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2018年回顧

年初
第1次研究室春節大聚餐(含邀請昔日伙伴還有貴賓章蓓芬教授與會)
開始AI旅途之探索--助理學生定期討論
王教授病故,甚痛。年底完成撰寫「Rasch model 於醫療領域之應用」以紀念王教授對我的啟發與協助

年中
決定投入OSCE研究,藉以開拓SDM/溝通能力評估與介入之研究領域
黃怡靜博士與林恭宏博士畢業,研究成果豐碩
薛老師與本人之科技部第2件計畫皆獲通過多年期且包含博後
提出3個OSCE研究計畫(與醫學中心合作之院內計畫)
呂教授病故,悲痛

年底
提出第4代 評估工具之特性(標準)
提出 a checklist for comprehension and efficiency of reading scientific articles
提出碩博班修課(不同專長養成)建議
授課錄影與收集(含濃縮剪輯),作為翻轉教學以及助理/學生訓練之基本素材
提出2個應用AI之研究計畫(科技部)並決心投入小兒發展評估工具之發展,將聚焦於theory of mind & 認知領域之評估工具發展,並強化國際競爭力

2018年發表22篇 SCI/SSCI 收錄之期刊論文,其中11篇是績優(或稱傑出)期刊論文(5-year IF排名<15%),論文篇數與績優論文數量皆是生涯顛峰
發表多篇CAT論文,且以現有工具為基礎發展的CAT

喜歡這個工作的理由:
1. 自由度--工作內容與時間可自行調整,這幾年可謂完全自主!
2. 成果/功力可累積可擴展--詳上 AI/OSCE研究領域擴展。可持續學習/成長,且相當踏實!!
3. 學以致用,功力越強應用越廣,且有效率。
4. 可以作夢,可以結合同伴(很強很投入的伙伴)一起奮鬥/實現夢想!至少很有競爭力!!!

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微軟加速器

獲選創業團隊要有4S

市場要做大(Significant Market Size)

競爭優勢/防禦壁壘(Sustainable Barrier)我們有什麼樣的壁壘可以防止競爭對手進入?

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Scalable Business Model)

強大的團隊(Strong Team)創始團隊過往的經驗和技術能力會決定能否贏得市場

Source: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團隊成員可以競爭,但不能翻臉

團隊成員競爭難免,尤其可能共事(待在同領域)20~30年

搶教職,搶資源,搶學生,搶論文作者排名。。。都是競爭,尤其資源/機會有限時

如何營造「良性競爭」並避免紛爭,甚至撕破臉。否則同室操戈,親痛仇快,可說終身遺憾(少了朋友/多了敵人)。

避免翻臉的方法之一,就是「絕不」刻意/主動傷害團隊成員,絕不出惡言,少評論他人
無心之過,就及早釐清或道歉。受委屈/傷害者,可及早找老師釐清。

競爭是必然的,贏者謙卑,輸者坦然,皆須繼續努力!
學術之路,既寬闊且長遠!! 也需要團隊成員相互扶持,一起茁壯!!

建構團隊很難,長期合作也難,但這皆是學術路途中之必經考驗。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還是要積極/把握良機/人才/爭取資源,但無須因競爭而傷他人/毀長遠。

原 post 於 Aug. 8, 2017,Nov. 30, 2018 修改
有感於高雄市長「君子之爭」。。。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八大核心研究能力之外,學習態度與能力

學習態度與能力是提升「核心研究能力」之基石

學習態度主要是如何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以及堅毅的調適能力
大學畢業生之「核心研究能力」通常不足或相當不足(簡單評估方式為「自評」,或是比較自評與高手評估之「差距」;或是畢業生先看一篇論文/整理重點,再請高手評論其「口頭報告」與「書面報告」,即可呈現諸多不足,尤其是書面報告)。

一般畢業生,可能不知哪裡不足或不想面對(這過了黃金期,如30歲,大概就決定一輩子之能力/成就了!);但若有所感知,那如何面對?

通常一開始畢業生還敢於面對,這是好的開始! 但後續的考驗--學習(改善)能力如何??
「核心研究能力」的養成通常耗時費力,充滿挫折,且非短時間能有顯著提升,也就是剛開始都是 事倍功半/成長緩慢!!

很多人,中途就放棄了(甚至怪罪他人。。若真的被他人耽誤,也先考量自己的眼光/判斷力)。。。。心態與調適能力如何,幾乎決定了大半

心態包含既有概念(知識),主要是對「學問/知識」以及「自我能力」之謙卑。意即是否能體悟【知識殿堂之廣博深遂】,是否能看清自己能力之限制與不足。
也需瞭解核心能力之養成就是日積月累、慢工出細活,鐵杵磨成繡花針!!一點都急不來,幾乎任何人皆然,毫無捷徑。

學習能力的關鍵首在徹底釐清問題(錯誤),這通常需要高手協助看清楚,再加強練習,詳我之前的 posts.

