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

研究團隊內社會學--人員組成/階層與效能

目前的溝通研究團隊之研究議題/進度討論/人員組成,約可分二層級:基礎與進階
「基礎層級」(助理與研究生)負責基本資料收集、初步討論彙整,再提交「進階層級」(助理、研究生與老師)討論/確認,再分工之。

之前所有成員皆參與「進階層級」討論,人一多,就沒效能,後來就調整。。。

AI 團隊也有類似情況。。。。

團隊成員之階層化(組織化)、演變與效能是社會學的研究主題之一(我最近準備「醫療社會學」授課的複習主題之一。。。Note: 臨床職能治療師的階層化不足/不明確... 這有很多社會學/專業發展意涵喔。。。有興趣者可找我討論)

我們的團隊組織/階層 或 需要第3層--負責研究方向/人才培養等大方針之擬定。以前團隊之高階研究人才(副教授/教授層級)嚴重不足,故第3層組織難以成形。。。
第3層組織之運作/討論,可(宜)適時聘請外部專家(教授層級)提供諮詢/建議


以上是「團隊建構」核心能力養成之議題,對於研究新手,宜觀摩/學習之;對於博後/老師,宜瞭解如何建構/推動不同階層團隊/提升效能。。。。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