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學期太長了,影響成效

一個學期 18 週,真的太長了。
我的博班學生最近3週以來,已被課程作業/考試佔用了所有時間。
心理計量課程,他們已無法做到預習與複習,學習成效當然有限!
又如何應付期末考/報告呢?

之後如何應對??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少修課,至少少修1-2門。
再來就是期待,明天會更好!

還有其它嗎?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恭喜 子瑩 即將獲得博士學位

NYU 的博士學位,最近即可取得。

將在國內服務,祝福她: 家庭、事業皆圓滿。

還有未來有機會跟我同心協力!!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Tonlin's 英文學習過程與成效

小時候(4-6歲)暑假期間,上澳洲的幼稚園
在台灣的幼稚園,每天1小時英文課[外籍教師],同期間開始閱讀簡易英文圖書。
小學6年期間,每週上10-12小時的英文課[外籍教師],暑假期間皆在澳洲上小學。
平常他喜歡閱讀英文書籍,寫給青少年的暢銷書大都讀過了,迄今應已超過100本。
讀、寫、聽OK,表達能力稍差[與個性及環境相關]。
花了不少錢與青春。

Tonlin's interview questions

以博班生活為主,訪問問題很多,除了第1題為 must,同學可自行挑選5-8題。

童言無忌 Have a nice time!

1. Could you please briefly introduce yourself and describe your school life?

 Later I’ll ask you some questions that might be difficult for me to understand. So please use plain language that general population or a young person like me could understand.
2.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y would you like to study in the doctoral program? And why?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the doctoral program so far?
4.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re the most difficult subjects in the doctoral program? And why?
5.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d be your research topics for your dissertation?
6.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y your research topics are important for the patients, their families, or clinicians?
7.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long your research topics would take? And why?
8. Do you have any ideas that what kinds of difficulties that you’d face to complete your dissertation?
9.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are the major challenges for your doctoral studies?

10.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y did you choose Dr. Hsieh as your supervisor?
11.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you have learned from Dr. Hsieh? Why what you have learned form Dr. Hsieh is important for your future studies?
12. What kind of support have you received from Dr. Hsieh?
13. What kind of further support would you expect to receive from Dr. Hsieh?
14.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are there any difficulties for you to communicate with Dr. Hsieh?
15. Have you tried anything to overcome the above difficulties?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發展 FIFE 電腦 (適性) 問卷

給予臨床治療師實用的評估工具,以協助推動個案為中心的治療。
也可以讓實習同學及大三同學使用

問卷預計設計成電腦化測驗,IT 部分由子夏協助,問卷內容部分邀請姿誼協助

其中包含[醫療滿意度]乃NHRI計畫的一部分,未來將由專任研究助理 [姚老師指導的碩士畢業學生,預計農曆過年後上班] 負責。

未來包含 OT knowledge & education CAT。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復健部OT演講 for staff and students




演講後:
1. 後續提供相關器材,供臨床OT使用 ADL & Balance CAT。
2. 再約時間,提供 ADL & Balance CAT 使用教學。
3. 考慮合作發展OT知識題庫 與 教材。

2013 Aug 回顧:成效非常有限--臨床OT的迴響與投入幾乎是鴨蛋。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CAT的未來,考慮產學合作?

CAT的臨床應用與推廣,牽涉軟硬體資源。
美國NIH目前利用國家資源,提供研究與臨床者,免費使用。但未來如何發展?
臺灣的情況又將如何?我有足夠資源可以推廣嗎?如何加快發展?

考慮國科會產學合作或經濟部科技專案?這些計畫可帶來資源,但也帶來問題(智慧財產權與商品化),並不易處理。畢竟做研究與經營企業之核心價值是不一樣的。

2010/12/14 終於跟永齡健康基金會接洽了,主要理由包含:
1. CAT 的發展需要大量資源的投入,始能長期發展。但自覺政府並不可靠,需找企業/財團支持
2. 不能再拖延了,因為美國發展快速,再拖就延誤時機,差距越大,終將喪失競爭力

演講交流後,他們表達初步的興趣,並希望我提出
1. core technology 之發展計畫與願景
2. cancer-related application 之規劃與願景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尋找認知評量相關的專家

在籌辦明年研討會,邀請小兒OT專家時,找到 林鋐宇博士--義守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

他的博士論文是 [國小兒童注意力測驗之編製]

幾次 e-mail 連絡後,今天以 Skype 暢聊一陣,對於後續合作計畫,初步結論如下:

1. 明年撰寫 NHRI 計畫,發展小兒注意力 CAT

2. 年底 NSC 告一段落後,將林博士發展的 兒童注意力測驗,做必要修改後,應用於中風病人,驗證其心理計量特性及實用性

3. 後續發展其它認知層面之CAT

* 年底 NSC 告一段落後,給林博士 NHRI 參考計畫,以供林博士確認主題、撰寫摘要、以及修改前言架構(次標題)

* 月底前,如果來得及,給林博士今年 NSC 計畫撰寫建議 [等林博士來函]