我的責任除了協助研究生/助理找到瓶頸(瞭解不足之處,或是明確讓他們知道哪裡沒做好),再給予改善之建議,還需提供支持/給予鼓勵! a long way to go!

具有良好學習態度與能力者,其核心研究能力的養成只是時間問題,且腳踏實地,時間越長,越踏實,功力越深厚!!

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要做大事,就需要傑出的研究團隊,能不能找到優秀的學生,成為關鍵!

近年人才外流嚴重 海外精英卻逆勢回台

這也是核心能力之一「建構團隊」的實力展現!!
然而「環境」也是關鍵,畢竟我們絕大多數只能善用環境,而難以改變環境。
所以,好好培養實力(競爭力),以進入最好的環境!!

最好的環境吸引最優秀的人才與學生,共同打造/形成最好的環境!!

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先培養專長,專精後,可跨領域發展

我的專長--評估工具之驗證與發展

剛開始以生理領域(中風)為主
幾經磨練(發表數10篇國內外論文之後)
因緣際會,就將此專長應用到小兒/精神領域

未來若我專精於「溝通技巧之評估」,當然可跨足於諸多領域,只要有合適的合作對象或研究資源。

若能如此,則研究議題之深度與廣度兼具,影響力亦將擴增!


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

如何帶領助理 樂在學習/成長

8 & 9月初,先後5位助理報到。若加上4月初的函恩,那就6位

一下子這麼多新助理須帶領,這是我這輩子的新體驗/考驗
如何帶領他們投入研究主題/領域,協助/推動研究的進展;我還想讓他們瞭解研究的價值,培養基本研究能力,甚至將來投入研究。我還蠻貪心的。

助理跟學生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領薪水,上班時間我可掌控。但他們天天都得面對我。我經常釋放電力與展現霸氣,他們的壓力,可想而知。我常明確指出他們的不足--閱讀、寫作、投入。。。。

他們的學習態度(如何正向看待自己的不足)以及學習能力(知不足之後,如何改善)最為關鍵。之後就看,他們能夠持續多久(路遙知馬力)。。。。

他們的 blogs 大多寫得很好,也可看到成長!
https://otinternship.blogspot.com/
https://yu-chien-chang.blogspot.com/
https://yzarc850109.blogspot.com/
https://frandleyen.blogspot.com/
https://newnewstyles.blogspot.com/
https://yuhsuan0629.blogspot.com/

Let's see what will happen later...

延伸閱讀: 挑戰之一: 如何讓學生在充滿挫折的學習過程中,仍有自信心

2018年9月18日 星期二

a checklist for comprehension and efficiency of reading scientific articles

英文文獻:

句子層級:
可正確判斷時態所代表之意義*1
可正確判斷助動詞與假設語氣所代表之意義*2
可正確判斷有無 the 代表研究樣本 或 母體*3
可正確判斷語意之肯定程度*4
可分析句子之文法,尤其是較長的句子,以協助掌握語意

段落層級:
可掌握段落主旨/主題句(有利於掌握段落之主要內容)
可判斷「支持句」與「段落結語」跟段落主旨是否連貫

各 section 閱讀能力(摘要、前言、方法、結果、討論、研究限制與結論)
方法:可看懂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之程度
結果:可看懂(統計)數據之程度
討論/結論:可區辨作者是呈現結果/解釋數據/應用/概化
可正確判斷各 section 之主要動詞時態

可從前後文(同一段落或不同段落)推斷語意

可查詢 Google 等瞭解一般專有名詞(含統計)之概念/意義

可以正確表達(口語或文字)作者之語意或觀念(詳怡靜的留言:基礎---可以自己的話與語言呈現論文主要內容/作者觀點;進階:看出不足,提出改善之道)
可看出作者之語意/解釋/邏輯有誤

可判斷閱讀內容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昀哲回饋)

可判斷閱讀所遭遇之問題(如統計方法/研究設計)是目前該立刻瞭解/釐清(昀哲回饋)


閱讀速度(滿意程度)

中文文獻:
中文寫作通常沒有時態與助動詞,其餘與上述英文文獻相同。

以上敬請惠賜意見!

