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寫作課安排於週五 10:00 且 擬分班授課

基礎班:前6週(第2~7週),每週3人。老師將增加一些修改示範。請課程記錄同學協助準備無線滑鼠與鍵盤(跟玉雲領取),並放在老師的位置。

進階班:第7週後之偶數週,與基礎班(奇數週)隔週交替授課。每週4人,以概念交流為主。

請同學自行挑選報告班別,於下週二下班前通知士捷。

報告之外,是否參與課程,由同學自行決定。

英文報告如前幾學期。

寫作課記錄繼續,士捷將提供之前紀錄,以便同學補充或修改。

以上請惠賜意見!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演講/分享 計畫

配合「心理計量驗證」與「職能治療文獻彙整與評析」課程

我擬於
12月18日(週一中午12:20~13:10)於學系公開講演
「評估工具心理計量驗證經驗分享」20幾年超過百篇論文之經驗分享

1月8日(週一中午12:20~13:10)於學系公開講演
「評估工具發展經驗與願景」10幾年經驗分享 與 退休前之規畫/願景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臨床 vs 研究 之難題


臨床
研究
情境
個案歧異性大
複雜較難駕馭
除非建立明確專長,否則難以挑選病患。大多是通才,難以深入
既深且廣,不易選擇
研究人員需要學好多種能力(詳八大核心能力),還有屢敗屢戰的精神,才能駕輕就孰。之後即可選擇戰場,長遠規劃研究主軸
入門與進階
入門容易進階難,且不易運用學理與科學方法,主因為個案差異大,理論與現實有距離。
好處是如果滿足現況,壓力少
研究之入門與進階皆不易,但比較有跡可尋,且短期看不到成效,需要長期作戰
功力可累積,逐漸深厚!
團隊
常單打獨鬥,各做各的,鮮有交流
易受主管(機關)從上而下之影響
通常團隊作戰,但你須要具備「領導」、「被領導」、「合作」的能力
團隊大小差異甚大,領導人為關鍵
能力養成
隨著時間與閱歷,只要用心,可自動累積臨床經驗
但臨床經驗因為病人個別化差異大,且難應用科學方法,故經驗是否有效難以確認
研究經驗,因為在操控的環境下,且可套用嚴謹方法,因果關係比較容易看清,因此經驗/能力比較容易累積
須持續嘗試錯誤,才能應用於「複雜」的臨床情境
潛在威脅
u  醫學研究進展快速,大學所學容易過時,且因未具備研究能力,故難以追上最新進展
u  實證醫學嚴重衝擊臨床經驗之價值
u  人工智慧的應用勢必取代部分醫療人力
競爭對手來自全世界,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競爭勢將更為劇烈
March 13, 2015 首稿
Aug. 21, 2017 修改 

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閱讀與評析論文 對於 臨床與學術生涯 之意義

閱讀學術論文是 up-to-date 的關鍵
但論文越來越多,甚至內容/研究設計/資料分析,皆越來越複雜
評析/消化論文之能力,益形重要

評析論文的基礎在於 研究設計/資料分析/解讀能力,這是碩博班才有的訓練
若要有足夠的功力,則須具備多次論文發表的實戰經驗

若無充分的實戰經驗,就跟隔鞋搔癢一般,難以評析入裡

論文發表過程一定須閱讀/評論多篇論文,也會被審查委員評論。
評析功力在此磨練與切磋之後,自然日益提升!!

閱讀與評析  對於  臨床與學術生涯  皆是  向上提升  的關鍵!!
閱讀與評析的境界提升與瓶頸突破,除了依靠碩博班系統訓練奠定基礎,執行研究/發表論文是主要關鍵!!











中國大陸中風復健研究發展



PubMed 檢索策略: rehabilitation[ad] AND china[ad] NOT Taiwan[ad] NOT "republic of china"[ad] AND STROKE[TW]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hinese massage therapy (Tui Na) on post-stroke spasticity: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蠻有趣的

"Patient and Family Member Factors Influencing Outcomes of Poststroke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with integrative medicine for subacute stroke: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蠻有中國特色的!!

