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給學會 [研究發展委員會] 的建議

年底到了,除了趕國科會計畫,前幾天整理全國OT 2009 國外論文,迄今已達 40 篇。比去年26篇,成長超過 50%. 詳: http://app.rm.kmu.edu.tw/cgi-bin/journal.exe/otsci

或許我們應找個大學者(如林克忠主任,張教授,吳菁宜主任,蘇主任等) 協助介紹年度成果,以饗國內OT。

另找幾個大師回顧2009年,國外OT相關重點領域之發展近況以及代表著作。

這些學術新知分享活動,似可成為例行事務,由學會來辦,亦可增加向心力!

Note: 學術的基本活動就是掌握與分享最新研究成果,OT學會在這方面的活動,個人感覺不多。因為我是學會  [研究發展委員會]  的委員,故提此建議給張志仲教授/主委。 Let's see what'll happen.

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檢索策略 庫

[資料檢索] 是 解決問題 與 研究 的第一步,許多學生/助理,在此就卡住了。
資料檢索能力的2大關鍵: 建立策略及瀏覽能力。 先不談流覽能力,就建立策略言,首先需要了解資料庫之檢索語法以及找到合適的 model (如 Cochrane Library) 參考。因為 model 裏,就有許多檢索語法語相關詞彙可參卓,因此 先找到 檢索詞彙與語法 的 model article 應為首要。

另外,我應該建立 檢索策略庫,蒐集Cochrane Library 中研究相關主題之 model articles 以及 檢索策略 [PubMed or Medline],以利後續助理與學生,快速進入情況!

請 Jenny 以及 Karine 先協助做個示範吧!

先拋磚引玉:
PubMed 的檢索策略參考文獻:
Terwee CB, Jansma EP, Riphagen II, de Vet HC. Development of a methodological PubMed search filter for finding studies on measurement properties of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Qual Life Res. 2009;18(8):1115-23.

Note: Jenny had done one example at http://jennyblog911.blogspot.com/2009/12/response-to.html

助理任務交接

佩瑾工作到年底,我請她列出所有任務,並將任務細節(以收案為例:列出收案及排除標準、邀請及施測程序及注意事項等),常遭遇之困難與可能解決之道,相關器材檔案/儲存位置。以利交接給慧珊。

她很辛苦/努力地撰寫相關內容,也發現以前諸多未留意之問題,雖然覺得辛苦,但有價值!

所以我將此模式,請岱潔及宛蓉參照,如果成效良好,Lin-Chao & Jenny, 將跟進

因為要寫任務細節時,須思考平時遭遇或想像的困難,以及解決之道。因此,我想她們寫部落格的困難(內容精采/細膩),或可一併解決。

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NSC 計畫即將完工

再來就忙著放在一邊的稿件:
SSQOL, CADL...
還有合作者的稿件
學生助理的稿件
忙碌的一月,就要來了。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審閱老師研究計畫之重點

一般研究計畫審查的重點在於:

1. 學術及臨床價值: 這是醫學研究的核心。您可提出建議,以增加此研究之價值

2. 創新 (originality): 這是一般研究的真諦之一。

3. 研究方法是否正確: 基本上,您可提出研究方法有問題之處。也可試著提出修改建議 [後面這部分,盡力即可]

4. 可行性: 您可提出哪些地方較不可行。也可試著提出修改建議 [後面這部分,盡力即可]

5. 內容完整性以及內容編排是否流暢: 您可提出遺漏哪些重點,以及不流暢之處。

其它細節: 您可提出如何改修辭,以增加可讀性。

另以 3W 而言: 1. what: 您應可了解 80% 以上的內容,否則即須提醒老師哪些地方不易理解,或是遺漏哪些重要內容。
2. how: 您應可了解 70% 以上的內容(有關研究設計及其目的),否則即須提醒老師哪些[研究設計]不知其所以然,或是遺漏哪些重要研究設計。
3. why:這是進階了,若您的功力夠,可以提出質疑,甚至可提出不同的研究設計或方法。

請以追蹤修訂提問題/建議或修改。

一般而言,可於4小時內完成。可先細讀摘要(約10分鐘),再瀏覽全文(約1小時),其它時間撰寫意見及建議。

每一個人都有盲點,老師亦然。若能知道盲點,也能改善,進步最快。旁觀者清,您也可協助老師去除盲點!!