*1 討論與結論之寫作重點/目的通常是「呈現結果」、「解釋結果/數據」以及「概化/推論」。呈現結果通常以「過去式」撰寫,解釋結果/數據以及概化/推論通常以現在式呈現。相反地,讀者也可從動詞時態判斷作者之寫作目的(呈現結果、解釋結果/數據 或 概化/推論)。
*2 may, might 等經常出現於討論與結論,這是作者/研究人員明確傳達「不肯定」的論述。但一般人經常忽略「不肯定」。
*3 若有 the,通常代表研究樣本。也就是作者之論述限定於此研究樣本(語意保留),而非概化至母體。
*4 臨床研究結果/結論難以100%確定。主因在於諸多研究限制(如樣本缺乏代表性或其它研究限制等)。因此作者/研究人員於撰寫結論通常語帶保留。另作者在解釋研究發現之原因時,也幾乎都會加上「可能 (may, might, possible reasons...)」,因為真正原因/機制,大多複雜,且缺實證。

友人祝福

我親愛的朋友,我的生命即將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將融入宇宙意識當中,繼續體驗生命與宇宙的奧秘。

因為奇妙美好的因緣際會,我們有幸在這段旅程中成為家人、情人、親戚、同學、同事、朋友、師生,或者是短暫相聚的有緣人,讓我們得以以各種形式互動,體驗生命中的各種美好,感受生命的感動與感恩。

千萬不必因我傷悲,我的生命只是轉換成另一種能量形式。不用特地到哪裡探望我,因我並不在哪裡。只要您想到我,我就與您同在了!每當您看到綻放的花朵、鑽石般的晨露、繽紛的晚霞、皎潔的明月,感受到輕拂的微風、輕飄的細雨,當您內心充滿了喜悅與感動,您會知道那是我對您的祝福;當您內心感到挫折、失落時,您會想起我曾經給您溫暖的安慰及鼓勵。我親愛的朋友,生命是一個經驗的過程,祝福您能用心體會,用熱情擁抱生命,讓生命充滿感動與感恩。

我親愛的朋友,我將開始以另一種方式繼續體驗宇宙與生命的奧秘,也祝褔您持續擁有喜悅、豐盈、感恩的人生體驗。

深深的祝福您

您永遠的朋友文賢

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

第4代 評估工具之特性(標準)

圖:臨床觀察與評估工具之演進。第1代評估工具如 Brunnstrom stage 或臨床觀察/紀錄;
第2代評估工具如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Barthel index, MMSE 等1960~70年代產物(已使用半世紀了);第3代評估工具如 ADL CAT與CAT FM等2010後產物,詳:http://140.112.116.44:3366/cat/ 以及舉世著名 的 PROMIS: http://www.healthmeasures.net/explore-measurement-systems/promis


第3代的問題(如題庫建置不易、極端值評估費時不準、難以全面整合不同向度等),或可引進AI與簡易儀器克服之,成為第4代評估工具!!

如以錄影機+AI + CAT 以評估上肢動作 、社交功能 或 執行功能等。

或以 錄影機拍攝一般臨床歷程(例行評估/溝通/治療等,無須特別設計情境或動作)再以AI解讀自然情境之上肢動作 、社交功能、執行功能以及溝通能力等。上述內容所得資訊若不夠精準或範疇不足,則AI再提示治療師,以補充評估(以提升精準度與補充範疇),即可達成第4代評估工具的特性:多數資訊自然(以錄影/AI)取得(評估者無須重新學習新的評估工具/施測方式)、精準、全面且數位化(輸出)!!這些特性是個人目前(Sep., 16., 2018)的想像/定義,有朝一日,必有學者達成之!!若此,多數現有標準化(第二代)評估工具,便可功成身退。

年底的科技部計畫,可先以「中風病人上下肢動作/功能評估」為標的。
我們可使用錄影機拍攝臨床歷程(含上下肢動作與功能之評估與介入等,一般治療情境一定包含上述內容/範疇),再以AI分析錄影帶之個案上下肢動作與功能。若不夠精準或範疇不足,則AI再提示治療師補充評估,直到上下肢動作/功能評估各範疇皆取得精準數據
如此臨床次治療/評估,應即可(多數資訊)自然取得、精準、全面且數位化上下肢動作/功能數據!!

目前的臨床人員還在第1&2代評估工具之間奮鬥。
第3代評估工具,叫好不叫座,顯然無法滿足臨床人員的需求。
我們努力發展第4代評估工具吧!!

2018年9月15日 星期六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臨床人員的努力方向/方法

建立或提升治療師專長是唯一的方向
專長的主要基礎有二:知識與技術

以下就「治療師個人」與「OT單位」論述之。
以個人而言,及早選擇/培養專長是關鍵!以生理OT而言,如上肢動作/功能復健、ADL訓練、認知復健、平衡訓練或副木等。除非你想當一個通才(如家醫科醫師),否則臨床人員宜擇一當成終生之專長。若以台大OT而言,那此治療師的臨床專長/能力應是全台最強!!其它醫院的治療師至少是該區域最強!!

後續即投入「強化專長知識與臨床技術」,關鍵除了自己努力,跟學術專家合作是絕對必要。甚至組成興趣團體,持續交流最新知識與技術。單打獨鬥之成效有限,也難以持久。學術專家之研究領域若跟治療師之專長領域吻合或相近,則雙方必是天作之合、相輔相成!!

