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趕完 NHRI 計畫,再思考後續。。。

一個研究議題深入後,就會發現別有洞天!!

中風後患側肩膀疼痛之相關研究與臨床議題,實在很多。。。。從機制探討、評估工具發展、預防與治療。。。也是10年計畫

意外得知 co-PI 鄭醫師刻正進行中風後  central pain 的研究計畫,我將找時間跟他討論有無合作機會。

另外,我也開始思考年底科技部計畫,目前的想法之一為:
【發展電腦適性認知篩檢評估系統】可發展2階層篩檢工具,含認知的 components 篩檢以及整體認知篩檢,以提升效能以及臨床效用 (避免練習效應)。

或許題目可以更【高調】一點
跨越 MMSE 之障礙:發展電腦適性認知篩檢評估系統
提升篩檢效能
避免練習效應
提升簡短快速 認知篩檢評估結果  當成療效指標之效能
可以解決許多中風病人難以執行傳統 neuropsychological battery 評量之困境
也可當成長期追蹤個案之評估工具(探索中風病人主要認知components之時間異動)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如何提升學習效能

我在研究所念書/上課時,盡量做到【預習】【坐在最前面專心聽講】【課後立即澄清問題】與【複習】,所以自認學習效能頗高。

這幾年教授寫作課或指導研究生的經驗,看到學生的資質基本上差異不大,努力程度也差不太多,然而學習成效/進度,卻可看到不少差異。。。

以下是我建議或有幫助:

1. 徹底釐清概念,跟高手切磋,並記錄之

2. 重要的概念(或關鍵的瓶頸)一定會持續出現,這是溫故知新【重新省視紀錄】【修改紀錄】的契機

3. 持續寫作/交流【包含投稿】

重複以上的練習,我想一定可以提升學習效能

就我經驗,不少人卡在 1
只有少數人做到 2
持續1~3者,只有極少數。。。

所有同學幾乎都有記錄 論文寫作課 的重點
然而有無持續應用/省視/修改紀錄。。。。這應是學習效能與功力提升的關鍵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恭喜恭宏 FDT 論文接受刊登

恭宏的第一篇主筆論文刊登於國外期刊,值得大力慶賀與記錄

投過不少期刊,終於找到歸宿
恭宏有空時,宜在 blog 分享歷程與心得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1篇稿件連續被3個期刊主編 退回 之省思與應對

跟 Ellien 合作的論文
Brunnstrom staging 的效度驗證與量化
竟然被 Stroke, Physical Therapy,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主編連續退,未進入實質審查
這還是我第一次遭遇
也使 Ellien 感受到一點震撼

自認為此論文有2項價值
1.心理計量特性驗證
2.量化Brunnstrom staging
這些價值應是普世

但為何不被接受??
應是 Brunnstrom staging 甚少被國外臨床以及研究人員使用(也就是淘汰)

後續應對之道有二
1.持續投稿其它期刊,還有一堆期刊可投
2.加上其它資料證實 Brunnstrom staging 跟現行/主流評估工具如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or STREAM 之反應性(group level)旗鼓相當

我們可能雙管齊下!

因為後續還有 postural control assessment,我們勢將面對同樣議題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治療師所使用治療模式之成效,為何難以確認?

1. 影響成效之因素眾多,難以確認相關因素之影響程度

2. 個案同時接受多種治療,難以排除其它治療之成效

3. 個案之各別差異大,且治療模式難以標準化

除非治療師可以掌握個案特殊性且實行個別化治療、排除其它因素(自然復原/成長、物理治療。。。以及安慰劑效果等),否則難以確認

更何況療效指標很多元,治療師常未完整評估,且目前的評估工具大多有不小的誤差(有些誤差還可能超過療效),故不易掌握

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理論 與 技術

昨天教授  【如何擬定長期研究方向】
我提到一些如何訂定研究方向的重點或是【理論】
對學生或初學者而言,當然頗為遙遠。。。因為尚缺實務經驗與實證或是【技術】

理論得來不易,技術卻可(或只須)磨練

學數學,一定先教觀念再教演算

學英文,一定先教單字、文法、給範例,再讓學生練習

所以孰悉【理論】,也釐清概念了,只剩【練習】與【調適】或持續跟高手切磋

Just do it
Just takes time
You have lots of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