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寫推薦信

不少學生/系友/助理 找我寫推薦信,我的基本想法如下:
1. 請準備欲申請系所之研究重點(或主要老師之研究重點)。最好是列出1-3位最佳教師近5年之著作,及其專長簡介。*
2. 請列出為何要挑選該系所之理由以及相關經驗或成果。#
3. 請提醒我,為何想要/適合攻讀研究所?自己的優點何在?
4. 請提醒我截止日期,到期前一週左右,請 e-mail 提醒。

* 一方面協助學生/系友尋找未來的指導教授,二來也讓我 update 國外教師之近期成果。
# 這一點蠻難寫的,但若未有此準備,就念研究所,可能太冒險了。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文獻閱讀及批判能力之養成

許多初學者面對閱讀原文論文以及如何思考/批判,常有困擾,以至於書讀不完,或讀的沒心得/沒成就感。

或可採用 what, how, and why 3W 閱讀/思考模式

what 是概念與語意澄清,這是第1步,也是基本。找人討論看不懂的地方是必要的,最好是以中文整理論文蓋要(非翻譯)*,再請他人(或是高手)給予建議。#

how 是指如何達成做到的,這就須要看懂論文的 Methods section。初學者只能挑重點(跟研究目的最相關之方法),慢慢學習。各種資料分析方法亦然,初學者只能挑重點或較常遇到的資料分析法。一般基礎的方法,通常 google 或 wikipedia 可查得到 如果查不到,排除查尋問題後,初學者毋須深入,以免自討沒趣。 想進階者,看懂該方法後,可講給聽眾(或是高手)聽。再請聽眾回饋即知您懂多少了。@ 如果看不懂,可找專家討論。

why 是指為何採用此法,還有其它選擇嗎? 優劣為何? 這是進階者,才須進入的領域。好好讀書並寫過3-5相關論文,經過國外專家審稿考驗後,就慢慢養成了。**

我想: 學生或助理跟我溝通/切磋學問或工作,亦可循此模式。確認 what, 知道 how, 至於 why, 就隨緣了。

另外,宜積極練習發現問題。如研究進行中,可隨時思考,各種遭遇到的大小問題。可先記錄下來,並思考解決之道,再與老師討論。 [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

有關寫作的 blog 詳: http://fastcat-writing.blogspot.com/ 只是好久沒更新了,歡迎賜教!

* [蓋要]的整理,以[觀念/重點]為主,必須用自己的話表示。所以寫 蓋要 時,盡量把論文 [蓋起來] 不要看,否則受不了誘惑,就會翻譯了。 事實上,翻譯的難度很高,一般人太小看翻譯了。
# 姿誼已有一些整理大要的經驗,可跟她討論。
@ 更好的方法是請聽眾講給你聽。只是您要有心理準備,因為聽眾所言,一定讓您失望。
** 這是中高階境界了,需要 3-5年歲月[每週5天,每天10小時]的投入。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a meeting with Tammy & Louise

Main findings so far:
1. 99 studies met the criteria.
2. Every study used basic ADL measure as the primary or secondary outcome measure. The BI and FIM were most commonly used. 50% of the studies used the BI and 40% of the studies used the FIM. IADL (EADL) measures were employed in 21% of the studies. The NEADL and FAI were the top 2 mostly used IADL measures. 8% of the studies used the NEADL and 7% of the studies used the FAI.
3. Almost all studies rarely specified the perceptive of ADL function of each ADL measure used. About half of the studies described their ADL measures as assessing level of independence/dependence of performing ADL tasks. [However, the meaning of “independence/dependence of performing ADL tasks” is vague, because it might be “ability” or “actual performance.” ]
4. Up to 80% of the studies did not specify the mode of administration of their ADL measures. 8% of the studies used face-to-face interview; whereas 6% of the studies used performance observation. [The mode of administration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ADL function assessed. For example, the “ability” of ADL is best assessed via observation on the patient’s performance on standardized contexts.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ADL in daily life could be hardly assessed via observation because of time-consuming and patients’ bias.]

[Many thanks for Jenny's hard work on the above data preparation.]

Further tasks:
1. Developing a questionnaire for asking the authours about the perspective and mode of administration of the ADL measures used. The file has been sent to them. Their comments might be expected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2. The questionnaire would be sent to the authours in the early January 2010.
3. We will search the databases again in the early January 2010. Some more studies would meet our criteria.
4. We will summarize the measures of QOL for the ADL-related domain simutaneously.
5. We will revise search strategies for searching QOL questionnaire used for RCT later in next year.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1 或 2 天大學研究營