持續交流知識與技術的方法/重點,包含定期討論(至少2周一次)【議題包含最新相關知識與臨床技術彙整、外部專家之研究議題與進展】

若以臨床單位而言,宜組成專長小組(避免治療師孤軍奮鬥),定期交換知識、臨床應用與心得。每年舉辦(或協辦)該專長之研討會,以跟全國專家交流。甚至找國際專家/學者交流。

以上若能執行超過5年,則治療師有專精,單位有特色!

目前推動專長培養的困境包含臨床人員未正視「專長培養」,或有專家認為OT重視全人,不適宜培養專長/次專長。總之,我看不到有任何臨床單位長期致力於推動「特定專長」或「通才」之培養。我知道有不少個別治療師懷抱理想,也努力一陣子,但似皆後繼無力。至少我難以看到臨床專長(兼具知識與臨床技術)突出之輩(可讓我在旁學習超過一年的深度)。各單位或個別OT何時會好好思考、提出具體/良好的「專長培養(特定專長或通才)」養成辦法?

事實上,我曾將上述方向/方法提供給數個臨床單位參酌,也承諾親自協助或提供學者專家名單。。

Note:
1. 個人暫不評論目前的再教育(含OT1OT4PGY)課程內容。
2. 「評估實習學生/治療師的專長(知識與技術)」是我未來的研究重點之一,有興趣者跟我一起努力!!
3. 最近有好好看我 blog 者,應知道我是在具體回應最近的訪客意見。事實上,這些意見,我早就跟他們講過了。。。。想做的人有限,堅持的人更稀少了。。。。有比治療師專長與成長更重要的方向嗎???若我的方向有誤/方法不可行,歡迎切磋!!

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

一起來「翻轉教學」!?

我最近開始投入學習「翻轉教學」,看了一些教學影片與介紹

其主要核心概念包含:「以學生為中心」、「如何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自主學習」、「個別化教學」、「上課時老師少說話//以討論/釐清問題為主」、「追蹤個別學習進度」與「準備基本/進階知識之教材供學生自行學習」

我擬從「追蹤個別學習進度」與「準備基本/進階知識之教材供學生自行學習」開始「試用(學以致用)」,因為這二者應是「以學生為中心」、「引發學習動機/自主學習」、「個別化教學」精神之基礎與實踐。

研究生與助理需跟我 shared decision making 未來半年之學習目標 (as specific as possible),列於 EXCEL 再跟我雲端共享檔案 (Google 雲端硬碟),之後自行更新學習進度(目標達成率)。
目標跟我確認後,研究生與助理需自行學習//找高手切磋(可於每週定期討論時,跟我釐清問題)。
研究生之學習目標以「修課課程」之內容為主,8大核心研究能力為輔。助理之學習目標以協助研究計畫之相關概念/能力為主,8大核心研究能力為輔。

「準備基本/進階知識之教材供學生自行學習」將以文獻與線上資源為主,除了老師將主動提供,亦歡迎分享(這或請士捷/譽騫協助管理[主動推薦與接受推薦])!!我將設立雲端共享資料夾 (Google 雲端硬碟)邀請各位共享!

以上,請於周五下班之前惠賜意見!

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培養核心能力/競爭力,才是王道

以研究而言,核心研究能力,如下圖:


其中多項能力是從事任何工作的「一般」或「通用」核心能力,也是基礎能力或競爭力。
如閱讀、溝通、寫作、時間管理與建構團隊。

學習上述核心能力的關鍵在於環境、方法與毅力。

環境包含提供學習(教導/諮詢/高手切磋)與試誤(改正/學以致用)的機會。
方法包含掌握基本原則、持續練習/試誤以及高手切磋(避免單打獨鬥、閉門造車)。
毅力剛開始來自於「興趣」(樂[志]於學習)與「信仰」(不好好學習何來能力/終身學習),之後「應」來自「正向回饋」(看到成果/享受成果),之後形成「持續不斷」的學習/收穫的良性循環。

上述若能達成,也就是「好的環境」「好的方法」「持續學習」,至多2~3年,必能「看到成果/享受成果」。
若持續4~6年,那一定具備相當的能力與競爭力!!

臺大研究所基本上提供很好的環境,也教導方法。只要你具備毅力、持續學習,完成博班考驗,一定具備相當的核心能力/競爭力,且這些能力跟你一輩子!這才是王道!!也是向上提升的關鍵基礎!!



以目前臨床而言,學習環境如何? 教導我們多少方法? 有高手切磋/團隊作戰?

