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

研究方向與臨床專長

二者皆為大工程... 需長期投入... 影響深遠

共通點有四:

  1. 掌握核心知識/技術
  2. 掌握資源
  3. 培養人才/壯大團隊
  4. 投入越久,成果/成就越好

以我們團隊而言,核心知識/技術為:「古典測驗理論、現代測驗理論、電腦適性測驗以及AI」+ADL & postural control... 後續為溝通技巧等專業技能
皆須長期投入/鍛鍊/茁壯

資源主要為收案管道與研究經費(科技部+醫院研究經費等),缺一不可

人才來源有三:研究所、臨床(合作)人員以及合作教師,要做好就必須兼顧

做到前述3項,若能持續10年,必為國內專家,若是20年,必為國際知名

臨床專長之養成幾乎類似....

就人才部分,仍須團隊,絕非單打獨鬥,也需培養人才,才能壯大/掌握核心知識/技術;
亦須參與研發,爭取經費,始能領導該領域/專長,也才有資源

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

恭喜冠緯博論口試通過

本研究團隊培養的第10位博士!

冠緯(遠從高雄,還擔任主任)是第2位在職攻讀博士,首位是呂文賢主任。

  1. 成冠緯110年 發展適用於思覺失調症患者之電腦化情緒辨識影音測驗
  2. 李士捷107 發展思覺失調症患者篩檢暨評估之多向度臉部情緒辨識測驗
  3. 尤菀薈106 發展與驗證iPad版選擇性注意力測驗於思覺失調症患者之心理計量特性(薛漪平教授指導)
  4. 林恭宏106 發展思覺失調症患者之電腦化多階段工作記憶測驗組
  5. 黃怡靜106 發展思覺失調症患者之工作社交技巧電腦化多階段角色扮演測驗
  6. 古佳苓 104 「經顱直流電刺激結合感覺輸入調節治療模式」於慢性中風患者上肢動作復原之療效與機制驗證
  7. 吳姿誼104 中風相關職能治療知識適性教學與測驗系統之發展
  8. 呂文賢104 職能治療參與度量表發展與應用─以中風病人為例(與中正大學連雅慧教授共同指導)
  9. 邱恩琦103 思覺失調症執行功能表現測驗之發展(薛漪平教授指導)
  10. 李雅珍103 巴氏量表-補充量表之發展暨應用於中風病人之心理計量特性驗證(薛漪平教授指導) 
他們多年的付出... 修得正果!!

Number talks. 竟然高達60%的博論為發展schizo評估工具!且最近5位博士(近5年)皆然。

2021年6月18日 星期五

博班獎學金 & 人培育危機

最近科技部又再推動【博班生獎學金】每個月至少3萬元...

給全職投入的學生....

去年學系掛蛋...因為資格皆不符合

今年應有一位新生有資格,但競爭力恐不足

哀阿... 對一個專業而言,新的學年,全國OT的博班新生竟然這麼少... 這是人才養成的危機

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退休前的發想與準備 -- 發展PGY課程與成效驗證

投入「臨床技能教學與評估」,已超過3年,目前以實習學生為主。後續或可包含PGY學員。

if so, 之後擬慢慢執行以下任務:

  1. 調查目前PGY課程之優缺點【對象:畢業/新就職3年內之治療師以及單位主管】
  2. 調查PGY課程需求【對象:同上】
  3. 依據1&2以及專家意見,以發展 PGY課程並測試其成效【對象:PGY學員或有興趣者】
  4. 延攬師資,以利開課【師資包含已退休或將退休者(像我這類的)、大學教師以及學經歷豐富之資深治療師】

"PS"我的假設如下:

  • 目前的PGY課程或有廣度但缺系統與深度,且無具備鑑別力之考試/驗證。
  • 學員有需求,但投入學習時間有限,亦缺「資深治療師長期督導」
  • 單位主管有需求但以應付為主【主因應是有心無力】

