方情緒/想法 (以知覺為主的能力,從對方之言行感知/辨識)

包含察覺病人隱含(不明顯的語言或肢體動作--不明顯之同理時機)與外顯同理時機,意即醫療人員須察覺病人隱含與外顯之感受或想法。

瞭解/掌握醫病互動時,病人常需要同理之情境 (以知覺與認知為主的能力--會談前事先預期會談主題(病人可能的困擾/情緒/想法)以及可能發生之同理情境[認知]

二、「確認感受與想法、重要性、與深入交談之意願

醫療人員需主動/確實釐清病人之感受與想法,必要時,醫療人員需先引導病人明確表達,再確認之。(以認知與溝通能力為主--詢問與確認。包含開放式/全面 詢問個案之想法/感受/情緒,並確認之!)

亦需確認病人對於同理情境/議題之重視(重要)程度以及是否願意繼續討論,以判斷是否繼續討論或該如何回應(決定同理回應等級--確認(同理情境)/接受/認同/支持/確認(認同/支持)

三、「給予適當回應與支持」

確認同理情境、重要性以及意願之後,醫療人員需【給予病人適當的回應與支持】,包含表示理解與接受,並給予安慰或適當支持。

高階同理回應如下:

傳達病人情感/經驗之合理性

提供合理支持/保證(想法與情緒)

傳遞希望/一起努力

分享類似經驗/情緒

(以認知與溝通能力為主)

四、「確認(追蹤)病人獲致適當回應與支持」

對於病人比較重視的同理情境,醫療人員宜【確認病人之想法或感受有無獲得理解、回應與支持】。

(以認知與溝通能力為主)

感謝譽騫【臨床人員同理技巧之難題】之製圖

若以病人的角度言,或許最關鍵的只有二個: feel (totally) understood & feel (totally) supported
醫療人員宜確認:(您的想法/感受)還有我不瞭解之處;(您的想法/感受)還有沒獲得我支持的!?

歡迎惠賜意見!

Note: 紅色 highlights為July 8, 2021 新增


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英文稿件撰寫之建議 -- for 初學者

初學者--指未獨立撰寫英文稿件<=2篇者

主要原則:先以母語撰寫大綱/段落大意+討論/確認,再英文撰寫。詳細流程如下:

1. 以中文撰寫各章節之大綱(標題/次標題以及各段落之主題)以及明確之研究目的,再跟老師確認之。【確認目的同時,最好已有主要結果,已製成圖表,以利跟老師討論/確認】

2. 主要章節內容,先以中文撰寫

    章節內容包含:前言、方法與討論。結果章節,於確認1之大綱與圖表之後,即可以英文撰寫。

    中文內容以大意為主,概念/重點清楚即可(約完整稿件之7成內容。再跟老師或主要合作者確認內容。

3. 以英文,先撰寫研究目的、方法與結果。找老師討論/確認。

    再撰寫摘要、前言與討論。與老師討論。

*若有大兒子TL參與,請先準備1&2,2可跟他討論/確認。再給他3的內容。

#撰寫英文稿件>2篇者,若覺得直接撰寫英文有困難,或已嘗試英文撰寫,但還是很困難,則亦可採納上述先以母語撰寫大綱/大意+討論/確認,再以英文撰寫之模式。

主要考量有二:一、先以母語確認主要架構與內容,以免內容/概念不確定,又遭遇英文撰寫困難。二、稿件大綱與內容,本需多次討論才能確認。若先以母語文字為主,對初學者較易達成。

歡迎惠賜意見,隨時開時試行!

Note: 此主題之形成,來自TL最近的困擾,一部份內容來自TL的建議。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也是一窩風

2020 AJOT NOV/DEC 發表11篇原著論文之中,高達5篇來自台灣(4篇)與香港(1篇)

這蠻誇張的

Why... 我認為主要原因是--近年 AJOT 在SSCI 期刊排名 持續在前(15 percentile)之故

所以吸引國人投稿!!

另一原因是--美國OT的研究能量式微所導致... 也就是美國OT的論文質與量下滑之中(之前 blog 提到--因為美國廣設 OTD 造成念 PhD的人數下滑,研究人才變少//論文質量自然下滑)...

然而,國人論文的被引用率偏低,也就是之後 AJOT 期刊之排名(主要依據被引用數) 必然下滑...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常做 3 件事

常做 3 件事

1. 幫助學生/助理成長--至少是傳道、授業與解惑

2. 鍛鍊個人基本功力--好好寫計畫/論文,閱覽文獻

3. 交流--跟高手/同儕交流。最近多了海外系友可交流!!

I love doing them very much!!

近二個月帶領TL... 我的階段性挑戰/任務之一,重點有三:

1. 助人--讓他幫助研究生/助理英文寫作--至少是文法/寫作格式修改、語意更明確;若研究生/助理可提供範本(包含擬投稿期刊「較好/理想研究設計」以及「類似設計」之論文),則TL可以協助更多。剩下的是--持續不間斷地(不超過2週)討論

2. 鍛鍊基本功--修線上課//參與論文與計畫撰寫,閱覽文獻

3. 交流--跟高手/同儕交流....

研究生/助理若能舉一反三,應該可知 宜常做哪 3 件事。 哈哈,可記錄於 blog 喔。 哈哈哈,我會獎勵喔... 只是能持續獲獎者... 迄今,有限!

回到我的座右銘之二 -- Talent is the desire to practice....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game...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AI 相關研究成果--研討會--還有稿件

綜論

謝清麟、林恭宏、李士捷、黃千瑀、陳官琳、連震杰。評估工具之世代演進:新科技解決評估困境之潛力。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第18屆第1次會員大會暨第2次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年,11月;台北,台灣。

AI於兒童之應用

李士捷、陳官琳、黃千瑀、連震杰。人工智慧評估應用於兒童著色畫之初探。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第18屆第1次會員大會暨第2次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年,11月;台北,台灣。


AI於成人生理之應用

林恭宏、李士捷、黃千瑀、謝清麟。人工智慧方法發展短版傅格-梅爾上下肢動作評估量表於中風患者。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第18屆第1次會員大會暨第2次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年,11月;台北,台灣。

歐育如、饒珮慈、林恭宏、謝清麟。發展人工智慧之手部關節活動度測量工具:初探研究。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第18屆第2次會員大會暨第39次學術研討會。2020年,12月;台中,台灣。

歐育如、饒珮慈、林恭宏、謝清麟。人工智慧系統輔助上下肢關節活動度測量之初探研究。高雄市職能治療師公會109年度「職能治療臨床經驗與研究發表會」。2020年,11月;高雄,台灣。

謝清麟、李沛綺、李雅珍。AI短版中風衝擊量表於中風患者之再測信度。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第18屆第2次會員大會暨第39次學術研討會。2020年,12月;台中,台灣。

李沛綺、周佳燁、陳顥齡、李雅珍、謝清麟。發展AI短版中風衝擊量表。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第18屆第2次會員大會暨第39次學術研討會。2020年,12月;台中,台灣。


還有3篇稿件,審查中

A machine learning based short-form measure assessing 5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 10-item Fugl-Meyer motor scale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Development of a short-form Stroke Impact Scale using a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自我抄襲

 比較嚴重的是一稿多投//重複發表

比較難判斷的是--主題概念/方法陳述內容/字句之重複程度,但因這牽涉到概念/方法,若是系列論文,作者不易一直修改寫作方式。如CAT之概念與應用,MDC之概念與應用等。

作者至少宜避免完整句子一模一樣,也需適當引用。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大學教育的目標

 「對於大學教育,任正非表示,不要管當前的「卡脖子」,大學的責任是「捅破天」。頂尖的綜合性大學應該往「天上」走,不要被這兩三年工程問題受累,要著眼未來2、30年國家與產業發展的需要。他認為,大學應該是要努力讓國家明天不困難。」

資料來源:2020-11-11 15:39 聯合報 / 記者賴錦宏/台北即時報導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AI 演講--電資學院/醫學院教師之交流

聽眾還有醫學院/醫院院長以及醫學院同仁

前幾天還有一點緊張/焦慮...

主題為:「AI 於兒童發展評估& 醫療專業技能評估 應用潛力」

只有15分鐘...

但動員多人(士捷、怡晴、譽騫)幫我準備

演講過程自覺順利,只可惜,如我預期,回應有限

我的解釋為「冷議題」... 這也好,否則一定被院長抓去打工!!

繼續努力!!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life style redesign...

 家裡多一個人,作息/習慣需要調整很多...

不可能早睡早起/上班了

早上9點的約,還不見得趕得及

我兒子需要調整, me too... 

調適中//適應中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善變的「科技部」

最新獎勵新人的計畫為--- 「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取代「愛因斯坦計畫」(才執行2年)

獎助對象有三種:

一、類似愛因斯坦計畫的「新秀學者」,申請門檻為學術年資五年內學者申請。

二、「國際年輕傑出學者」,申請門檻從38歲提升到45歲(類似才執行2年的哥倫布計畫)。

三、45歲以下「優秀年輕學者」,是科技部多年來常態性計畫。

2020年10月3日 星期六

高手(先驅)大有人在...

 Thakkar HK, Liao WW, Wu CY, Hsieh YW, Lee TH. Predicting clinically significant motor function improvement after contemporary task-oriented intervention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J Neuroeng Rehabil. 2020;17(1):131.

這應是國內OT領域第1篇AI論文,太強了!!

我們要更加油囉!!

2020年9月23日 星期三

擬定(長期規劃)研究主題 之考量重點

 「價值」、「研究方法」與「可行性」是一般研究人員考量研究主題的重點

可加上「個人興趣(偏好)」與「文獻進展/掌握度」二重點。

「價值」較易判斷,研究主題之 impacts 廣度/深度有多少?通常越基礎的主題,其 impacts 廣度/深度較佳

「研究方法」代表目前較佳之研究方法為何?你可掌握多少?這也代表「競爭力」

「可行性」包含資源或樣本

「文獻進展/掌握度」代表相關主題文獻多寡與難度?你需要多久跟得上(可以掌握)?