Note: 以「核心研究能力」搜尋此 blog,可獲致更多元/深入的論述。

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恭喜姿誼、柏翰與俊宏就任教職

8月1日新生涯起始

姿誼:亞大
柏翰:台北教育大學
俊宏:東吳

好的開始【確定好未來一年(二年)之重點】至為關鍵

Note: 俊宏是約10年前的碩士助理(專長為IRT/DIF)。早期的 Balance & ADL CAT 都是他幫大忙的!!之後 回中正心理系念博班,再到中山大學擔任博後。。。

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我的兒子目前都不想好好念書

一個蠻宅的,年底大學畢業,成天窩在家裡。。。偶爾傍晚打打一人籃球(若我在澳洲,我當球僮...)否則一人獨 high...

另一個比較往外跑,打工的時間比上課多很多.... 薪水就比 working holiday 的高一點點

二人在學校的時間就只有上課考試... 這裡的大學生大多沒有社團活動(系學會活動很少人參加)... 各過各的。

二人都不想好好念書... 太枯燥、沒成就感,少數朋友也都在鬼混....

那個要畢業的,問他將來要幹什麼? 說不知道,沒事幹只好繼續唸書....

年輕人何時開竅??

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怡靜的雪梨大學之旅,似有好的開始

指導教授似有耐心與怡靜溝通(講話放慢速度且一開始預留時間陪她多時)
已安排位置(就在教授辦公室)亦有電腦
已安排多項/多元會議

指導教授考量論文成果,已提出論文撰寫構想與資料,供怡靜參考/選擇

另外,地利之便,近身觀察/觀摩一個國際學者,一輩子難得的機會!!

例行之,只要假以時日,成果可期!!

Note: 博後(或一般研究人員)進入新環境,短期內不易有研究成果。因為從頭到尾(研究構想/IRB/收案/分析資料/撰稿...)相當費時/費力,也不一定成功!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查尋國內外OT學者之高引用論文

對象: 近10年美國OT學會研究院院士 與 國內/國際著名OT教授

資料庫: 查詢 Scopus (https://www.scopus.com/search/form.uri?zone=TopNavBar&origin=AuthorProfile&display=basic)

目的:高引用論文亦即高影響力論文,也是個別論文之主要品質指標!所以找出高引用論文,可瞭解那些論文最有影響力,也是學習/經讀的 model papers!!

以英文姓名查詢
輸入姓與名
確認身分,點選進入
登錄以下 3項數據
同一頁面往下拉,論文「排序方式」選擇「引用次數(最高者先)」

點選引用最多之前3名論文 (點選論文名稱)>> 送至「清單」(點選下一頁,以進入第2篇高引用論文) >> 再由清單「匯出」 >> 選擇 RIS 格式 >> 開啟 Endnote >> 打開匯出之檔案(論文顯示於 Endnote) >>  製作 Smart Group (以姓為命名)  >>  打開各論文 >> 依據 Notes 輸入引用次數於 Label

於 Excel 輸入
1. 姓
2. 國家
3. 機構
4. h-index
5. 文獻數
6. 引用總數
7. 引用最多之第1名論文之被引用次數
8. 引用最多之第2名論文之被引用次數
9. 引用最多之第3名論文之被引用次數

BERNADETTE NEDELEC






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

研究資源: 人才與經費

人才至為關鍵,但若無經費,將留不住人才。
但有經費,也不見得找得到研究人才。

前幾年,我們團隊人才(全心投入之碩博班生與博後),可謂達到高峰。雖然經費有限,成果豐碩。

今年,我們科技部計畫過數量,達到高峰。研究人才數量卻下降,也不知何時可補齊 !?

就這樣,有時缺人才,有時缺經費。。。

培養與延攬人才,就跟撰寫論文與計畫一般重要,且須持續!!

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科技部 部長也不好當。。。

院士會議………部長報告………院士有意見:
政府強調要加強基礎研究,但目前科技部很多作為都是反其道而行,這樣下去「基礎科學就要斷送在部長手裡」。」

「政府說要注重基礎研究,但包含科技部等多個部會,都希望研究計畫可以很快就有某種價值或結果,但追成果追得太快,恐會讓很多學者無法深入研究來解決問題,如此一來就會失去機會,產業發展等也會非常有限。

詳:中央社 台北3日電

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

勇敢游向大海 !

恭喜 怡靜/恭宏 即將邁入人生另一階段

令人興奮與期待

但必然遭遇困難與挑戰

這也是鍛鍊學術功力/人生境界的必經歷練

保持謙卑/持續學習(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或是遭遇困境的解答

我們在台北除了祝福,也將透過 Skype/Line/e-mail 幫你們加油,甚至一起討論

我們一定是你們最堅強/持久的支持團體!!

