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0日 星期六

念研究所 學甚麼?

我大兒子拖拖拉拉的準備念博士班(學士後直攻博班)....
2018 年底9月即可申請 (每年可申請2次 [3月/9月],含獎學金),直到2019年3月底,他還沒最後確認

他想念甚麼/學甚麼/找哪位指導教授? 考慮那些?
1. 有興趣之主題;
2. 好溝通之指導老師;
3. 學術功力強的指導老師;
4. 獎學金;
5. 很強(基礎/具未來性)的研究方法;
6. 研究哲學(或研究精神)

我覺得他的順序大致是:1, 4, 2 & 3.
我建議的順序大致為:5, 4, 6 & 3

*年輕時的「興趣」,可靠嗎? 如絕大多數的研究生,對有興趣主題 所持續投入研究的時間 通常不超過3年(碩士畢業後就大致結束了)!那頂多稱為 短暫(命)的興趣。
年輕時所喜歡的主題,常因為對主題與研究之瞭解有限,如不知研究需要「基礎」與「方法」為根基、甚至需要團隊支持,才可能做得長久/做得好。。。所以年輕人常選擇的研究主題,通常因為欠缺紮實的根基以及團隊支援,碰到困難很快就GG。。。
如研究題材過於應用/臨床(如療效驗證),若無根基(如基礎研究與理論之基石)必難以深入/突破,亦難以延續。以藥物實驗為例,如無學理以及成功的動物實驗為基礎,怎可能直接進入臨床試驗!即使動物試驗成功,臨床試驗之成功率仍低。。。

*澳洲學費很貴(一學期約45萬台幣,一學年就90萬,且還在上漲中),沒獎學金,付不起!我1991~1994在同一學校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QS世界大學排名約50;NTU約75) 念博士,每一學期學費約台幣10萬元。

*研究方法是科學探究的核心方法學(如研究設計、資料分析等),這應是研究生致力學習的核心標的!具備此基本能力,之後想做什麼研究幾乎皆可。也就是「研究主題」可以之後再依據工作所在環境/資源或未來趨勢而調整之。

*研究哲學(或研究精神)包含為何做研究?如何看待研究?投入之精神、持續多久?這可謂學術研究之靈魂,影響學術生涯之發展與生命。這不易瞭解,除非跟指導教授合作/共事一段時間。。。當其研究助理,從旁觀察/瞭解為掌握/學習指導教授的研究哲學之最佳方式,也可瞭解你跟該教授是否容易溝通。
還好,這也是我兒子採用的策略。。。先當RA還有薪水!也可開始瞭解學術研究的歷程並養成基礎研究能力! 此點我兒子最近才開竅,我老婆是一直都搞不清,為何不早一點進入博班。
欠缺研究哲學/精神,之後碰到一些困難,通常就難以為繼GG了。研究一定是做越久,功力越深厚,成果越能累積與應用!10年,20年,30年的功力/成果差距皆很大!!

*「指導老師之學術功力」查一下 Scopus, PubMed or Google scholar 瞭解其研究主題/研究方法以及持續時間,這應是最具體明確的!若具備資料檢索能力以及閱讀能力,應可於30分鐘內輕鬆掌握 每一學者之研究主題、方法以及持續時間,甚至研究團隊。

*「溝通」除了八字/磁場,我想關鍵在於自身如何學習溝通能力與調適。溝通一定是雙向的,除了提升自我的溝通能力(如表達能力、傾聽、同理心、確認),再來就是謙卑與調適!這跟你未來「建構團隊」的能力息息相關。。。無論如何,指導教授的經驗,一定比你多,就盡量開放/好好學!


另外,June, 2017 我有相關的 post 如下:
目標上:學習核心研究能力 (詳八大核心研究能力),最為重要! 這些能力會跟你一輩子,且多數能力為一般性/跨領域,所以後續你即使不再做研究,也需要這些能力!

實務上:從頭到尾做好一個研究(搜尋&評論文獻/提出構想/撰寫計畫書/IRB/收案/資料分析/成果報告或撰稿,好好跟指導教授/審查委員學習)、完成一篇通過審查/刊登之期刊論文(決定題目/資料分析/撰稿/修改/投稿/回覆審查/刊登,好好跟指導教授、合作者與審稿者學習),這二種歷程至為重要。

「做好一個研究」與「完成一篇論文」之經歷越多, 則核心研究能力越強/研究成果自然良好!!