以溝通技巧(含同理心)研究主題為例,我以0~10評論上述5重點,自評結果如下:


「溝通技巧」之文獻,尤其OT領域,少之又少,所以容易掌握。同理心概念較為抽象,但對我而言,還可掌握(我的方法是除了看論文,還需要寫計畫... 寫出2個以上的計畫,你就可以掌握一定程度的文獻了)...

「溝通技巧」相關研究方法之關鍵,我覺得在於「評估工具」,有好的工具--教學/介入以及相關研究,皆可行,且可深入!工具之驗證與發展,一直是本研究室之專長!我最近開始熟悉OSCE(這基本上也是一種評估工具,除了看出/論文,我也寫過2~4個研究計畫了),所以相關方法,在傳統上,我們應有優勢。若再加上,我們近年投入的AI,那我們在方法學的優勢可更提升!!

可行性的瓶頸,我想在於「樣本」來源。大三與大四學生,應可突破此瓶頸,尤其需要跨校合作!!治療師太難參與了。。。

「個人興趣(偏好)」相對主觀,對於年輕人,好像特別重要。但這對於「研究生涯」或「研究主題能否長期投入/經營」之相關性,我覺得較有限。主因有二:1. 除非你很確認或毅力驚人,否則「興趣」很容易消退。尤其碰到困難之後,你能否經得起考驗/繼續堅持興趣??2. 其它4項較為客觀,影響力大。

所以我覺得只要不排斥的主題即可,年輕人宜將心力放在培養「方法」、「掌握文獻」等核心能力,之後,找到良好的研究環境之後 ,你想做什麼主題的研究(只要有功力/資源)幾乎都可以!!

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同理心或其它重要概念之定義如何產生與流傳

字典或提供定義  或有學者提出...

若有大師持續推動/驗證... 或可形成共識... 但通常很難

也就造成定義多元,難以統一(如字典//字義/詞義解釋多元,目前不易統一,之後也不太可能統一)

我們只能接受各重要詞彙/概念之「定義多元」,就跟職能治療之定義多元,不會統一一般!!

這是新近研究人員的痛苦之一.... 接觸到的名詞//概念//分類多元... 毫無共識

較資深人員的挑戰是--我可否提出自己的定義!?

I think so!

如團隊目前投入同理心與溝通技巧研究一般,基本上我們是參考其他學者的概念,提出自己的定義與架構以及評估工具!!

絕對會遇到挑戰... 只能持續,包含驗證... 也就是發表更多研究... 若有更多人追隨... would be great!!

也就是我們絕對可以提出自己的同理心定義以及評估工具,但需要持續驗證、甚至修改。。。若有更多人採用... 就會自動推廣之....

Just takes time... but possible!!


2020年9月4日 星期五

醫病互動/活動過程,AI可以「同時/快速」評估/掌握多少重要訊息

以治療師帶領ASD兒童之互動遊戲言(全程錄影再由AI分析之),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多皆可

兒童方面:社交能力(含基礎能力--joint attention, reciprocity以及社交功能等)//認知功能//情緒表達與管理//語言能力//情緒變化//氣質/人格(有點保留),以及互動遊戲所需之肢體動作能力

治療師方面:溝通技巧//調適能力//介入能力(或許臨床推理也有可能,若AI可與治療師對話--詢問治療師之臨床決策與考量....)

若能追蹤錄影兒童幾回合,則評估向度可更完整,結果可更穩定(誤差更小)

若能追蹤兒童半年以上,則其發展趨勢將相當明顯

若能追蹤治療師半年以上,則其「專業技能」發展趨勢將相當明顯

Note: 我們另需準備傳統「社交能力(含基礎能力--joint attention, reciprocity以及社交功能等)//認知功能//情緒表達與管理//語言能力//情緒變化//人格」等良好評估工具---以達成二項目的:1深入瞭解如何評量這些變項;2.作為效標。這需要至少5~8年的時間。這期間我們需同時累積大數據,需要數年。。。這些時間(5~8年後)---AI的技術與效能一定持續提升!!

so... 臨床重要變項之定義/測量技術提升 + 大數據累積 + AI ==AI可以「同時/快速」評估/掌握諸臨床重要訊息(個案之特質、影響成效之因素與成效指標,還有專業人員之臨床技能)。

感謝這幾天跟我討論/交流的治療師、助理與研究生(至少4位),讓此 blog post 內容更為完整。


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幫我兒子找指導教授

1. Scopus + Google scholar: 確認老師之研究主題//研究成果(質與量)還有研究團隊

2. 科技部學術補助獎勵查詢---查近10年老師的研究計畫之主題與變遷,甚至經費

3. 碩博論資料庫---學生數/指導過多少博班生,還有主題可繼續查詢這些博士生的現況

查詢/確認上述資料,毋須超過一小時,即能掌握一位老師之「研究主題與變遷、成果(質與量)、團隊、碩博生主題與出路」。我週末花不到幾個小時,就完成作業了,也掌握一個學系多數老師之專長與成果。

我只負責分析與給建議,最後還是由他決定

他給我一些回饋:

a. 我覺得要跟你比95%都不行耶

b. 研究成果固然重要,不過教導方式也一樣重要...只不過外人很難知道他們風評怎樣

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I'm proud of 士捷

士捷  正申請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預計明年2月起聘。

這是難得的 終身職【臺灣大學兼任教師】,之後也可以升等(具備年資與論文之後)....

他提出12篇英文論文(10 only shown so far, because 2 were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but not online published yet),還有3篇中文論文+數10篇學術研討會論文... + 跟成大老師寫一篇教科書章節

還有教學資歷(之前我請他協助補充碩士班授課)以及滿意度調查

以上 大致是「6年碩博士+1年博後」的成果(可謂 傲人成績 + 紮實的基礎功力)

我認為關鍵在於:及早決定/全力投入學術研究 +良好的研究/學習環境

學生的功力與成就:當老師的主要成就感之一, Thus, I'm proud of him!

2020年8月24日 星期一

陸科技部祭6萬月薪搶我年輕學者 教部:擴大彈薪範圍

 8月起,我「被加薪」,加薪辦法就是這則新聞 陸科技部祭6萬月薪搶我年輕學者 教部:擴大彈薪範圍   所提的「彈性薪資」

我被加薪的金額  聽說是一個大學助理的薪資,等領到加薪時,一定請客!!

很高興這麼老,還被加薪,或可因此不被歸類為老賊....ha ha 

學系老師有數人,都被加薪... 

他們主因是「教學」and/or「服務」傑出被加薪... 我這二方面,除了自覺帶出數名傑出研究生/博士(但這未被計算)其餘乏善可陳....

我是依靠論文品質與數量 被加薪... 依靠 「多篇論文」「被引用超過100次篇數(品質指標)」,這方面我可說是笑傲江湖... 詳 SCOPUS....ha ha


2020年8月19日 星期三

研究所或大學高年級修課之建議

1. 需要大量練習//非上課 難以自我學習者

如統計課與程式寫作課,需要寫作業/考試/練習之課程

統計課與程式寫作為基礎課程且需大量練習... 自學非常困難(很少人有毅力可持續自我練習/且有人幫你改作業)

這些課程最好搭配實務應用(這宜找老師討論),始能學以致用,更為專精

2. 可以跟老師好好討論之課程

如獨立研究,學生需要好好準備再跟老師交流/個別指導之課程

在大學上課之CP值,通常很低... 因為學生投入有限,交通費時.... 若未慎選/投入,所學/所得將很有限。

「學生投入時數(不含授課時間)」與「課程時數」比例,最好不低於3(研究所應不低於4)-且每週必有討論/交流時間至少半小時

歡迎交流... 若提出值得修課的課程,老師將給予獎勵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機制探討--以提升同理心、臨床技能為例---繼續有獎徵答

 同理心【理論上】可提升醫病關係(個案滿意度)/溝通效能(主要臨床技能之一),進而提升順從度、治療成效與效能---這理論/機制實證有限,OT幾乎沒有...

但如何提升同理心?-- 意即:提升(影響)醫療人員同理心之機制為何?

如之前 post 所提,可套用知識-態度-行為模式(機制)

先提升臨床人員對於同理心之知識與態度,以及教導同理能力之知識+同理技術演練,再探究同理行為/技術之臨床表現是否提升

大致有二種  研究設計 可驗證或探究機制:1. 以 RCT 「驗證」特定介入之成效(機制);或 2.同時調查所有相關變項,再「驗證」或「探索」其因果關係(統計方法就先略之)。

但何謂同理心!?這是「提升同理心」以及「探究同理心影響臨床效能/機制」的基礎/關鍵議題

學界對此定義從無共識,以後也難有一致共識。。。

所以我們可看到諸多同理心之定義,也可看到一籮筐同理心評估工具.... 百家爭鳴/欠缺黃金標準

同理心的定義絕對影響上述機制探究與其價值

也影響評估工具的內含、評估模式與價值

我們如何克服同理心「定義不一」與「工具繁多」的問題??

請惠賜意見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Kirkpatrick Model 之應用

 聽說是最有名的  分析與評估  訓練與教育成效 之架構


Source: https://miro.medium.com/max/1024/1*_VjnZgUSe6flMc21pY_faA.jpeg


包含4階層

1 階:反應--學習者對於訓練的感受與想法【滿意度/建議等】

2 階:學習--學習者之知識與態度的改變

3 階:行為改變--學習者之實務(臨床)表現的改變

4 階:成果--(對組織與環境之影響)--成效指標變化


Kirkpatrick Model 似乎蠻適合套用於臨床技能訓練的評估架構

1. 受試者對於訓練之感受、想法與建議等

2. 受試者對於訓練標的之知識與態度改變

3. 受試者對於訓練標的之臨床表現改變

4. 臨床成效指標之改變

我會找機會應用於新的研究計畫!!

*月底又要寫一個研究計畫... 放射治療師的臨床技能訓練... 跨領域!!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寫計畫寫得有點虛脫了....

這一個半月,寫了5個計畫... 不是大計畫,但還是費力氣....

士捷協助寫另外3個計畫... 我給簡單意見

今日基本上都完工了,氣力也幾乎放盡...