2018年6月9日 星期六

念研究所可能遭遇之困境

念研究所多少會撞到牆壁(暫時困境或瓶頸)或天花板(先天限制),主要的癥結為:

基礎能力(如語言、邏輯)
學習能力/方法(如發現/釐清問題)
心態調適(如正向思考、面對問題)
時間管理
經濟問題

這些癥結,只要遇到一個,就難以向前邁進。遇到2~3個,就一團亂。。。
遇到了,就找你信任的高手(或老師),好好聊聊,對症下藥,追蹤進展!!

若不處理,這些癥結/困惑,不會自動消失,還會跟你一輩子!


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皮膚癌診斷精確度 研究:人工智慧優於醫師

電腦比人類皮膚科醫師厲害,但研究團隊提醒,機器無法完全取代醫師,只能作為輔助。

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跟某一臨床單位的合作成果


從2012起,迄今合作發表14篇論文,其中包含9篇 收錄於 SCI/SSCI 論文。
我想這對一個OT臨床單位而言,這研究成果絕對是空前!

1.         Lin GH, Wu CT, Huang YJ, Lin P, Chou CY, Lee SC*, Hsieh CL. A reliable and valid assessment of sustained att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he computerized digit vigilance test. Arch Clin Neuropsychol. 2018;33:227-237.
2.         Chou CY, Huang CY, Huang YJ, Lin GH, Huang SL, Lee SC, Hsieh CL. Comparison of construct validity of two short forms of 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PLoS One. 2017;12:e0188478.
3.         Chiu EC, Hung TM, Huang CM, Lee SC*, Hsieh CL. Responsiveness of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Psychiatry Res. 2018;260:338-342.
4.         李士捷.... 李淑君*, 謝清麟比較中風病患姿勢評估量表及短版於復健住院者之反應性職能治療學會雜誌. 2016;34:37-52.
5.         成冠緯謝清麟吳明宜李淑君*, 夏榮輝留淑婷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生活技能:個案自評和職能治療師評估的差異職能治療學會雜誌. 2016;34:73-89.
6.         Yu WH, Chen KL, Huang SL, Lu WS, Lee SC, Hsieh CL. Intrarater and 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he hierarchical balance short form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6;97:2137-2145.e2132.
7.         Lee SC, Tang SF, Lu WS, Huang SL, Deng NY, Lue WC, Hsieh CL. Minimal detectable change of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 in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 Psychiatry Res. 2016;246:725-729.
8.         賴冠宇唐世芬陳安如陳明輝李淑君謝清麟職能治療病歷功能之重要性與達成度調查職能治療學會雜誌. 2015;33:206-221.
9.         李淑君尤菀薈邱恩琦鄧乃瑜謝清麟精神病患者生活品質問卷應用於思覺失調症患者之最小可偵測變化值職能治療學會雜誌. 2015;33:132-148.
10.       Chiu EC, Lee Y, Lai KY, Kuo CJ, Lee SC*, Hsieh CL.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rating scale iii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PLoS One. 2015;10:e0130702.
11.       Chiu EC, Lee SC*, Kuo CJ, Lung FW, Hsueh IP, Hsieh CL. Development of a performance-based measure of executive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PLoS One. 2015;10:e0142790.
12.       謝清麟林郁芬侯孟貞李淑君唐世芬中風病人職能治療之病歷資料分析與改良職能治療學會雜誌. 2014;32:269-280.

13.       邱恩琦李恭賢胡世睿鄭名容李淑君*, 謝清麟社會功能量表精神分裂症患者之心理計量特性職能治療學會雜誌. 2012;30:136-152.

還有
Huang SL, Lu WS, Lee CC, Wang HWLee SC*, Hsieh CL. Minimal Detectable Change on the Lawton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in Community-Dwelling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m J Occup Ther. 2018;72:7205195020p7205195021-7205195020p7205195027.

2018年5月13日 星期日

恭喜怡靜/恭宏

1. 持續投入學習:碩博班6年,平均每週五天,每天約10小時。
2. 學以致用:傳統心理計量、項目反應理論、電腦適性測驗、中高階統計等,皆能從容  學習/應用/分享/發表論文。
3. 離開舒適圈,出國探險:他們可以選擇在台灣悠悠哉哉過一生,卻選擇更難的挑戰!!

-----------------------------------------

1 的緣由,跟我大學畢業時很像:及早看穿「臨床困境(血汗環境/個人專業能力成長)難以突破」,那就試試研究路線,投入研究好好學習。我當時只能出國探險!!
1 & 2 的機運:運用臺大以及我提供的學習環境,還有跟我配合/學習不錯(或是良好,雖然怡靜的看法常跟我不同)。學以致用的成果,以論文質量為客觀/關鍵指標:以他們主筆,我們已一起發表約 20篇 收錄於SCI/SSCI 論文,其中12篇為排名於 1st quarter 期刊!
3 是他們高度與視野的進階探究, let's look forward to seeing what will happen! We need > 3 years to find the results...

鵬程萬里!!