目的:讓OT學生及早認知學術研究之重要性與特質,甚至投入研究。
時間:暑假或寒假
收費:暫不考慮
名額:20-30人

to be continued...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呂學長的合作計畫

先探索復健滿意度之研究題材,如問卷之評析,發展問卷等。
滿意度之價值在於: 醫療品質,個案為中心,也是療效指標之一。
各自檢索,再交換資訊(利用 Endnote web?)。

stroke patients registry 之資料分析及論文撰寫

目前住院與出院之收案人數已超過100人,發表論文的時機已屆。
心理計量方面: 認知(FDT等),PHQ,EQ-5D (utility)
臨床應用: MRI findings for motor recovery, particularly for those well recovered, or no revovered

call for writers?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轉譯計畫未獲推薦,拔尖計畫也沒了

屢敗屢戰!
將 tDCS 寫成年底之國科會計畫(以慢性病患為主),以及明年3月之國衛院計畫(以亞急性病患為主)。
ADL-perceived difficulty 研究,明年寫成NSC計畫。

基本研究能力養成

具體能力:
1. 資料檢索
2. 英文文獻閱讀
3. 中文文字表達(撰寫中文報告)
4. 初級資料分析
5. 中文論文撰寫
6. 文獻評析
7. 英文論文撰寫
8. 中高級資料分析
整合能力:
1. 發現問題
2. 批判能力
3. 想像力
4. 獨立研究(確定/推動中長期研究方向)
5. 合作能力
6. 建構團隊

to be continued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YouTube to broadcasting yourself

Google 的 OS 廣告,可在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 觀看。
未來我的研究理念,也應拍個影片,以取代/補充目前的靜態說明。
可找 Akai 協助。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復健部 registry 的資料分析

已完成超過100為個案之 [住院期間] 追蹤,
可分析 EQ-5D utility score 之心理計量與實用性
也需開始分析 「影像資料」 對於 動作恢復的預測力,同時測試影像資料的完整度。
還有 PHQ, S-STREAM 之分析。

tDCS 研究構想 (II)

預計本週由郭醫師寫出詳細研究流程與負責人,我於下週前給予意見。
先由住院 subacute 病人開始,也比較容易做 MRI scan (這部分當然由 Karine 負責)。
故病人需簽2份同意書 (郭醫師的tDCS及我的 MRI 同意書)。
等這部分研究進入軌道(持行問題皆排除後),再啟動 chronic patients 之研究,我想是明年了。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完成醫學院/醫院轉譯醫學計畫之構想書

每年最高500萬,目標是投稿 high-impact factor 期刊。

主題是: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towards the best strategy for upper-limb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也就是 tDCS & rTMS 之療效驗證。

月底就知道 構想書 是否被接受了!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外行人的想法

學會來信:
衛生署來函有關長期照護保險納保事宜
目前「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係以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L)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IADL)為評估工具,使得精神病人幾乎無法納為該計畫之被服務對象。
為研議精神病人納入長照保險之可行性,請提供適合精神病患之評估工具供參。
----------
我答覆: 我建議褚理事長發展的 [精神病人日常生活功能評量表第三版],具備信效度。

---------
有人建議: ICF checklist

---------
我回覆: ICF已快10年了,目前是很熱門。
不過就如 ICIDH (ICF的前身) 的壽命不到20年,依據此壽命 加上ICF本身的缺失,個人大膽預測: ICF的壽命不到10年了。
也就是等台灣普遍採用後,新的架構又出來了。
就學會的高度與長遠性而言,我們有無更高瞻遠矚的想法??

----------

結果引來幾位重量級人物,問我的想法為何?
----------
我回覆:小弟不才,野人獻曝,看看能否拋磚引玉。

以 Psych OT為例,學會可做下列事:

1. 學會可彙整相關學者專家提出OT對精神疾病個案重大議題的看法(包含治療的重點,社區安置等醫學及社會之重大議題等)
2. 學會可協助/支持OT對於相關議題的實證研究,以修飾上述看法以及輔以實證數據
3. 學會可召集相關學者專家掌握國內 Psych OT 發展的瓶頸,並針對關鍵問題,擬出短中長期策略,並定期追蹤進展

Psych OT 之資深人才眾多,且社福資源龐大。若能積極/有效整合,長期/聚焦投入,必有大成!

另外,就學會的屬性而言,應著眼於長期發展策略的擬定與推動。 短期的政策配合,毋須多費心思。

--------
後續發展,下回分享。

NSC 整合型計畫被 turned down

繼續努力!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Sally & Tammy's questionnaire

* Previous summary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KQ:
1. The questions of the SKQ were somewhat easy for the patients.
2. Both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the SKQ were moderate.
3. The validity of the SKQ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4. The responsiveness of the SKQ was low to moderate.
5. The additional 5 items appeared very difficult or very easy. The effect of the 5 items was limited in improving reliability and responsiveness of the SKQ.