也有不少基礎研究,若以此速度繼續成長。。。。

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恭喜 雅珍 通過科技部計畫!!

【建構標準化、精準且快速之中風病人職能治療病歷紀錄內容】

只通過一年。年底之前,需積極努力,再申請後續2~3年計畫。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稿件審查意見回應 vs 如何跟指導教授學習 要點/原則一致

我回應稿件審查意見 ,第一要點是:充分瞭解其意見/評論為何!!對意見/評論的第1感受一定是苦澀的,但我們一定要避免情緒反應,因為這只會讓我們沮喪,甚至影響判斷力與學習能力。

若審查意見有道理,或某種情況之下會成立(這常出現),或我考慮不周(這也常出現)。這很簡單:接受/改寫。

若無道理,甚至錯誤。這也很簡單,跟審查委員講清楚概念/緣由,再加上幾篇文獻。文章也改寫一下,以免讀者也有同樣困惑。

判斷審查意見有無道理,或何時可能成立,多年來的訓練,我的判斷力與日俱增。論述能力亦隨著持續撰稿/改稿/撰寫 blog 而漸增。所以回應稿件審查意見,效率頗高!! 功力還在持續提升之中!!

多數學生卡關在,難以接受審查者的道理(或何時成立),也無力講清概念。這時需跟指導教授好好交流,究竟審查委員的道理何在!!

切記:
1. 無須因為他人的評論而感到沮喪,因為這是我們進步/提升的契機。有道理就接受,增廣見聞,功力就提升。沒道理,就好好講,表達能力隨之提升!
2. 一定要避免情緒反應,因為這只會讓你沮喪,甚至影響判斷力與學習能力。
3. 感謝給你評論的人,他們費時費力給你意見。


研究構想被老師否決。。。。

「主題價值」、「可行性」與「研究設計」是老師評論的重點
也是同學學習(功力提升)的重點

想法/作法 被 否決/評論 是研究初學者的常態
口頭報告/投影片/稿件被老師徹底修改,也是常態

老師不可能一次教你所有研究所需的能力
你也不可能一次學會
但老師的每一次評論,你一定要充分瞭解老師評論的重點(也就是你的弱點/不足之處)。好好面對自己的弱點,加以突破,你的功力,提升效能就快多了。否則繼續自己的土法煉鋼,閉門造車,慢慢爬。。。效能一定低落。同樣的弱點/問題,還會一直不斷出現!

另外,若當老師(事後或討論時)提出自己的看法時,有些學生會抱怨,為何不早講,讓學生翻滾數回/滿身泥濘。這通常是老師不忍/不想讓學生繼續翻滾,出手相救。。。。老師通常因材【意願】施教………博班生一定讓她/他多翻滾!!!不想繼續念博班的碩班生,我會很快出手,免得耽誤彼此的時間。介於中間的,還是折磨一下 >>> 以利早點「鐵杵磨成繡花針」,或是讓學生知難而退(這麼容易放棄,也就算了。何況將來還有更難的關卡!)。 

我這幾天寫一份 response letter, 也可以說被 reviewer 否決一些想法/作法。。。
我通常盡量接受 reviewer 的意見,也再多看一些文獻,溫故知新或增廣見聞。。。再重複改寫 response letter, 也徵求 共同作者的意見(他們也會否決我的一些回覆內容,我也需要再修改)。。。。
這些「提出構想」、「徵求意見與修改」、「投稿」與「來回修改」,就是我20幾年來工作內容/功力提升歷程的縮影。

「提出構想」、「徵求意見與修改」、「投稿」與「來回修改」,從頭到尾,多做幾次(完成計畫/論文刊登),你就會倒吃甘蔗。

怡靜最近2篇論文的投稿歷程,「HLS-EU-Q_Rasch分析稿件投稿歷程」、「HLS-EU-Q_cancer稿件投稿歷程」一定讓她加速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