Note:
1. 我感謝他們:幫我很多忙,成就一些高階計畫/論文!!他們讓我對於指導研究生,知曉如何努力/更加努力!!
2. 「6年,每週五天,每天約10小時」+好的學習環境 = 翅膀變硬/振翅高飛!

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恭喜 佳苓 的論文被NNR接受刊登

"Impaired callosal motor fiber integrity and upper extremity motor impairment are associated with stroke lesion location"

這費時多久?
若從2008年開始學習 MRI 算起:9+ years!!
若從2012年提出初步構想 算起:5+ years!!
若從2014年開始撰稿 算起:3+ years!!

這是決心與毅力的終極考驗

I'm proud of her!!

2002年底,我從頭開始學習 Rasch model (王文中教授指導)
2004年發表第1篇 Rasch model 為主的論文(王教授協助資料分析,王教授與許清芳教授協助修改論文)
2010年發表第1篇 CAT 的論文
這難以跟佳苓比毅力
Note: 2003年升教授(老狗學新花樣).....


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Patient Decision Aid for goal setting

採用 Aid for Decision Making in Occupation Choice (ADOC) 挑選目標之後,再依據個案自覺之「重要性」「急迫性」排定優先順序。。。。「急迫性」對個案蠻特別/重要的

ADOC 之目標選項以ADL/IADL tasks 為主,若國內OT加上 motor, ambulation training 等目標,應更合理/實用/有價值!

所以我們宜考慮參考 ADOC 設計更完整的 goal setting 項目(含 motor/hand function 等)或依據個案之主訴以及評估結果自動列出完整的goal setting 項目,再讓個案挑選「重要性」,之後再選擇「急迫性」

亦宜重拍 goal setting 之 video, 亦請薛老師指導!

另外,「個案之決策偏好」之調查與如何納入於 goal setting 之流程中??

goal setting 之後一段時間,應還包含 goal achievement & adjustment talk,以確認目標達成度,並討論有無必要調整目標。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也是研究倫理:反對「AI武器化」

南韓最頂尖的理工大學「KAIST」與韓國軍火工業的龍頭「韓華集團」,針對人工智慧技術的國防化使用,簽字成立了產學合作研究所。
學界質疑「開啟了AI武器化的潘朵拉盒子」。因此全球57名頂尖的AI學者對誤入歧途的KAIST發起學術抵制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107 年度 義大計畫

民國 107年4月 開始執行,108年 年中結案。

EDAHT107009 育如(清麟) 短版巴氏量表於中風病人之反應性驗證
EDAHT107010 聖雄(佳燁)「美國中風嚴重度評量表 」總分有效性、反應與預測度驗證
EDAHT107011 怡真(清麟) 發展中風病人動作活日誌短版測驗
EDAHT107012 姵錡 (士捷) 發展中風病患自陳短版情緒評量表
EDAHT107019 宏嘉 (士捷)中風病患判讀弦外之音的損傷程度與影響因素
EDCHT107002 佳殷 (文萱)以病人為中心之電腦適性測驗與衛教系統在提升乳癌健康識能醫療照護成效
EDCHT107003 傑議 (清麟) 平板電腦版符號數字轉換測驗應用於中風病人之反應性與預測效度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我們最大/最強的競爭對手

不只在高科技領域,今天中國大陸各行各業都可以看到越來越多返國創業、就業的留學生。網路甚至因此出現這樣的段子:「十多年前中國每送出七人留學,迎回一人;現在,送出七個回來八個,帶著家屬。」

詳:陸海歸人數突破265萬人 博碩士高達81%

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以研究生為中心之教學模式

從醫倫「以個案為中心」(FIFE/SDM)的原理---應用於研究生之教學。。。。

以研究生為中心之教學模式,宜以研究生為核心,思考以下問題:
1.研究生需要什麼(想學什麼/有何期待/困擾)?你(老師)幫得上忙嗎?
2.研究生自覺學習態度與能力為何?還有多少進步空間?
3.若研究生的期待過高(沒insight),你能幫什麼?
4.研究生有無遺漏什麼可能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問題(現在&未來)? 你能幫什麼?

以上若有 yes, 則宜以SDM原理訂定 short-term & long-term goals + intervention plans

以上如果都是 No, 老師就沒事做了!!

請惠賜意見

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2019 and then, 到AOTA年會報論文順便找好工作

AOTA
04/04 - 04/07/2019
New Orleans, Louisiana

Australia OT
10/06~12/06/2019
Sydney, New South Wales
這5月就開放投稿了

去報論文順便找工作!!

