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寫計畫 -- 實現創意與理想的首部曲

最近改寫同理技巧.....作為後續  同理技巧評估與介入之參考架構

同理技巧包含四大歷程/階層:

一、「感知/辨識同理時機(情境)」

感知對方情緒/想法 (以知覺為主的能力,從對方之言行感知/辨識)

包含察覺病人隱含(不明顯的語言或肢體動作--不明顯之同理時機)與外顯同理時機,意即醫療人員須察覺病人隱含與外顯之感受或想法。

瞭解/掌握醫病互動時,病人常需要同理之情境 (以知覺與認知為主的能力--會談前事先預期會談主題(病人可能的困擾/情緒/想法)以及可能發生之同理情境[認知]

二、「確認感受與想法、重要性、與深入交談之意願

醫療人員需主動/確實釐清病人之感受與想法,必要時,醫療人員需先引導病人明確表達,再確認之。(以認知與溝通能力為主--詢問與確認。包含開放式/全面 詢問個案之想法/感受/情緒,並確認之!)

亦需確認病人對於同理情境/議題之重視(重要)程度以及是否願意繼續討論,以判斷是否繼續討論或該如何回應(決定同理回應等級--確認(同理情境)/接受/認同/支持/確認(認同/支持)

三、「給予適當回應與支持」

確認同理情境、重要性以及意願之後,醫療人員需【給予病人適當的回應與支持】,包含表示理解與接受,並給予安慰或適當支持。

高階同理回應如下:

傳達病人情感/經驗之合理性

提供合理支持/保證(想法與情緒)

傳遞希望/一起努力

分享類似經驗/情緒

(以認知與溝通能力為主)

四、「確認(追蹤)病人獲致適當回應與支持」

對於病人比較重視的同理情境,醫療人員宜【確認病人之想法或感受有無獲得理解、回應與支持】。

(以認知與溝通能力為主)

感謝譽騫【臨床人員同理技巧之難題】之製圖

若以病人的角度言,或許最關鍵的只有二個: feel (totally) understood & feel (totally) supported
醫療人員宜確認:(您的想法/感受)還有我不瞭解之處;(您的想法/感受)還有沒獲得我支持的!?

歡迎惠賜意見!

Note: 紅色 highlights為July 8, 2021 新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