Q: PGY以及之後的治療師(或畢業後的5年內),一般修過幾小時的進修學分(包含PGY課程或學公會課程,但不含研究所課程)? 
說明:「學分數之計算」請比較或對照碩班課程的學分數(一學分為每學期15~17小時),如以論文評析課或統計課而言,2學分的課程,學生應投入包含預習約2小時,上課參與/釐清問題約2小時,課後複習、討論、準備報告/考試每周約2~4小時。
意即每一學分,每周應有3~4小時的準備/投入/練習/報告或討論。尤其報告與討論(含報告/考試後的問題討論)至少需要佔所有時間的20~30%(以讓老師驗證學習成效/發現不足,並於報告/考試後再討論問題/缺點,以確認/提升學習成效)。其餘70~80%為預習、投入與練習等(這些時間皆為準備做出好的報告)。【謝謝昀哲的補充意見--報告/考試後再討論問題/缺點】

Note: 
1. 上述學分數計算,也代表該學科/技能之深度與價值。易言之,若該學分輕易取得,怎可能有深度/價值!? 別人很快就追上。
2. 與醫學系人才培養/訓練時間對照,大學6年,PGY 2年,專科醫師訓練4~6年,總共12~14年。

以上內容待修改/補充,歡迎給意見

2021年6月11日 星期五

研究生模式

這裡的「研究生」是指「很投入研究」但「功力不足」者

幾乎所有碩班生皆符合「功力不足」,絕大多數的博班生也符合

很投入的標準是--每天至少8小時,每週至少5天... 主要投入上課/做研究/寫作業/閱讀文獻/分析資料/寫計畫/寫論文/討論等

鐵杵要磨成繡花針.... 時間/磨練為必然的歷程,無人能免

也就是沒有捷徑,更何況還需要培養多種能力(請參考八大研究核心能力)

這時間投入,還需加上好的學習態度與能力(最好還有好的環境/指導老師)

快則3~5年,慢則5~8年,才能養成足夠的功力與學術成果,才足以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可以進入研究型大學任教/研究)。最好的工作一定在最好的環境,也要求最有競爭力者

就我所見,OT的研究生中,約30%可以做到一年,能持續3~5年進入研究生模式,應該在10%以下.

結果可想而知:絕大多數的研究生難以取得足夠的功力/競爭力(「獨立研究能力」那就更遙遠)。

大部分研究生皆以「兼職」或「休閒」模式...培養功力/執行此「腦力與時間密集」的任務,所以挫折大,也難以突破....

除了慎選環境之外,長痛不如短痛!!

年輕時,早點覺悟....持續投入,加上結交好友...一定讓你的人生更上層樓!!


-------------------------------------------------------------------------------------------------------

以下補充研究生之修課/學習模式

修課/學習歷程有 5:
  1. 預習(預先掌握重點/難題),睡好覺(明天上課才有精神,學習效能才高);
  2. 好好上課/釐清難題;
  3. 複習與準備作業/考試/報告;
  4. 報告/討論
  5. 跟老師/高手討論報告/考試所呈現之優缺點,並確認如何改善
每一學分的課程,學生應投入包含預習約1小時,上課參與/釐清問題約1小時,課後複習、討論或準備考試/報告/再討論/回饋,每周至少約2~4小時。
意即每一學分,每周至少應有3~5小時的準備/投入/練習/準備考試或報告以及討論
尤其考試/報告與討論至少需要佔所有時間的20~30%(以讓老師驗證學習成效/發現不足,以確認/提升學習成效)。其餘70~80%為預習、投入與練習等(這些時間皆為準備做出好的報告與考試成績)。

換句話說,
如果你未好好投入這些時間
你未好好準備報告/考試
你未找老師討論/釐清問題
如果老師未好好給你考試,給報告/考試回饋
你能學到什麼?有何功力/層級?

我相信你若做到上述 5 點,你投入多少時間,就能收穫多少!!

2021年6月6日 星期日

建構團隊//培養人才--碩班學生

因為我主授碩班必修課之一【論文評析】,所以每年都會帶領至少10位碩班生...