* Results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ppear negative:

Summary:
1. They may keep using the original SKQ-25 for consistency because the marginal effects of adding 5 items or deleting 5 easy items of the SKQ-30 were limited.
2. There is a room for improving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SKQ-25.

Tammy may write a short report on these findings in the future (at least 6 month later).

tDCS 研究構想


1.    傳統上肢治療結合 tDCS 對於亞急性住院中風病人之成效
2.    傳統上肢治療結合 tDCS 對於慢性中風病人之成效
2研究同時進行
需 Karine 幫忙,也請臨床 staff 加入。
助理部分,可能請宛蓉/逸欣協助。
因需進行1年長期追蹤-故初步成果,預計2-3年之後。
相關探索議題極豐富,如 tDCS 之 protocol/intensity/timing, 如何與OT訓練結合之效果最好。

Call for Nominations for Appointment of New Adjunct and Honorary Professors

這是 UQ OT 系主任 向他們老師徵求推薦人選,一任3年,至多2任6年。
目前2位為: University of Toronto 的 Prof. Michael Iwana  以及 Washio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的 Carolyn Baum

我想這樣的制度-是讓UQ可以進入世界50大大學的原因之一-也可讓學生增廣見聞,具備世界觀。

值得效法!!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癌症病人PRO的CAT發展

慶麟申請2010年NHRI計畫主題,原欲找孫秀卿老師合作,但她忙不過來。
再找賴裕和教授看看。
不然就找楊院長介紹??

Note: 協助慶麟往臨床CAT發展,以爭取資源壯大團隊!!

tDCS 結合上肢訓練之成效探討

1. 研究主題確認及優先順序(初步)排序。

初步結論: a. 治療標的先以 fine motor 為主,後續考慮 attention/short-term memory. 主要考量的原因包含,立即可行,具備重要性,且樣本多。

b. 預計 subacute 及 chronic patients 同時進行試驗。 郭醫師與我同時進行研究設計,待陳醫師同意後,下週進行細部討論。

c. OT 配合的 fine motor training protocol 包含傳統訓練, task-oriented approach 及 Bi-Manu track (詳 http://www.reha-stim.de/en/proarm.htm 網頁亦有參考文獻,OT ADL 有一台)

2. tDCS 與 rTMS 於治療上的成效有何不同?如果類似且考慮集中資源,是否採用一項即可?

結論: 有些不同 TMS 可刺激較深部。但 tDCS 設備已有,且便宜可攜帶,故先採用之。


3. 硬體資源部分,與陳文翔醫師討論如何爭取。包含申請醫學院貴重儀器或向研發室(校/院)爭取。

結論: 與陳醫師/王主任討論如何爭取 rTMS 之預算。
可撰寫NSC/NHRI計畫。


4. 考慮邀請陳思甫醫師進行動物實驗以及pharmacological modulation 研究。

結論: 謝老師先跟陳思甫醫師交換意見後,確認後,再請陳思甫醫師跟郭醫師連絡。

下次討論時間,下週一 - 三,屆時再以 Skype 約定。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45歲

第1個想到的是,快50了,太可怕了。
如果65歲退休,還可以奮鬥20年,但是知道自己的潛力有限了。
如果未來幾年,沒有好的學生或合作同伴,我的墓誌銘早已定稿。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A meeting with Louise for her plan

She is interested in revising the CHEDOKE (measuring bilateral hand function). The CHEDOKE's developer Sussan will come to Brisbane in the end of October.
I recommend her to ask for Susan's data sets for her revisions.

She's also interested in my datat sets about UE logitudinal follow-up data. I'll send her papers for what I have done on the data set.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The impact of my current and future study

To address Jake's question about whether my studies are big, I may address such an issue on several perspectives 1. the impact of my studies, 2. whether the results can be accumulated.
To be continued...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The meeting with Tammy & Sally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troke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was modest in terms of reliability and responsivess. They seem to revise the questionnaire in the future.
The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is largely unknown. Thus, I'll perform CFA and IRT to determine it's construct validity.
The current examination of the self-efficacy VAS is limited becuase of weak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addition, test-retest reliability is needed. So we'll leave it here until they have criteria to compare and/or test-retest data.
In addition, I might have to tell them that I'm developing an item bank for stroke knowledge in the near future.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A meeting with Tammy & Sally

They developed 2 questionnaires (stroke knowledge & self-efficacy). My preliminary data analyses found that both questionnaires have some limitations (e.g. small to moderate responsiveness, weak theoretical basis). However, they don't make decision to revise both questionnaires. It's hard for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clinical trials.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發表100 篇論文: a milestone

1990就讀碩士班-進入學術殿堂-迄今,發表超過100篇論文!!