我退休前可寫的計畫(有些計畫像在作夢),基本上已經有限(白日夢有限了)

最大的計畫/賭注應該是AI相關計畫...

尤其溝通/同理心研究(這是部分AI的前趨研究,以累積經驗與資料),已動員/投入諸多人力.... 成果仍在虛無飄渺中

有點像 COVID-19 快篩/治療/疫苗等計畫---全世界已動員/投入諸多人力/資金【這是顯學//又緊急】.... 但成果仍在虛無飄渺中。且大多數的研究結果,應該都是失敗,僅有極少數才會派得上用場!!【WHO表示,全球目前約165種疫苗處於試驗階段,其中26種已進入臨床試驗,6種已進入3期臨床試驗階段。2020/08/07】

這是研究的特質--充滿不確定性//大多失敗收場... 但是可以學習/成長許多!!尤其對於最新知識之掌握//新領域的探究皆充滿探險與滿心期待

虛脫了,就好好到球場流汗... 

之後,還有一些稿件待協助(博班生/博後/還有學校老師-合作者,至少5~8稿件),還好沒有截止日期,各自努力,再交流/合作

我還有一些學術研討會摘要/海報需準備(約5~8稿件)9月中旬截稿

科技部計畫的期末報告需準備(約3~5件)10月底

助理/研究生待拉拔(約5~8個,他們幸福嗎?),有些比較急,好好聊,其它就各自努力

資料待探索(USA的資料庫,一定好好運用!今年建立的新合作關係,須把握!!)

教科書需更新(4個章節)

科技部計畫(至少5~8個)年底之前,需好好努力!!

這半年的研究休假 可以很充實!!事實上,多年來一直很充實/踏實,我還在成長/發展中


2020年8月5日 星期三

助理的難題之一:撰寫 blog..... 也是有獎勵....

撰寫任務、進度、困難以及心得等
還有跟老師訂定之個別學習目標/進展等

這跟實驗室日誌以及學習進展/心得等 一般重要。是紀錄也是反思...
這也是研究人員訓練核心能力的重點之一:養成觀察記錄//批判//交流的習慣與能力

我有時建議--每天至少留下半小時好好思考與記錄上述要點,不一定要立即張貼,至少寫下草稿... 隔天可以繼續....

只是養成好習慣且持續寫得好的助理... 實在有限
那些從助理成為研究生的,大多棄寫了
直接成為研究生的,大多寫不下去

請各位給些回饋吧!?
困難何在?
如何改善?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are all welcome!
Good rewards will be given for good responses in a week!!



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同理心(技巧)之概念與評估 難題以及現況

因為同理心的定義多元,造成各工具之評估標的/概念亦多元

使用者(研究者)想評什麼同理心概念?他們有掌握明確?有用對工具嗎?該工具有充分的心理計量證據嗎?

我猜測即使同理心 RCT介入的研究者,對於上述議題能全部掌握者,相當有限!!

蕙菱已開始整理護理領域之同理心RCT,這些研究人員「採用何種同理心定義」「介入重點」「評估工具之評估標的」「評估工具之心理計量實證」各如何?連貫/一致嗎?

之後,我更想評論醫學生/醫師同理心RCT中,如護理領域之同理心概念/工具相關議題

我猜測--誤用/不連貫的情況一定普遍(超過7成)

我之前發表過類似論文--ADL RCT 中, 研究者對 ADL 工具之評估概念,大多不清,且誤用評估工具!!詳:
Hsieh CL, Hoffmann T, Gustafsson L, Lee YC. The diverse constructs use of ADL measures in strok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the years 2005-2009. J Rehabil Med. 2012;44:720-6.

2020年7月25日 星期六

閱讀//理解//批判---有獎徵答

閱讀//理解為基本能力,但一般學生/助理多常閱讀?理解多少?

一般研究生一週能好好理解幾篇論文?

如何提升閱讀與理解效能?

10幾年來,我的建議/作法是請助理/研究生彙整精挑論文之重點,他們用自己的話寫下來(彙整重點)。。。

if so, 一般研究生約需2週才能整理一篇論文。。。第一次跟我討論,幾乎都需要大改一番(因為他們理解有上限,有時誤解,且文字表達/彙整能力有諸多進步空間)。。。
討論後,一般研究生約需一週才能改好。。。
再討論一次。。如果前一次的討論有效能,且研究生的寫作能力不錯,大概只需要再小改一些。。。需要再 3~5天。。。
所以大約需要一個月,可以好好閱讀/彙整//討論//釐清//修改好一篇論文彙整!!
也就是需要一個月,才能夠好好理解一篇論文(透過精讀/彙整/討論/釐清/改寫/再討論/再釐清/再改寫/再確認)。。。

若未如此,一般助理/研究生,甚至治療師,能夠理解一篇論文多少(0~10)呢!?

我帶學生//助理執行上述任務,應該有20年,至少50位學生//助理

各位猜猜看,迄今能夠於一個月內,好好理解一篇論文/彙整之/再跟老師討論//修改彙整內容,且超過 5 篇以上(一年內)。。。上述 >50位學生/助理之中,約有多少學生//助理已達成!
1. >10
2. 7~10  (<20% of the 50 students/assistants)
3. 4~6 (~10%)
4. 2~3 (~5%)
5. 0~1
有興趣者請作答。。。有獎喔!!
答案是4... 恭喜姿旻以及子群
很難,做到的,都很厲害!!
決心與努力應是關鍵!

批判呢。。。還有一些距離。。。需要好好讀懂至少3~5篇論文,熟悉相關知識與研究方法。。。此時才有一點點批判力。。。

*閱讀速度/理解程度/批判能力,皆有專精/等級差異。
如果我自評速度7,理解8,批判7 (on a 0~10 scale)。 How about you?

切記,只能慢慢來,因為急不來!!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game...



2020年7月20日 星期一

AI 臨床研究之數量大增


     以 (Machine Learning[tw] AND SCHIZOPHRENIA[TI]) 檢索 PubMed 所得--
2020年已超過40篇(2019年51篇)--July 20, 2020

2020年上述論文主要應用於 協助schizo診斷、預測預後(住院日期、自殺或暴力行為)、發展個別化治療模式等。

我預期後續數年AI之應用論文皆將大增,但之後必定緩和。

因為AI建基於大數據以及人工標記 (coding or labeling)... 這些數據費時建立。。。
除非有更強的AI技術。。。否則現有技術被套用後,論文自然慢慢變少
這也是我們為何需要努力建置 infra-structure(如電子病歷的內容與精準度)才能借用AI專長--提升臨床效能!!

還有溝通技巧/同理心之逐字稿與標記,當然也需要溝通技巧/同理心評估與介入之 domain knowledge!

2020年7月12日 星期日

也是創作 --- 發展同理心自評問卷

創作原因/動機:打敗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 (JSE), JSE是醫護領域最常被使用的同理心問卷。其官網顯示:JSE已授權於85個國家使用,且要收費喔!!
但JSE最大的問題是它評估同理知識或態度,而非同理技巧/能力(這才是多數使用者想評估的)!
e.g.,
Understanding is therapeutic to patient (評估同理知識或態度)
Understanding makes patients feel better (評估同理知識或態度)
Enjoy literature and arts(看不懂這跟同理心有何關係)
這樣的問題,作答者(臨床人員或學生)易以知識或他人期待回覆之,所以我認為:JSE問卷分數難以代表(自評)之同理技巧/能力。

另外,再看看其它同理問卷之評估內容(等我有空再呈現之),我覺得,國內外學術界,目前沒有我心目中理想的同理行為/能力之醫療人員自評問卷,以及個案/家屬評估醫療人員之同理能力問卷。

所以,我在6月底前花了一些時間,設計出初版(12題),今日再改版之(15題)。下週開始請專家給意見... so exciting!!

等專家給意見//認知訪談之後,再公開。。。敬請期待!!



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無聊就創作吧

年紀大了。。。家人不在旁
暑假又沒課。。。
自由的時間頗多。。。孤獨/無聊的時間也跟著多了

時間若是最有價值/力量者,那如何運用?
如何打發無聊//孤獨時間,將之轉換成價值與力量,甚至知識/成就?? 這便是我這邁向孤獨老人必經之考驗【或自我提升之鍛鍊】。。。

** 那就想想未來的研究計畫。。。想想撰寫中的稿件。。。這些比較像作夢或創作,畫畫大餅,或許可以實現!!

八月就有多個小計畫必須申請。。那就及早準備。。開始創作吧!!

發展 【AI 短版測驗】是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其價值除了節省時間,也可獲致跟原版幾乎一致的分數,也就是能做到類似 CAT的快速精準的境界!!且是獲致原分數,使用者容易解釋分數之意義,故可跟長版交互使用)
如短版生活品質測驗、短版認知功能測驗、短版兒童發展測驗....

另一主題為【以AI發展較精準之工具】: AI 的長處之一是可預測標準答案(如長版分數),之後我想應用於提升精準度!如認知工具常需要多次測試始能獲得較精準(低誤差)之分數... 也就是讓AI預測//輸出較精準之分數。

發展同理心評估工具:包含專家評估、醫療人員(學生)自評以及個案評估。雖然目前已有不少同理心評估工具,但很少評估「同理行為/回應」之工具,若有也是繁瑣/難行。

還有一些「進行中計畫」之延伸,如認知工具、情緒辨識、溝通評估工具、社會知覺等。。。

to be continued....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培養人才 -- 退休前的主要任務

台灣OT大學教師,逐步進入退休潮。。。
各學校皆然!!

我亦已近入倒數

未來幾年,我能夠培養幾位優秀人才!?包含研究人員//教師//臨床研究人員(臨床人員且能持續與研究團隊合作)

好好指導
給予環境

但還是學生自主//隨緣!!

這 post 寫在培養一位大學生近一年,昨日簡訊通知我bye bye 告一段落//去追求她要的。。。之後

事隔一天,有2位大學生通知我有興趣擔任工讀生,又燃起我的興趣/熱忱,尤其是我的導生!!

培養人才跟研究結果差不多。。。多數失敗//屢敗屢戰!!

