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閱讀/批判 自己寫作內容之能力

這包含寫作(表達)能力,自己對所撰寫內容/概念(知識)之清楚程度,以及閱讀能力

看不到自己的盲點/問題,或是常態。

以下 2方法或可嘗試

1. 熟悉基本寫作/閱讀原則(如主題句,句意連貫,主詞是否清楚等),這可用於閱讀/檢核他人與自己的寫作內容,也可發現自己的寫作問題

2. 請高手給建議,確認哪些寫作問題、概念不清或閱讀問題。你宜具體記錄之,後續寫作時,自行檢核之(有無再患同樣錯誤)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臨床科學文獻的語言特質--不確定性:論文閱讀/理解關鍵之一

臨床科學充滿不確定性,所以生物統計的結果主要以「機率」呈現結果。
也就是「臨床科學的語言」幾乎不會出現很絕對/百分百的表達/文字。
所以即使研究結果「非常」肯定,論文作者也很少用絕對/百分百的表達/文字。
多數的研究結果,作者所使用的語言幾乎都包含不確定的文字,如 may, might, could....
作者也會言明研究結果於特定條件/情境才會成立,所以也會出現很多「過去式」的時態使用,而非使用現在式或 is/are 等絕對事實之描述。

然而一般讀者,容易一刀兩斷地簡化結果(統計顯著=有效,且對任何人都有效),忽略不確定性與機率。

初學者須瞭解臨床科學文獻的語言特質--不確定性,才能精確瞭解科學文獻之語意。
進階者,也可由此(作者表達結果的肯定程度)判斷作者有無誇大研究結果/價值。

另外,研究者(老師)所使用的口語表達,也大多包含「不確定性」或不會使用「絕對」「一刀兩斷」的用詞。一般初學者,常發生二種誤解:1. 自動去掉不確定性,簡化成 yes or no 二極端結果;2. 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因為不甚確定的言語/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