* 明年初,找俊宏出差高雄,跟林博士說明 IRT, CAT.俊宏出差前,我先準備主要參考文獻給林博士。[等林博士來函,再與俊宏確認時間]。


*** 很高興找到認知與心理計量專家--林博士,若能相互配合/支援,必有大成!!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明年的 NHRI 計畫

主要研究目的: 探討以個案為中心的職能治療提升中風病人 ADL 及 HRQOL 之成效。
特定研究目的:
1. 發展中風知識電腦適性測驗,以快速評估個案家屬對於中風之認知程度
2. 發展中風知識適性教育系統,以快速提升個案/家屬之中風相關知識
3. 發展[職能治療]知識電腦適性測驗,以快速評估個案家屬對於OT之認知程度
4. 發展[職能治療]知識適性教育系統,以快速提升個案/家屬之OT相關知識
5. 驗證以個案為中心的職能治療提升中風病人 ADL 及 HRQOL 之成效。
研究架構如下:

簡要說明: 因為提升個案家屬對於OT與中風疾病/預後知識,是推動以個案為中心/設定實務治療目標的前提。因此必須先完成1-4特定研究目的,方能有效推動以個案為中心之治療模式,進而提升醫病關係、順從度、滿意度,最終提升ADL&QOL。

To be continued...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The Neuro-QOL of NINDS's






Neuro-QOL is a multi-site NINDS funded project that aims to develop a clinically relevant and psychometrically robust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L) assessment tool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Since many of the traditional clinical or functional measures of disease status do not adequately represent the full scope of the impact on an individual of chronic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their treatments, Neuro-QOL seeks to incorporate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of functioning, such a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This project began September 30, 2004 and will be completed in September 2010.


Research Objectives:

The overall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psychometrically soun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L) measurement tool that is accepted by the neurology clinical trials and clinical research communities.   

Specific goals of the study are:

1. To develop a core set of questions that will address dimensions of HRQL that are universal to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urological disease
2. To develop supplemental questions or modules that address additional HRQL concerns that are specific to particular groups of patients defined by disease, age or other factors.

由BU的教授 Jette, Haley, & Coster 主導,所以也是發展C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NINDS) [NIH 的部門] 所推動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Fugl-Meyer CAT 研究計畫

1.      Fugl-Meyer CAT 之效率與同時效度
2.      Fugl-Meyer CAT 之反應性與預測效度
3.      Fugl-Meyer CAT 之inter-rater & test-retest reliability

1.   Fugl-Meyer CAT 之效率與同時效度 [第1優先]
研究對象: 亞急性與慢性中風病人,且能 follow instructions 完成測試。
程序: 傳統Fugl-Meyer test 與 Fugl-Meyer CAT 之施測順序為 counter-balanced. 同時收集一般人口學與病情資料。並請紀錄施測傳統Fugl-Meyer test之時間。[CAT的施測時間,電腦會自動記錄]

預期樣本數60人,預計3-4個月完成。

建議參與人士: 義大 宏嘉、高醫 李素

2.    Fugl-Meyer CAT 之反應性與預測效度
研究對象: 亞急性中風病人(中風發病2個月之內),能 follow instructions 完成測試。
程序: 追蹤評估,前後2次施測至少間隔2週以上,至多6週[可再依可行性討論決定之]。傳統Fugl-Meyer test 與 Fugl-Meyer CAT 之施測順序為 counter-balanced. 2次評估時皆須評估Barthel index。同時收集一般人口學與病情資料。

預期樣本數60人,預計10-12個月完成。

建議參與人士: 吳宏嘉、李素

3.    Fugl-Meyer CAT 之inter-rater & test-retest reliability

研究對象: 慢性中風病人,且能 follow instructions 完成測試。
程序: 追蹤評估,前後2次施測至少間隔7-10天 [可再依可行性討論]。傳統Fugl-Meyer test 與 Fugl-Meyer CAT 之施測順序為 counter-balanced. 每次之施測者皆隨機以亂數表決定,以避免記憶與預期效應。第2次測試時,需確認2次施測期間有無影響動作恢復之意外發生。同時收集一般人口學與病情資料。

預期樣本數120人,預計1年完成。

建議參與人士: 欣妏、惠菁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堂弟 謝醫師又想寫論文了

桃園榮民醫院精神科醫師,週六來找我,共識如下:
1. 找紀邦協助整理他的資料,確認追蹤時間(3個月、半年、及一年)之資料輸入與校對,並彙整各評估工具於各時間點之完成份數
2. 找博班學生,協助撰寫稿件[每週6-8小時,約半年至1年]。稿件題目以所收集資料之心理計量驗證(CTT & IRT)為主,謝醫師並協助支助博班生研究津貼[每月1萬元]。稿件由博班生主筆,我協助指導。博班生擔任第2或第1作者,視貢獻決定。
3. 謝醫師每月至少來台北或 Skype 討論一次進展。順利推動後,開設部落格,定期紀錄/討論進展。

Note: 稿件題目如: The PHQ-9 (或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使用於 abusers 之心理計量特性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2 good news

1. OTJR 主編 Dr. Jane Case-Smith 邀請我擔任該期刊2011-2013的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It's an honor. 若順利,我就變成繼 AJOT, HKJOT第3個 SCI/SSCI 期刊的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2. 有個美國藥廠邀我擔任顧問,以協助中風病人臨床試驗之 outcome measurement.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