2020年7月1日 星期三

扎實的知識 讓你 看得更遠//規劃越長遠

就研究計畫格局之大小/或計畫執行時間長短而言

通常  計畫之格局、時間與價值/成就成正比

我年輕時寫不出多年期計畫。。。

約10年後(40幾歲),可規劃3~5年計畫,寫作時還是費時費力

最近這幾年(50幾歲),可輕易規劃/撰寫 5~10 年宏遠計畫,也就是我退休前可以做甚麼,應該做甚麼,幾已定案!!

這關鍵在於歷年來累積的扎實知識基礎,
這些基礎主要由【探索、撰寫計畫、執行計畫、資料分析、撰寫論文/團隊切磋、投稿(國際高手給建議)】等歷程磨練而來。。。。撰寫是其中最關鍵
撰寫可讓你的知識成形(沒寫下來,可謂空氣//掌握不到),也是自曝其短(才有東西讓專家審核)的必須

有扎實的知識基礎,讓我打開視野//擘劃未來!!




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

博班生/博後 於研究團隊的 角色與影響

若可從碩班開始準備,全力投入且態度正向/積極,擔任博後時,應可做到以下境界:


恭宏早已達成:
1. 精熟本團隊之核心知識/技術:如 Rasch analysi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CAT, and AI,他皆專精,擔任支柱已久!!
2. 撰寫、執行研究計畫,包含AI計畫,幾乎都靠他了!!
3. CAT 本來皆委託合作專家協助分析,後來他可獨力完成。之後AI技術亦然。擔任箭頭/先鋒角色已多年!!
4. 謙卑/持續努力多年,學養俱佳,足為後輩典範!!

有這樣的博班生/博後,我當然輕鬆多了,可投入更多心力於「規畫願景」與「壯大團隊」

                                                      恭宏八大核心研究能力進展圖
他的 blog: http://ghlin.blogspot.com/

恭宏跟我合作8年(碩博班6年,博後2年),一起發表超過20篇論文!!
代表著作:
1. Lin GH et al. Trajectori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limb injury: a 2-year follow-up study. Qual Life Res. 2016;25:2283-2293.
2. Lin GH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System of 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Stroke.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8;99:676-683.
3. Lin GH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System for Assessing 5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 Simulation and Validation Study.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9;100:899-907.

另今年完成2篇AI稿件(代表著作)!!

July 1, 2020 他將就任臺北醫學大學「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特此紀念/祝福!!


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評論/被評論、面對問題 與 建立信心

我經常收到評論。。。也可說是常收到負面意見。。。

包含對我稿件、研究題材/方向,甚至教學回饋。。。

如何面對評論,包含心態以及後續作為。。。絕對是【學習/成長】【建立信心】的關鍵

我也經常評論我的助理/研究生,甚至博後。。。

應該很嚇人。。。或震撼人心!!

如 [反思] 當博後的反思

也請參考--
1. 挑戰之一: 如何讓學生在充滿挫折的學習過程中,仍有自信心

2. 八大核心研究能力之外,學習態度與能力

3. HLS-EU-Q_cancer稿件投稿歷程

4. 投入研究的想法與信心

5. 跟助理/學生的【時間膠囊】約定


2020年6月16日 星期二

時間管理--以最有精神的時間執行艱難任務

寫計畫/寫論文--對我而言為最重要/(艱)難的任務

所以我通常安排於早上或周末時間(這時間較完整)為之

對助理或研究生而言,如何撰寫 blog 使之言之有物-或許改到「一天中最有精神的時間執行」即可提升其內容/品質。

每人之生理時間不同………自行確認/調整之!!

無論如何一定是「以一天中,最有精神的時間執行艱難任務」!

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

AI 將是下階段 大幅提升評估效能 的利器---未來式

AI 可由「影像」與「語音」辨識,以中風個案而言,可自動進行評估以下向度:

  1. 動作(含ROM)
  2. 平衡
  3. 行動能力
  4. 步態與步行速度
  5. 情緒
  6. 語言/溝通能力
1~4已有使用 Kinect 評估之(詳 PubMed: kinect[tw] AND (RELIABILITY[TW] OR VALIDITY[TW]) )
有關情緒辨識之 API 已超過20種

也就是個案一踏入治療室,就開始評估,也可立即給臨床人員回饋
或是個案/家屬在開始治療前(後),皆可至「指定地點」進行「指定動作」之自動評估,也可獲得立即回饋。

AI 可協助判斷個案需要哪些評估/挑選評估工具

資料分析與預測

2020年5月22日 星期五

臨床經驗 vs 臨床技能 還有成長!!

以實證醫學而言,臨床經驗可謂「尚缺充分實證時之想法或技術」,因實證有限,故有其正向價值。但也因實證有限,故經驗所致之療效不定!!

臨床技能應是基於較充分實證之臨床執行技術或SOP。

一般成熟的醫學領域以「臨床指引」呈現之,且非一成不變,仍會調整/改良!!

運動傷害之處理原則/臨床指引,從
ICE (1978) 這時實證仍不足。。也可說是以經驗為主之想法/技術
RICE/PRICE
POLICE (2012) 這時實證較充分了。。
PEACE & LOVE (2019) 實證更充分,進而分化/詳盡。。
下一個臨床指引,何時出來!?就跟新版 iPhone 請留意,以免過時!!

上述運動傷害之訊息採自著名PT老師之文稿!!她是權威級的名治療師與老師!!

其文稿內容以實證與臨床指引為主,至少80%,其它我想是個人的經驗與推理。

這80%可說來自文獻閱讀/彙整/批判能力。。。我要強調的是,這能力跟臨床資歷之關連非常有限,而是來自研究相關的訓練(檢言之,需好好學過研究設計/資料分析,再寫過幾篇論文//被同儕高手好好修理過幾次,才「比較」看得懂實證論文)!!

另外是 up-to-date 的速度與能力,因為這會衝擊臨床人員的經驗(如捨棄ICE/RICE/PRICE...)!!也就是「研究能量高」的領域,其實證/臨床指引更新的速度亦快!!OT各領域之研究能量皆有限,故進展亦慢。這降低臨床人員 up-to-date 的壓力,但專業發展(臨床技能提升)就緩慢!

所以臨床技能之成長哪裡來??主要是研究成果之進展,才有實證依據,始能確認!
如最近新冠病毒之「快篩」、「治療」與「疫苗」,皆以研究成果為最終依據!臨床經驗或可提供研究素材,但非關鍵。

相關 blog posts:
1. 年輕人的「職涯方向」與「核心能力」培養
2. 臨床技能---遠距家教班--1對1
3. 臨床比較難還是學術比較難
4. 臨床經驗 vs 標準化評估工具
6. 發表論文是臨床工作者的出路 !?

後記:
有位助理即將離職,至臨床工作。她將遇到我之前的導生(畢業快一年了)
我請這位助理問我的導生2個問題:
1:如果他沒有保留,他畢業後所學,你(助理)好好學習,需要多久可以學到8成
2:如果他沒有保留,他畢業後所學,有記錄下來嗎?若有,老師重賞!!可以找我確認賞金。可以給他1個月時間準備。

明年此時,將問此助理同樣問題!

各位覺得上述答案為何?

待續。。。







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

研究團隊內社會學--人員組成/階層與效能

目前的溝通研究團隊之研究議題/進度討論/人員組成,約可分二層級:基礎與進階
「基礎層級」(助理與研究生)負責基本資料收集、初步討論彙整,再提交「進階層級」(助理、研究生與老師)討論/確認,再分工之。

之前所有成員皆參與「進階層級」討論,人一多,就沒效能,後來就調整。。。

AI 團隊也有類似情況。。。。

團隊成員之階層化(組織化)、演變與效能是社會學的研究主題之一(我最近準備「醫療社會學」授課的複習主題之一。。。Note: 臨床職能治療師的階層化不足/不明確... 這有很多社會學/專業發展意涵喔。。。有興趣者可找我討論)

我們的團隊組織/階層 或 需要第3層--負責研究方向/人才培養等大方針之擬定。以前團隊之高階研究人才(副教授/教授層級)嚴重不足,故第3層組織難以成形。。。
第3層組織之運作/討論,可(宜)適時聘請外部專家(教授層級)提供諮詢/建議


以上是「團隊建構」核心能力養成之議題,對於研究新手,宜觀摩/學習之;對於博後/老師,宜瞭解如何建構/推動不同階層團隊/提升效能。。。。

待續。。。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同理心 之意義與應用 -- 後續研究之基礎

我帶領同仁投入此主題已有一段時間。。。

之前我們一直困惑於同理心之定義、工具(究竟評量什麼?)以及其臨床效能為何?

上週開始動筆彙整相關文獻 並 提出自己的見解

我採用 Knowledge-Attitude-Behavior 模式以協助呈現同理心之概念與應用(含評估與介入):

知識:對同理心內涵/概念(或定義/行為)之瞭解程度  (通常以self-report評估)
態度:對同理心(用途/價值)之觀點/看法 (self-report)
行為(能力):同理心為一種能力可以察覺、瞭解/確認互動對方之想法、感受與情緒,並給予適當回應/支持,且為對方認同   (observation)

同理行為(能力)之執行歷程/順序可再分為:
1.          感知對方情緒/想法 (知覺為主,從對方之言行感知)
2.          掌握互動時,需要同理之情境 (知覺與認知--會談前事先預期會談主題以極可能發生之同理情境[認知],再加上1之感知,綜合掌握同理情境)
3.          瞭解/確定對方之想法/感受/情緒 (認知與溝通--詢問與確認。包含開放式/全面 詢問個案之想法/感受/情緒,並確認之!)
4.          同理反應 (推理與言行),適當回應、給予支持(包含接受個案想法/感受/情緒,且合理化之,之後可轉移焦點至個案的「目標設定」,詢問個案今日有何治療目標,若無再給予建議。。。
5.          上述能力/應對,獲得對方認同(這只能事後問個案/家屬)

上述分類與層級/歷程 可當成後續「評估」與「介入」同理心之理論架構!!