相對的,研究生之研究結果是否良好,是否能發表於好的期刊,這靠經驗與運氣(沒經驗者通常沒運氣)。研究生之經驗有限,研究結果難以達到理想,故研究生無須在意研究結果!

學術研究的路途長遠,且是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Takes time and effort!
Have a nice trip!

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規劃新的---以個案為中心之醫病溝通---臨床教學

一、 initial interview & goal setting (含assessment) 之臨床教學 (含錄音)
    於同學獨立新接個案時(第1&2次)【約每梯次第5~8周期間】
    於獨立/不受干擾之房間(至少是第1次)
    每位學生至少2次錄音(與老師討論之後再錄第2次)

目標:提升訪談/溝通能力、goal setting & assessment 能力

*簽同意書或口頭同意錄音以及事後分析(教學或研究用途),若未同意,就不錄音
*找薛老師討論/確認

「1. 先 reading 臨床溝通技能 (一次)
    醫病溝通之重要性
    溝通原則/技能介紹
    溝通能力評估工具/檢核表介紹,並應用於昔日逐字稿
    常見醫病溝通困境
2. 錄音1-2次(學生於獨立接個案之後,個案第1-2次接受OT時錄音)
3. 錄音檔 e-mail 給學生
4. 學生參考錄音檔,描述遭遇之溝通難題與具體事件(填寫溝通能力評估工具/檢核表)
   並完成個案基本資料、訪談與心得報告,於訪談一周後e-mail繳交
5. 助理整理學生自評結果/製圖表,再依據同學之主要困難,找出錄音內容/譯成逐字稿(或之前 staff 之逐字稿,以當成具體實例說明),以利與同學討論
6. 討論(一次)
    學生所遭遇之溝通難題(自評)
    如何提升溝通技能
    學生意見回饋(溝通與此作業)


參考文獻:
1. client-centered goal setting
2. 臨床溝通技巧

二、 小兒 FIFE interview (含錄音)
    於同學接個案約3~4次(熟悉)之後,約時間訪談家長【每梯次第5~8周期間】
    於獨立/不受干擾之房間
    完成個案基本資料、訪談與心得報告,於訪談一周後e-mail繳交

目標:提升學生訪談/溝通能力,並瞭解家屬之需求

*簽同意書或口頭同意錄音以及事後分析(教學或研究用途),若未同意,就不錄音
*找姜老師討論/確認

「1. 先 reading 臨床溝通技能 (一次)
    醫病溝通之重要性
    溝通原則/技能介紹
    溝通能力評估工具/檢核表介紹,並應用於昔日逐字稿
    常見醫病溝通困境
    FIFE問卷/回饋單介紹
2. 同學自行執行 FIFE 訪談錄音
3. 錄音檔 e-mail 上傳至指定雲端位址
4. 學生參考錄音檔,描述遭遇之溝通難題與具體事件(填寫溝通能力評估工具/檢核表)
   並完成個案基本資料、訪談與心得報告,於訪談一周後e-mail繳交
5. 助理整理學生自評結果/製圖表,再依據同學之主要困難,找出錄音內容/譯成逐字稿(或之前 staff 之逐字稿,以當成具體實例說明),以利與同學討論
6. 討論(一次)
    FIFE訪談與應用討論
    學生所遭遇之溝通難題(自評)
    如何提升溝通技能
    學生意見回饋(溝通與此作業)

參考文獻:
1. FIFE 簡介
2. FIFE 問卷與回饋表單
3. 臨床溝通技巧

*待準備事項:1. 溝通能力檢核表;2. 學生自填溝通困難問卷;3. 醫病溝通原則/技能介紹文件(中文為主)

以上請惠賜意見!
紅色 highlight 為依據怡靜意見   所做之修改。
紫色 highlight 為依據函恩意見   所做之修改

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

有朋自遠方來

大學畢業不久的系友
 去年取得美國OT執照
 並順利找到工作(薪水不錯)

  只是工作內容因保險給付限制,且很快就獨立作業(我個人覺得那專業能力就不易進步)

  我提醒她未來可考量 OTD/PhD,之後進入大學任教 (part time or full time; research track or clinical track),可豐富未來的旅途!

 宜找機會修習 統計、研究方法與學術寫作,以準備或提升(研究)基本能力

 後續可考慮協助我們研究:

 1.挑一我們執行中的研究主題--長期投入(約每2週參與討論一次(Line or Skype),每次約30分鐘);
 2. 提供我們的研究計畫與論文之修改建議;
 3. 給英文寫作修改意見(等學術英文寫作功力較強之後)

 *有研究成果(論文)將有利於申請PhD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