及早準備

目前美國OT教師缺蠻多的!!
主因是美國人很少選擇念 PhD,唸完OTD大多賺錢去了
美國OT將於2027 entry level 提升至 doctor degree. 七老八老唸完 OTD,可能還欠了一屁股債(學費),更不會有人想去念 PhD
所以之後他們的 PhD program 將更萎縮!!OT教師缺,尤其是 research track 一定缺很大!!
若上述成真,將嚴重影響美國OT的學術水準!!

所以去AOTA報論文順便找工作!!

平時好好準備英文.... 我們的論文不會比老美的博士畢業生差,甚至好很多!!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本學期之寫作課安排

第1週(Mar. 5)10:00開始
預計安排美霖/雅綺/揚揚/冠緯/怡晴等5人

第2週(Mar. 12)
預計安排士捷/怡靜/恭宏/柏翰等4人

後續請士捷協助安排並提供記錄網站

報告內容可包含「文獻閱讀與彙整」「研究計畫」或「稿件」等,有疑惑者,歡迎隨時找我

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AI 未來會如何影響研究與臨床。。。

人工智慧找到抗瘧疾新藥

夏娃AI醫生是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亞伯立斯威大學、劍橋大學共同合作,可以自動開發並測試模擬假設來解釋觀察結果,機器人會自己進行實驗,自動觀察並加速藥物效果,結果出爐後再自己解釋現象,並修改原有的假設,然後重複這個循環,最終得到最符合預期的藥品。換言之,它可以迅速的把實驗人員曠日廢時的取材、實驗、觀察、分析、檢討,不斷的重覆進行,並且不會出錯。
研發「夏娃」的曼徹斯特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羅斯.金教授(Ross King)說:「人工智慧可以使我們能夠創造出『自動化的科學家』,這將可以大大加快藥物研發的進程。」

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2019年起,年終聚會形式 芻議

在聚餐之前,加上教學/研究交流(開放自由報名/參與)
可報名者包含目前與之前的研究生/博後以及合作者

報名者提出「近一年研究成果」、「後續研究方向」與「問題/困境」,報告至多15分鐘,交流15分鐘左右(每人至多30分鐘)。

亦歡迎教學相關議題之分享/交流,內容可先跟老師確認

每年時間可及早確認,可訂於寒假期間,除夕之前1~2週之週五或六(如2019年的除夕是2月4日[週一],那可訂於1月25日[週五]或26日[週六])

若預計6點聚餐,依據報名人數決定開始分享/交流之時間。如6人報名(需3小時),就從當天下午2點開始(2~5點,另1小時移動至餐廳)。

若人數過多,須跨過午餐時間,老師會另準備簡餐與飲料。I hope so!

我們可在 team-up 網站上報名/預定時間。

以上,請惠賜意見!

這聚會形式將有助於 不在研究團隊核心者,快速與研究團隊核心雙向交流!

2018年2月4日 星期日

恭喜莞薈/貞儀

亞大OT任教(雅珍的同事)
以及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所(恩綺的同事)
Feb. 1 就任

二單位之專任師資人數皆有限,上課/行政負擔將不輕

best wishes!!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閱讀/批判 自己寫作內容之能力

這包含寫作(表達)能力,自己對所撰寫內容/概念(知識)之清楚程度,以及閱讀能力

看不到自己的盲點/問題,或是常態。

以下 2方法或可嘗試

1. 熟悉基本寫作/閱讀原則(如主題句,句意連貫,主詞是否清楚等),這可用於閱讀/檢核他人與自己的寫作內容,也可發現自己的寫作問題

2. 請高手給建議,確認哪些寫作問題、概念不清或閱讀問題。你宜具體記錄之,後續寫作時,自行檢核之(有無再患同樣錯誤)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臨床科學文獻的語言特質--不確定性:論文閱讀/理解關鍵之一

臨床科學充滿不確定性,所以生物統計的結果主要以「機率」呈現結果。
也就是「臨床科學的語言」幾乎不會出現很絕對/百分百的表達/文字。
所以即使研究結果「非常」肯定,論文作者也很少用絕對/百分百的表達/文字。
多數的研究結果,作者所使用的語言幾乎都包含不確定的文字,如 may, might, could....
作者也會言明研究結果於特定條件/情境才會成立,所以也會出現很多「過去式」的時態使用,而非使用現在式或 is/are 等絕對事實之描述。

然而一般讀者,容易一刀兩斷地簡化結果(統計顯著=有效,且對任何人都有效),忽略不確定性與機率。

初學者須瞭解臨床科學文獻的語言特質--不確定性,才能精確瞭解科學文獻之語意。
進階者,也可由此(作者表達結果的肯定程度)判斷作者有無誇大研究結果/價值。

另外,研究者(老師)所使用的口語表達,也大多包含「不確定性」或不會使用「絕對」「一刀兩斷」的用詞。一般初學者,常發生二種誤解:1. 自動去掉不確定性,簡化成 yes or no 二極端結果;2. 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因為不甚確定的言語/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