以下列舉字典或文獻對於同理心之定義:
Cambridge:
Empathy: the ability to share someone else's feelings or experiences by imagining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be in that person's situation   [my comments:光想像,不夠吧]

Merriam-Webster: the action of understanding, being aware of, being sensitive to, and vicariously experiencing the feelings,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of another of either the past or present without having the feelings,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fully communicated in an objectively explicit manner    [my comments:   缺fully communicated in an objectively explicit manner  卻少溝通/確認]

https://greatergood.berkeley.edu/topic/empathy/definition
Empathy as the ability to sense other people’s emotions, coupled with the ability to imagine what someone else might be thinking or feeling. [只 sense & imagine, 沒確認/回應]

維基百科:同理心或稱做換位思考,是一種將自己置於他人的位置、並能夠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內所經歷的事物的能力。[沒有確認/回應]

這些字典或文獻對於同理心之定義,我覺得都比較「狹義」(同理能力之執行歷程1&2,以察覺/想像為主,未含確認與回應)。我擬採用 較廣義/完整的 概念---「同理心為一種能力可以察覺、瞭解/確認互動對方之想法、感受與情緒,並給予適當回應/支持,且為對方認同(observation)。」如上述同理能力之執行歷程1~5。這廣義/完整的 同理心概念,對於臨床應用(提升溝通效能以及以個案為中心)以及同理心教學皆能提升效能!

找些文獻支持自己的見解(哈哈,額外話題:這多主觀阿!我上課也這樣講喔--研究人員挑選文獻的主觀偏差--在論文的前言以及討論(結果解釋)之文獻選擇,幾乎皆主觀。即使有同儕審查,也難以避免!)
"Empathy is a tool with which to ascertain the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perspective of others."
McKinnon, J. (2018). In their shoes: An ontological perspective on empathy in nursing practice.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7(21–22), 3882–3893.

Levett-Jones T, Cant R. The Empathy Continuum: An Evidenced-Based Teaching Model Derived From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Contemporary Nursing Literature. J Clin Nurs. 2020;29(7-8):1026-1040. 此文獻整理諸多 empathy 定義,其中不少作者採用定義包含:同理行為(反應)以及確認對方之想法/感受/情緒等。

評估方面,一般同理心評估工具,可能評估「知識」「態度」或「同理行為」。因為同理心之定義多元,所以使用者必須先確認定義以及擬評估之概念,始能挑選到合適的評估工具。若就以上我擬採用的定義,我們幾可確定一定需要發展自己的工具,才能符合未來研究所需!!

介入(教學)方面,順序上,可先教導同理知識,再教導同理行為(包含概念與虛擬演練)。主要成效之評估可包含「知識」與「同理行為」,次要成效包含「態度」「溝通效能」「滿意度」「順從度/投入」以及效用 (utility) 等。

對同理心態度之調查,宜明訂同理心之定義,否則雞同鴨講,差異必大。


相關但不同之概念----

同情:或有助於關懷但個案恐不買單
憐憫:或有助於關懷但個案恐不買單
同感:有利於掌握同理情境,但可能不利於做出客觀/專業判斷(易受個案影響)
Theory of Mind:瞭解對方想法/感受/情緒,類似狹義同理心
幽默感:或可用於關懷/支持


同理行為(能力)各執行歷程/順序之介入方式芻議
1.          感知對方情緒/想法 (知覺為主,從對方之言行感知)
         臉部表情/聲調情緒測驗
         情緒/感覺/動機/想法(含肢體語言)之影片測試【評估受測者之知覺與感受/反思/討論】---評估與訓練知覺以掌握同理情境

2.          掌握互動時,需要同理之情境 (知覺與認知--會談前事先預期會談主題以極可能發生之同理情境[認知],再加上1之感知,綜合掌握同理情境)
        事先預習 (列舉) 會談議題/情境所可能遭遇之同理情境+虛擬情境練習/回饋

3.          瞭解/確定對方之想法/感受/情緒 (認知與溝通--詢問與確認。包含開放式/全面 詢問個案之想法/感受/情緒,並確認之!)
       練習如何詢問/確認對方之想法/感受/情緒+虛擬情境練習/回饋

4.          同理反應 (推理與言行),適當回應、給予支持(包含接受個案想法/感受/情緒,且合理化之,之後可轉移焦點至個案的「目標設定」,詢問個案今日有何治療目標,若無再給予建議。。。
       練習如何執行同理反應 (推理與言行),適當回應、給予支持+虛擬情境練習/回饋

5.          上述能力/應對,獲得對方認同(這只能事後問個案/家屬,確認獲得理解/支持)
另亦需包含合適的態度/語氣,如與個案互動之語氣/態度友善與熱誠(Oct. 3, 2021新增)


以上包含準備教材(同理時機、影片、評估工具、詢問/確認方式、同理反應以及如何給指支持等) + 虛擬情境/回饋演練。(順序2--同理心知識評估、執行方式教學與虛擬演練教學)
更早之前須準備【同理心教學】(順序1--同理心知識教學)
之後為臨床情境錄音/逐字稿與遠距回饋 (順序3--臨床實習之同理心實務演練/評估與回饋)


請惠賜意見!




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病歷紀錄是醫療品質指標之一??如何改良病歷成為 有用的大數據

這不是好問題,幾乎無人會答 NO

但顯然臨床OT之病歷紀錄品質堪憂(各領域皆然)
多年(數十年)未改善
還有專業人員的紀錄品質,可能比不上實習學生(可能因為時間不足/個案太多)
專業人員的紀錄品質,因為欠缺有系統的評核,故幾乎難有品質上的進展/提升

一些OT領域還在努力進行「質性描述」,但這些紀錄結果,之後如何查閱?運用?

如果OT的病歷資料無法累積成有效的 big data, 那眾多 clinicians 留下的臨床經驗如何轉化成有效的知識或有價值的資訊。。。這就 mission impossible!!
還是只有治療師的經驗 (難以具體化/難以寫下來的)。。。這更不可靠

Darwin 應是觀察紀錄的典範。
我們從OT有史以來的病歷紀錄   可獲得甚麼實證/智慧!?


我之前有一陣子 蠻熱衷投入【病歷改良】,但這牽涉臨床實務運作以及電子化病歷內容改變。。。需要改變治療師的習慣還有病歷系統。。。難度/阻力皆大
我最後可說是【模摸鼻子】下台一鞠躬

但我沒放棄,只是轉進。。。。

我不再期待現階段可以改變醫療人員習慣(增加評估與記錄),也不期待修改電子病歷之內容

我期待AI。。。由AI協助評估與記錄,再提供給醫療人員確認/參考
所以目前的努力方向是 教導 AI如何執行評估、記錄以及呈現結果//個案變化(也就是教導AI評估之後,順道寫病歷,連給病人的報告一併呈現!!)

我可能是受到挫折,做個更大的夢。。。只要不破滅(不醒來)持續努力  就有希望!!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social prescribing or life-style redesign 新課程//研究議題??

最近被系主任霸凌--命令我開授必修課程(暫名為--「社會因子、社會健康與職能治療」),
以因應社會學系不再為學系開設必修「社會學」(2020年8月之後改為通識課程)。

所以我必須開始備課………這對於一個全系看起來 最老的教授……都準備退休了……情何以堪!!

上個月90歲伯父 Line 提到「每天起來不知道要幹甚麼。。。。時間那麼多」,我回應:這跟我的專業有關,我會好好考慮如何幫助他。。。
講更遠一點,數年前,有位復健部主任跟我提到--人老了,時間太多,很可怕!!

備課時,看到「英國政府」力推的 social prescribing (prescription)
這跟 USC OT 的 Lifestyle Redesign® is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health-promoting habits and routines in your daily life. 幾乎一樣。。。
這讓我開啟新研究主題的衝動---遠距社交群組與生活形態設計(含追蹤)

my god... 都快退休了,還想要這麼多。。。。哈哈,至少不怕時間過多!!

Note: 我上 PubMed 找相關文獻(social prescribing OR social prescription)
2019年42篇,我想之後會更多篇!!這些論文數量比Lifestyle Redesign多太多了! USC 加油!!
Brandling J, House W. Social prescribing in general practice: adding meaning to medicine. Br J Gen Pract. 2009;59:454-456. 

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Surprise -- 研究生 第 1 個 AI 研究計畫

主題【以機器學習模型發展及驗證短版中風衝擊量表

我們研究室投入AI只約2年。。。
主要還是博班生以及博後在努力。。。我只是搖旗吶喊
沛綺,碩班生,投入AI,不到一年。。。
竟能完成此計畫 (碩班 proposal)……… so great!!

事實上從構想到確認,直到完成 proposal 大約只有一個月
更神奇的是  -  結果都有了………我們事先分析,看到好結果,才決定主題。
因為如果沒有好結果,人家一定是認為我們的AI功力不足,而非AI的限制………

所以,沛綺可以很快完成應是   全世界OT第一篇使用AI的碩論!!

I'm proud of her!!

Note:
1. 感謝佳燁的資料,我們才有此機會!!
2. 佳燁的資料,我們已發表一篇論文,後續應可以再發表1~3篇論文。
3. 此計畫之機器學習模式與結果大致如下圖 (以機器學習發展3種工具-5向度之短版):


4. 恭宏分析/繪製上圖, looks fantastic!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理論驗證 與 評估工具發展

what a beautiful graph!

S2 恆星軌道進動完全吻合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再度勝出(指比牛頓所提之理論為佳)
【一研究團隊分析望遠鏡觀察 S2 恆星長達 27 年的數據,首次證實恆星出現史瓦西進動(Schwarzschild precession)──就像你搖呼拉圈,軌跡不可能永遠留在同一平面,而可能上下偏移。。。即使在最極端重力環境下,愛因斯坦理論依然成立。】

先有理論。。。但需要數據/實證!! 也需要工具(上述使用「超大望遠鏡」),還需要充分數據(將近30年累積)!!

MOHO理論已超過40年,但因工具仍不足。。。始終難以好好驗證。且發展者已逝,誰還會持續發展工具/驗證 MOHO!?

理論驗證費時,所以我一直不想「發展理論」,但卻執著於工具驗證與發展。我想做好工具,讓別人去驗證吧!!