加入團隊的研究生,每年約2~3位,我都會特別留意,跟他們有很多交流

個人覺得碩班生最大的考驗有三:

  1. 何時可確認自己適合長期投入學術研究,當成職業/終生志趣
  2. 何時可確認自己的能力足以克服學術研究的挑戰
  3. 能否看清楚學術與臨床生涯之差異(臨床之瓶頸難突破,學術生涯剛開始雖苦但甚有潛力)

很不幸,這三項皆難於碩班期間確認

因為學術生涯的喜怒哀樂/利弊得失,短期間體會/了解有限【碩班期間短,難窺學術殿堂之奧祕】

且剛開始嚐到學術研究的滋味通常苦澀... 因為自身功力有限,要學的太多,且難度皆高

臨床的瓶頸在於環境,欠缺學習的環境與科學方法,亦少有時間/機會跟高手交流 [絕大多數臨床人員鮮有主動徵詢高手意見(或接受觀摩/評審),所以很難有機會進步/提升能力]... 這對年輕人的專業能力相當不健康。好處是入門容易,容易上手... 很快即可跟上資歷高者,但這也造成專業能力/薪資差異有限

學術生涯如倒吃甘蔗,碩班生因為功力有限/難度高,一定會吃盡不少苦頭...2~3年內顯有甜頭。造成多數碩班生不敢邁步前行/及早退卻【甚至有些一開始就抱定回臨床的決心

上述考驗,亦為否繼續攻讀博士的關鍵

若未繼續攻讀博士,那學術能力/生涯大概就GG了

迄今成功率蠻低...

我還是屢敗屢戰

另外,這過程中,較有趣的是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這或能看穿他/她的一輩子(頂多再追蹤2~3年)!!

我想學習態度主要是「如何面對困難/本身不足」...這比能力更關鍵

跟態度相關的是「習慣」,讀書/時間管理的習慣... 久了就影響深遠

有關學習能力,只要面對(自己的)問題,高手切磋/勤加練習... 熟能生巧/勤能補拙而已

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

遠距實習--構想篇

已完成設計/測試的「溝通技巧/臨床技能OSCE」,因為疫情目前無法收案,但卻可用在【遠距實習】!

9站OSCE,含訪談(如主訴/病史/職能史)、評估(MoCA,巴氏量表)、衛教(行動輔具、副木穿戴)、決策(目標與計畫設定),皆可派上用場。【行動輔具、副木穿戴或需器材】

缺點:

  • 考站內容主要缺點:欠缺介入計畫執行教案,此因遠距,難以克服。Note 6 提出【考官代理】之代償方式。
  • 肢體語言/副語言闕漏【育禎提出】

就實習言:

  • 參與者--學生:可一對一或多對一(其他學生觀摩)
  • 參與者--SP:可為一般SP、研究助理、實習指導老師,也可考慮邀請病人擔任之
  • 錄影/音:yes!
  • APP: 選項1. Google Meet. 優點有四:方便/易於操作(介面簡單)、穩定、錄影方便(請考生和病人開視訊鏡頭)、電腦手機都可使用(但手機須事先下載app)。只要事先建立各會議(考場)網址,時間到讓他們加入!【以上意見由怡晴與怡儒提供】若有更好選項,將再提出。
  • 鏡頭:SP/病人與學生開鏡頭,考官不開鏡頭【怡儒提供】
  • 回饋:以現場/即時回饋為主(我們已設計現場評估表),可一對一或一對多。若具備足夠時間/人力,亦可考慮試後給予深度回饋。

準備:

  • 訓練SP:一般SP、研究助理、實習指導老師
  • 演練:標準化以及發現問題(每一站需增設一位APP操控者【甚至操控鏡頭】,考官或可代理之)
  • 負責人:譽騫,先挑選3~6考站(至多需要小幅修改者),再找助理/研究生測試之。預計6月中旬完成測試。若順利,可再考慮增加考站(但這或需臨床人員協助設計)。
  • 跟薛主任報告

Note: 

  1. 可評分並之後考量給予認證 
  2. 後續若有更多需求/參與者:可增加考站
  3. 我們的教學影音資料庫IRB剛好可派上用場
  4. 可開放給全國大四學生參與
  5. 以上教材/執行模式可成為日後實習前之練習、或大三實習用。
  6. 介入的部分或可採用【考官代理執行介入--學生告訴考官如何代理執行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