2020年4月18日 星期六

如何提升 OSCE 之評估者間信度

OSCE 之評估者間信度比想像低,甚至低於猜測(機率)。。。實證很多,國際間皆然。
若能解決此困境,必有大成!!

早上我協助 執行國家級入學口試。。。評估者間信度如何?
學系/各校系都有資料喔,一直都沒分析,蠻可惜的。誰敢分析/曝光啊!?

我們自行設計的溝通評估工具,自覺廣度/深度俱佳。但其評估者間信度(評估者內信度)我可沒信心。  因為評估歷程,需要反覆查詢逐字稿或影片,費時費力,實在繁瑣阿。。。

如何解決上述困境?

如無時間/金錢的困難,則可聘請多位專家,慢慢評,再彙整/甚至討論,結果一定好多了~~只是太難了,可行性低!!

另一應是  交給(教)AI,慢慢交給(教)AI,也慢慢累積資料庫。。。
AI就會越來越強,效能就會越來越佳!!

換個角度想,誰教AI的效能強,誰就越厲害,越早解決上述困境!!

再補充一下  聽說  AI 的學習能力,以 Alpha Go 為例,
一開始以棋譜為學習對象(有明確的學習典範),此時已可打敗天下高手。
之後,就自創一套(不再以人類為學習對象或已無學習對象,因為早已無對手可學)

所以一開始是學盡天下高手之招式/能力(吸星大法)
再來就是自創招是或是無招勝有招!!

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臨床技能---遠距家教班--1對1

近來動員諸多研究資源投入--臨床技能測驗與訓練(含OSCE)
主要目的有三:
1. 發展/改良全面性之臨床技能測驗(含會談、評估、衛教、治療、溝通/同理心以及「相關知識」等臨床技能測驗)
2. 發展/改良臨床技能介入模式(含 formative OSCE以及其它介入模式)
3. 發展AI-based臨床技能測驗與介入模式(俟1&2做出樣子之後),這可以「網路攝影機+AI(也就是遠端遙控/遠距教學)」為之。 AI可 自動/持續 改良「臨床技能測驗與介入模式」!!

若能到達 3的層級,應該就能開設「臨床技能---遠距--1對1--家教班」
遠距 是為了便利執行
1對1--家教班 是為了隱私(以提升專業人員之意願)

我想,如果每個月,每位專業人員,讓我們每月一次「遠距AI臨床技能測驗與介入」(should be less than 2 hours),我想,不出三次/三個月,該專業人員之臨床技能,必能顯著提升!!
因為上述內容包含:以AI找出臨床技能困境(以影像/聲音為憑證),再對症下藥,且再評估/介入,必有成效!

有專業人員會買單嗎?他們要付錢喔!!
還是賣給他們老闆。。。
可考慮賣給衛福部,當成醫事人員執照換證之條件
可考慮賣給考選部,當成執照考--臨床技能考試測驗
if so, 我們將累積更多數據/經驗,AI效能將能持續提升。。。。

這家教班的「班主任」一定是薛漪平教授。。。較有吸引力!!

又在作夢了,歡迎惠賜意見!

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我兒子,博班念不下去了

該校博班生  每年有進度考核,考核不過,就走人。。。
他跟指導教授都沒信心通過考核。。。
不到一年,他就辦休學了。他決定/辦妥程序之後,再通知我。
我想很難回得去,因為即使回去,也很難通過年度考核

我想主因有三
1. 主題/考核標準 有難度(這是必然)
2. 他的基礎功力不足(這也是必然)
3. 他不夠積極(這是心態問題,我想是關鍵)
如果還有第4點,那可能是他跟指導老師的配合不佳(我想是前3點造成的)

給我一個難題。。。。這比做研究/發表論文更難。。。因為我只是配角,也需要以個案為中心。。。

待續


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盡量在家上班。。。

適用於未來10天

歡迎隨時 找我 Skype 討論

best wishes!!

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定義的問題 --- empathy vs theory of mind

定義相當分歧--

1.  empathy 可分為"cognitive empathy" "emotional/ empathy" 

Source--https://image.slidesharecdn.com/empathyengineers-160505215616/95/the-expressive-engineer-aka-empathy-for-engineers-20-638.jpg?cb=1462485616

2.  ToM 可分為"cognitive ToM" "emotional ToM"
Source--http://butifyoudidknowsdsu.blogspot.com/2015/04/social-cognitive-language-interventions.html


3. 有學者特意區隔二者: ToM 以 cognition 為主;empathy 以 emotion 為主

4. affective ToM 跟 affective empathy 還是不同
Source--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6199/6c7f2a82860aa1af607e0a30b530dd1d8265.pdf


這就跟諸多普通名詞/專有名詞一般,眾說紛紜/難統一!就像甚麼是OT?OT的定義不會統一。QoL, 認知功能,心理計量,上述專有名詞之定義,也不會統一的。
這是研究生初期必遭遇的困惑!各說各話本是常態。。。若你想成為特定領域的專家,你必須對該領域之關鍵詞彙,有自己的定義/分類,否則一定天下大亂。


References:
1. Front. Neurol., 25 June 2018 | https://doi.org/10.3389/fneur.2018.00491
3. https://doi.org/10.1016/B978-0-12-374176-9.00017-8

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臨床比較難還是學術比較難

臨床個案異質性高(包含配合醫療的程度都難以預期),影響病因、進展與介入成效之因素眾多,且臨床專家無法「執行研究設計」或「控制/排除」影響因素,所以臨床人員難以突破上述困境,專業技能易達天花板。。。很少很少有例外

更何況臨床的困境(如時間有限、工具不足、沒有團隊。。。)皆難以突破。
雖然【入門容易】卻【升級有限】

學術研究之入門門檻高,有助理形容為「柏林圍牆」。因為需要學習「研究方法/資料分析」,需要深入主題,也需要「撰寫論文」,這些門檻皆不低,全力投入至少需要2~3年的時間,才有一點成就感。
也就是一般碩班研究生畢業時,多是挫折感 > 成就感...  我想----超過一半以上的碩士畢業生,這輩子,除了碩論,不再寫論文

但還是有一部份碩班生,不畏艱難,繼續努力!只要學習環境OK,學習能力與態度OK,即能順利畢業!但還是有一部份博士畢業生,畢業後,跟論文絕緣。。。主因應是環境不良與動機不足。

但還是有少數博班畢業生持續投入研究。。。甚至一輩子且樂在其中。。。這有一定人數,至少比臨床的例外多很多人。

因為「研究」有方法,也就是有跡可循【甚至是明文/正道】。。。絕對可以跟隨前人的步伐。。。還有團隊,可以相互支持/支援。。。所以可以持續成長,不易達到天花板。。。至少很清楚,你的前面一定有高手比你厲害,且願意跟你交流/分享【只要你有能力寫出不錯的稿件投稿。。。國際間一定有高手可以跟你切磋】

學術是【入門困難】卻可【持續升級】【幾無上限】,因為有跡可循【有明確台階可爬】且可團隊作戰【相互拉拔】,又有高手交流,所以我覺得學術比臨床具體/明確/容易!

謹言之,臨床人員依據既有知識 (這容易 out of date) 幫助病人,藉由經驗累積以鍛鍊技術(但不易證實,也容易遇到瓶頸)。研究人員之入門艱辛甚至競爭,但可找到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合作同伴,只要好好努力/假以時日,就可漸入佳境,持續向上提升(挑戰自我的極限)!!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研究生 使用母語或英文 撰寫學位論文

以英文撰寫論文,發表於國際期刊,是國內研究人員絕對必要

及早/持續練習一定是關鍵

然以「語言」而言,寫作,相對於聽說讀,一定最難

我已好好帶過 >20位研究生,教過 >100位研究生

老實說,這些研究生的中文寫作,都出現一定程度的困難

因為他們至少需同時面對三大難題:1.主題難以含括廣度與深度(不含閱讀、批判與彙整困難)[主題通常是做完研究之後,較可能深入的];2.研究方法(含設計與分析)不熟悉[這更是做完研究之後,才有深刻體悟研究方法之優缺點];3.基本寫作訓練不足(一般學生少有學術寫作課程歷練)。所以他們很難運用有限的寫作能力,精簡/明確或有架構地表達有一定深度的「相關主題」以及「研究方法」,更難以論述/比較。。。

前言與研究方法 或許還可以模仿其它論文,但結果與討論,必有其獨特性,那就很困難了。

因為研究生遭遇的困難實在夠多。。。有些學生可投入時間還有限。。。

我年輕時,經常鼓勵英文還不錯的學生,以英文撰寫。。。。但最近這10年,幾無例外,皆以中文撰寫。但我大多還是改得很辛苦,因為研究生碰到的難關太多。。。如果中文/母語都寫不好,英文有可能嗎?

如果特定的內容,一週的時間,以中文都寫不好,英文需要多久??
可以試試看喔!!

另外,對於定義/概念較不明確者(如 social cognition, Theory of Mind),或欠缺良好中文文獻介紹者,此時,我們僅能從英文吸收相關概念/知識。然而,當我們閱讀這些英文文獻時,我們習慣將之轉換成母語,再吸收/消化之。但當我們寫論文時,若以英文撰寫,則須將以中文習得之概念(至少有10%誤差),再以較不孰悉之英文表達之(至少有20%誤差),所以寫出來之英文離原意,已有一段距離。當然,學生有另一種作法--剪貼、拼湊再修改,這種寫法的結果,通常是語意零碎、難以連貫,且自己不太清楚所寫究竟為何,看的人更不可能。

還有,就學習成效之確認與交流,一定是以母語為主。如上述定義/概念較不明確者,若學生以中文書寫/表達之(其撰寫速度一定較快),都不太理想(這極為常見,因為知識之吸收/文字表達皆有一定難度),那以非母語撰寫的內容,一定離理想更遠,意即老師與學生更難確認學習成效,遑論交流。如前述,你需要多久可以將習得之知識,以母語寫作,精準/明確表達之!?若母語有難度,那使用非母語一定更難!

研究生要學的實在很多,中文寫作,我想是優先於英文寫作,至少學習/表達/溝通效能較佳。英文寫作來日方長,實在不急!

另外就是學位論文的篇幅遠大於期刊論文,所以難度更高,更費時間/力氣。
等到中文學位論文都學好了,前面提到的困難,大部分解決了,此時若真的有心力發表英文期刊論文,絕對不會太慢。。。


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實習學生之臨床會談/訪談--溝通/同理研究之延伸與應用

以小兒領域為例--
學生須跟家長訪談,以了解個案/家長,必要時於 case conference 彙整報告之
訪談內容包含--家長的主訴/問題(含期待/壓力等)、對疾病(或兒童發展)/OT之了解, 目標設定與檢討,home program 設定與檢討等

臨床相關任務:主訴訪談、目標設定/檢討、治療計畫/home program 設定與檢討、衛教、病歷撰寫以及個案討論等。

我的問題:
1. 理想的訪談內容/目的 vs 現實的訪談內容/目的
2. 理想的訪談教學、評估與回饋 vs 現實的訪教學、評估與回饋

我目前的了解:
目前似以臨床任務為主,其中若有溝通相關技巧,再提醒同學。目前似無明確的訪談架構與教學(含評估/回饋)模式

if not, 我想幫他們設計之,包含訪談內容/目的/執行流程/教學模式(含教學內容/方式/評估/回饋等),以提升「溝通技巧/臨床技能研究」之價值

以上,請惠賜意見

Note: 實習學生應最常跟個案(兒童)溝通,這相關溝通議題/教學,之後再研究囉。


2020年3月28日 星期六

選擇 研究主題 的考量 --- 興趣的重要性

興趣以時間軸可分成二類 -- 事前與事後之興趣

事前是指尚未投入之前,或投入時間不超過一年

事前興趣,以個人經驗、感性為主,能否經得起「時間考驗」(成為真愛)是較大困境

事後興趣,以成果為主,也就是做出興趣。艱難之處為不知何時可「修成正果」(成果考驗)

這看起來很 [目的論] 或 [結果論]!

因為研究必是費力/費時/競爭,短期(至少5~8年)難有作為/成果。若缺成果,興趣焉存!? 擬投入之研究主題至少要做到國內頂級(至少10年)。。。才可能「修成正果」「成為真愛」

且研究主題投入越久,就越有成就,功力越強,也更有趣/就更投入。。。。良性循環

極少人可以從第一個研究或碩班主題開始,始終如一,做到退休。。。

-------------------------------------------------------------

我還算幸運,大致從工作第1~2年,就逐漸投入評估工具之驗證與發展【跟我的碩博論主題幾無關連】,倏忽,已超過20年了。發展第3代評估工具(電腦適性測驗)有10年經驗了,也發展超過10個電腦適性測驗了。 feel great!!

一開始,前5年還有些猶豫/困惑,之後就豁然開朗,始終如一

-------------------------------------------------------------

故興趣能否持續之關卡至少有二:「時間考驗」與「成果考驗」

這就牽涉研究主題是否「較為基礎」以及「研究功力/資源」包含研究方法/團隊是否夠強

以基礎言,研究主題需建立於扎實之基礎,才可能成功/深入/持續。
以「復能」研究言,復能模式需建立於「理論機制」與「評估工具」之基礎,再持續驗證/修改。如 MOHO於1980建立初步理論架構,之後40年主力都在發展與驗證所需之評估工具,迄今其理論架構之實證仍相當有限……

以功力/資源言,由於不同研究主題所需之方法不同。故投入不同主題者,初期所養成之研究方法相關功力就不同。故研究主題能否延續,就牽涉核心能力能否持續茁壯。若研究主題較為應用(偏離基礎),就較難持續,因為基礎不足!!故所學之核心能力,就難有進展。團隊自難成型。如此,成果/功力有限,興趣就難以延續。

-------------------------------------------------------------

so, beginner 我覺得無須在意「事前」或「初步」興趣,只要不排斥即可。研究主題越基礎,才越有潛力。之後自然想做任何主題皆可「修成正果」、「成為真愛」且「擁有一輩子」。

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跟助理/學生的【時間膠囊】約定

年輕人的【大方向掌握】、【核心能力培養】以及【學習環境】最是關鍵

這也是造成年輕人困惑的主要來源 --- 掌握不到方向,養成核心能力緩慢。。。。

影響年輕人難以【放眼未來】也難以【腳踏實地】

對方向的建議,哈哈,我很父權或專家建議 -- 絕對是投入研究
至少有扎實/真實的核心能力可養成,也有良好環境。。。

只要同意此方向,好好【定下心來】【在好的學習環境裡】磨練核心能力

3~5年可有小成,10年必有大成(恭宏、士捷都還沒喔)!!

也就是3~5年後,再來回顧,這幾年內【投入核心能力/相關經驗】之時間與效能。這時你應該對你的功力,有點信心,也會覺得蠻踏實的。。。

10年後,再來回顧,這10年內投入核心能力/相關經驗之時間與效能。這時你應該會放眼未來、胸有成竹。

Note: 臺大研究所的環境除了師資、課程以及母語學習,皆能讓年輕人好好學習至少4~6年!!


我回顧過去20幾年。。。各位知道我的心境與感受嗎!?



...





.......... (每一點,代表一年)










.........................

繼續努力,向上提升!   最美好的,還在後面!!

Note: why research first?
經濟日報社論/5G霸權之爭 美中都非贏不可  March 21, 2020
「華為不但有大魄力投入天量科研經費,還從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網羅人才,更能以天價從全球物色剛從大學研究院畢業潛在的AI天才...」


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治療師的判斷 vs 標準化評估工具之評量結果 vs 個案之判斷

我們手上有 ADL & Balance 數據
結果  --- 治療師的判斷 vs 標準化評估工具之評量結果  vs  個案之判斷
三者 之關聯程度 (r-squared < .4,大多數是 <.2)

最近也投入一些時間於【病識感評估】,其中主要方法之一為【個案】vs【治療師】之判斷差異,差距越大病識感越差

若上述數據為真,比較好的【病識感評估】應是【個案】vs【標準化評估工具之評量結果】
可以使用上述數據,驗證看看

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助理/研究生 blog 撰寫指引 2.0

  • 以(研究取向)助理為例
紀錄內容可分成
1. 研究核心能力養成相關(含任務、進展、困難與投入時數等)
    如閱讀與寫作能力--彙整期刊論文之時限、進展與困難等
        資料分析--由彙整期刊論文瞭解特定統計分析方法之功能/目的
        研究設計--由彙整期刊論文瞭解特定研究設計之優缺點(研究限制)
這相關任務數目與上班可投入之時間,對助理言,較為有限,故進展慢。且核心能力養成速度本來就很慢!!
但核心能力最為重要,故每周需確認投入時數,若過少(<4 hours),那就拉警報,宜找老師好好討論是否需要調整任務,以投入更多時間於核心能力養成

2. 研究經歷相關(含任務、時限、進展與困難等)
    如IRB準備與修改、收案,協助設計working memory 工具,協助準備研究計畫內容等
這相關任務是助理最主要的工作範疇,也是相當基礎的研究工作/事務。這些任務沒做好,研究品質/效能必受影響。故相關任務之經歷與執行效能,對於研究經驗之養成,相當關鍵!!
宜每周檢視/找老師討論。

   多數研究經歷之內涵,含括【時間管理】【溝通】以及【建構團隊】等核心能力,這三種能力,幾乎是任何工作或生活必需之能力。助理/學生宜參考上述能力之建構要點,平時多加留意、記錄與交流,這些核心能力將步步高升!

3. 研究成果相關(含任務、時限、進展與困難等)
    如準備研討會論文(口頭或海報)、期刊論文(中文論文為主)等
有志於研究者,必努力準備之。剛開始每年度各一篇就很厲害了!!
每月檢視一次進展與困難足已。

4. 其它任務與心得
  • 以研究生為例
除了前述之前3項,可再加上上課(或與高手切磋)收穫/問題、每周擬跟老師討論之議題與結果。

SOP: 每天務必留下半小時時間,好好思考與記錄,至少先記錄重點(如前述4項紀錄內容),或補強之前紀錄的重點。


Note:
1 投入越久、功力越強
2 跟研究執行效能相關,做越多、效能越高
3 成績單,持續累積
4 哲學
slow and steady.....

以上撰寫指引/內容之主要目的為「協助老師/助理於浩瀚學術生涯之中,掌握努力方向與進展」

請惠賜意見

2020年3月8日 星期日

年輕人的「職涯方向」與「核心能力」培養

這裡的 年輕人指大學畢業3~5年內(含大學部學生)的男生或1~3年內的女性

職涯方向如學術或臨床,生理、小兒或長照

「核心能力」指一職涯方向所需具備之基礎以及進階能力,看似抽象但亦不複雜。
如學術之核心能力,此 blog 已多次論述,就是八大研究核心能力。
臨床之核心能力,就是專業技能!

在此我再論述如何培養「臨床專業技能」之重點
1. 選擇專長領域/方向,可基於「病人需求」與「個人興趣」
    病人需求以「臨床目前」較多之需求,或是你有辦法讓病人(需求)增加;意即專長必須建立於服務較多數之個案,你也會更有成就。
    至於「個人興趣」若無法符合「現實或多數人之需求」,你只能好好努力,使需求/價值/病人增加。否則就宜深思你是否在唱高調。
    舉例言之,生理OT,可選擇「動作訓練」、「ADL」或「認知訓練」等。
2. 與學術專家長期合作
    一起更新最新評估與治療模式
    一起合作研究(申請與執行研究計畫)
    定期交流(至少每個月一次)
3. 若單位人數不少,宜組成興趣/專長小組,定期交流(每週至少一次)

【補充他人見解-- 【興趣】可配合需求,毋須配合主流,但一定要「長期聚焦」!】
我再補充【需求】本身就有價值,較多的需求,比較可能讓你的興趣持續(也是被需求/成就感之持續)---我蠻世俗的觀點。這是職場上製造「良性循環(需求/核心能力相互滿足/成長)」的必要條件。

1 & 3 的關鍵在於決心與毅力
2 較為簡單,只要持續找學術專家交流/合作即可,因為這些專家亟需臨床資源。你若找超過3位專家,還找不到好的合作對象,我可協助推薦/媒合。

上述只要持續5~8年,「臨床專業技能」必有小成!

【補充他人見解--我認為「臨床的需求」會因為在不同的單位有所不同,同時也會因為政府推動的政策有所改變,如長照社區等等。】
My opinion: Yes, 這也是臨床人員的無奈之一,常被機構或政策【牽著鼻子走】。。。有些只能認份。但多數時,你或許在養成【充分專業技能】之後,機構/單位主管就不會勉強你做非你專長的事了。。。for example, 台大醫院不會請一位【肝癌教授】去處理【鼻咽癌】或【新冠病毒】。會邀請謝清麟演講【如何做研究(評估工具)】,不會請謝清麟去演講【臨床技術(最新復健治療)】。

補充他人見解--與專家合作部份對於臨床發展是很重要,但大多數同仁對研究沒興趣,也覺得研究與她們無關;而有讀研究所同仁主要會以他所就讀系所為方向
專長領域發展,同仁會想以各自目前負責的業務為分領域(如老人,長照,成癮,身心,兒童等),但是又卡在工作會調動;另同仁也喜歡每次找各自有興趣的期刊(或臨床遭遇問題)自己讀讀報告就好】
My opinion: 我相信這很寫實。。。但這結果如何,我們都知道。 你若想改變呢。。。想改變要有決心、方法,以及毅力

其它可參考【臨床人員的努力方向/方法】2018年9月之 post.


學術路途關鍵有二:核心能力與環境。學術之起步偏難(門檻高/核心能力費時培養),好的環境雖有,但少(門檻亦高)。
核心能力培養,一定是點滴養成//鐵杵磨成繡花針,切勿著急/焦慮。我沒看過未全力投入5~8年卻有小成者。沒紮實的基礎,欠缺多年的努力,不宜做學術大夢。最好有10年,20年,甚至超過30年的功力與境界。多年來,我持續往最高功力/境界努力,後續亦然!!
剩下的是學術環境,越好的環境,越是挑人才。。。年輕人只能持續努力,再等待時機。。。著急只會造成將就,自亂步伐。
其餘可參考九宮格 https://atriptouq.blogspot.com/2019/04/open-window-64-vs-vs-8.html 吧。。。

若還有「更基礎/關鍵的」,我覺得是「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二者相輔相成!
請參考我之前的 post 學習態度與能力 2018年11月3日

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學生/助理 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

我自認一直努力帶領學生//助理,
營造最佳學習環境,以提升基本能力與競爭力,開拓視野並登高望遠!!

最希望青出於藍

感謝他們的青春 以及 給我的機會,一起共事//學習!!

所以我很努力,想做好榜樣//以當成學生//助理的學習模範!!

也盡量克制自己,不給學生/助理壓力,讓他們適性學習/自然發展

學生/助理最後是否投入老師的最愛--學術研究,我的基本原則(很義務論)是 學生/助理自主!!

我一定隨緣。。。否則學生/助理哪能走多遠!?
且如果此路線真的那麼好,他們也以 寶貴青春 觀摩一段時間了,還需要我多言嗎?

鍾鼎山林,各有天性
青山綠水,後會可期!!

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看長遠一點。。。臨床與學術之路

以10年為單位,往前看!

10年後,2030年二月,我已滿65歲,一定退休。
所以我早已開始調整角色與工作重點  (詳其它 blog posts)。

臨床工作的瓶頸,在大學畢業時,我大致可以看到 --- 工作10年的治療師就很難突破【治療技術、成就感、職級與薪水皆然】,早已到天花板。
剛畢業時,我對OT還有興趣,就選擇出國進修。。。(詳其它 blog posts)

OT若分成【學術】&【臨床】二路線  (90%以上投入臨床),
【臨床】之關鍵以【技術】為主;若評估/治療技術卡關,那就停滯,成就感、職級與薪水皆停滯。

【學術】之關鍵以【創新】為主。若無法創新,解決問題,那就停滯,成就感一定停滯。

【技術】於實證醫學的世代,以【既有實證】以及【持續實證】為主。實證主要來自專業、長期投入之研究團隊,各專業皆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但長期以來,全球OT之研究人員少 (比例很低),團隊更少。
很少人/很少團隊 長期磨劍,哪來新技術 (武器) 可供臨床人員打仗。
因此 既有實證有限,持續實證緩慢。
臨床人員所仰賴之技術,就容易用完了,也少有新的技術可以學習。。。一招半式,能闖蕩江湖多久?

臨床經驗呢!? 以【實證】觀點,一問就結束 --- 有數據嗎? 有實證嗎? 【確認一下(臨床經驗)之數據】,故事就結束了。

若已投入臨床者,還是有出路的。。。如何提升臨床專業技能,詳其它 blog posts
只是很少人做得到,因為血汗環境、單打獨鬥、動機弱。。。
但想改變,就一定要做,且需要長期(至少十年)才有成效!!

學術呢?
十年寒窗無人問

十年的功力,應該是具備獨立研究【創新】能力之助理教授或副教授。以培養自身研究功力為主。找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及【開放學習】為關鍵。其它詳八大研究核心能力 posts.
再十年,應該是具備【突破】能力之正教授。以建構團隊為主。【工作環境】以及【成果分享】為關鍵。
另十年,我覺得是投入【傳承】之講座教授。以造育英才為主。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隨緣。


簡言之,你可以看到10年後,你在哪兒?競爭力多少?
20年後,你在哪兒?競爭力多少? 30年後呢?

培養關鍵競爭力(核心能力)才是王道!!
能力的培養,以學習環境/心態為關鍵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game!

2020年2月8日 星期六

溝通/同理心研究 之 情境選擇 以及 相關議題


溝通/同理心研究之情境比較

優點
缺點
自然情境,如新個案之第1~2次治療(含詢問主訴、評估、衛教與治療等)
·  受試者之日常任務,樣本數大(受試者動機較高,研究可行性高)
· 實習老師可立即評估學生
·  實習生臨床學習的目的之一
·  聚焦在實際評估經驗的累積
· 實習生需主動啟動溝通內容
· 在實際臨床情況(繁忙的環境)中練習溝通技巧
·  實習生會比較認真執行,因為老師會檢視過程與結果
·  較容易凸顯實習生的溝通問題
·  訪談內容差異大
·   內容之相關性中等(訪談的變數多,訪談內容較難掌握)
·  通常於治療室進行,環境吵雜,錄音()效果差
   ·   老師不易全程在旁陪同(前幾周較多,之後漸漸變少)
額外情境,如FIFE訪談
·內容為研究人員挑選/設計相關性高(涵蓋之溝通技巧較廣)
·可於安靜環境訪談,錄音()之效果佳

·  對受試者為額外任務,影響動機/樣本數
·   老師未在旁陪同/未能評估學生表現
·   非實務臨床情境,較難顯現實習生臨床的溝通問題
·   情境特定,學習成果不易概化
FIFE: Functioning, Ideas, Feelings, Emotions 為執行 client-centered care 的必要訪談
Note: 黃老師的建議,以紅色字顯示函恩之建議以綠色字呈現。


初期,若以可行性言,自然情境為較佳選擇。

另怡晴提到: 發展工具與測試工具之最適情境不同:
如為發展溝通技巧評估工具之內容,「FIFE訪談」優於「前二次治療/訪談」
FIFE訪談涵蓋之溝通技巧較廣

如為測試溝通技巧評估工具(如:判斷評分是否有天花板/地板效應等),
「前二次治療/訪談」優於「FIFE 訪談」
因工具發展目標為評估general溝通技巧,使用一般溝通情境較為適合



Further issues:

表、新接個案前1~3次治療情境之會談目的與【主要相關會談技巧】
情境*
目的
主要溝通技巧
主訴訪談
瞭解/確認 主訴
起始會談、建立關係、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
個案病史訪談
瞭解/確認 病史與職能參與
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
評估與結果解釋
說明評估目的、過程與結果,以及確認
表達、同理、主導會談
諮詢/衛教
說明相關概念、確認病患瞭解
*被動以及主動衛教  (OT能幫個案甚麼)
表達、接收、主導會談
目標設定
說明、討論、釐清治療目標以及達成共識
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形成共識
治療計畫設定
說明、討論、釐清治療計畫以及達成共識
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形成共識
*各情境宜發展出標準執行歷程與常見問題,以及OSCE考站。考慮列為團隊後續年度任務。另宜收集各OT實習單位相關教學/測驗內容。
各技巧之詳細說明與釋例詳:https://reurl.cc/RdlzMZ

常見問題:
v  會談/溝通教學之議題:
1.      一般OT大學部課程以及臨床單位未提供完整溝通技巧教學與練習
2.      學生之【傾聽技巧】較有限【少有教學與練習】
3.      學生之【同理反應】較有限【少有教學與練習】
4.      學生難能掌握溝通效率(內容、時間與成效)

v 新接個案前1~3次治療之常見溝通相關議題
1.      個案常不知治療活動之目標為何?【目標設定欠缺討論、共識與追蹤】
2.      個案/家屬不知職能治療【未完善準備/執行/追蹤】
3.      個案/家屬缺病識感【目標設定欠缺共識與追蹤】
4.      實習學生之衛教欠缺系統與效能【未完善準備/執行/追蹤】
5.       父權主義:以治療師或疾病為中心,非以個案為中心


溝通技巧OSCE之情境設計
1.主訴訪談 (含疾病史訪談)
2.  職能史訪談(含ADL 評估)
3. OT簡介(含服務項目與大致內容)
4.   預後說明(疾病以及特定症狀以及相關問題回應)*
5.  個案問題諮詢與回應*
6.   目標討論/設定*
7.   計畫討論/設定*
8.   病房或居家活動/訓練說明 
9.   追蹤評估結果討論* 
10. 出院計畫說明
其他:【當天治療情況之討論與修正,含當天整體治療之回饋(確認、鼓勵、提醒等)】
*可有多種情境/題材設計
†4&5或有重複,4以治療師為主動,5以個案為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