待統計:論文類型(主題:心理計量,研究對象,實證論文VS回顧論文),SCI/SSCI篇數,擔任主要作者之篇數,被引用次數(超過10次或30次)與篇數合作對象/人數;研究主題的更迭。

待思考:100篇的意義為何?後續的願景何在?有甚麼可以給小朋友的?

論文的背後:我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待在良好工作環境,有很好的合作夥伴,自己投入很多的時間,從事很有意義的工作,一直有良性的回饋(如升等,論文被國際期刊接受刊登,通過研究計畫等)



To be continued.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我們都是88水災的受難者

1. 前幾週國衛院 e-mail 通知: 第4季研究經費保留15%(也就是打85折)。有些經費就吹了。
2. 今天學校e-mail 通知: 教育部對所有5年5百億補助保留25%(也就是打75折)。有些經費就也吹了。

我想這都是88水災,透支政府財政的結果。 只是很難想像年初還在發消費券,也在獎勵就業(我也因此多聘了助理)。一個水災,大大小小的研究計畫經費皆受到波及。真是在同一條船上阿!只是經費不足如何留住人才!?沒人才就沒研發,研發不強,如何提升競爭力阿!

MDC & Bland-Altman plot

  • Issue 1: 一評估工具之MDC 是否為定值?也就是分數高低不同,MDC都一樣?
  • Issue 2: 評估所得分數越高,再測結果之分數差距是否越大,也就是 Bland-Altman plot 之 heteroscedasticity (ie, non-uniformity 差距非定值,通常是分數越大,差距越大) 現象?
issue 1 我們以前的論文皆假設其一致,故一個MDC數值可運用於所以不同分數(能力)的個案。
issue 2 Bland  & Altman 建議用觀察的,看看分數越大,分數差異是否隨之越大? 但觀察法過於主觀。 有時我們會用 differences & mean 二者之 Pearson 相關判斷二者有無顯著關連,但其意義似不明顯。

最近投稿PT雜誌,審稿者建議使用 Pearson r 分析 absolute differences (differences 的絕對值) & mean 之關連程度,若 r > 0.3 則有heteroscedasticity [參考文獻待補]。此建議也同時解決 MDC 是否為單一值的問題。因為如果沒有 heteroscedasticity 即可認定 MDC 不隨分數高低而有差異。若有 heteroscedasticity,則MDC不應視為僅有單一值。而應採用 MDC% 的運用概念,也就是(前測分數*MDC%),前測分數越低則該個案之MDC越低!! 反之越高。
Note:
1. 但此法的MDC%計算,分母必須採用 所有測試(或前測) 之 mean值,非評估工具可能分數之最大值。
2. 10月2日跟  Karine 討論,以上似難應用於具有學習效應的情境。上述的前提應是 前後側的 mean difference 接近 0。否則 absolute differences 的意義就有限了。 似可校正學習效應之數值,但須證實學習效應是定值(不同能力的個案,學習效應一致)。這就變得很複雜了,有無必要繼續深究??

NSC 整合計畫及後續

  • 上週王主任認為應該由我改寫/彙整所有9個子計畫摘要,我也同意。否則一一連絡所有主持人,曠時費日,成效不佳。 所以我就責任重大了。
  • 後來加入陳文翔醫師的博士後研究員,加入「直流電大腦皮質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抑制健側大腦皮質之興奮,是否提升動作復健之效果。也加入經顱磁刺激術(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以探討 neuroplasticity 讓此研究更全面及深入!
  • 請侯醫師及佳苓給修改意見。
  • 預計週一(28th)早上定稿!
  • 未來宜考量,如何將佳苓的 fMRI/MRI/DSI 一併整合起來! 另外也可設計RCT,測試外加 tDCS 之肢體復健成效。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listen to a speech offered by Prof. Leeanne Carey

She is a well-known researcher. She is the first and only Australian OT to be the member of the American OT Foundation Academy of Research.
Her topic is about "Neuroscience makes Sense for OT."
She is using imaging techniques to verify the effect of sensory stimulation prgrams for stroke patients.

She talked a lot of OT related models (eg, daily performance/participation; client-centered) linking to the sensory components.

She is good at MRI and sensory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I told her about Karine's research and ask for her help. She was interested and agreed immediately.

Thus Karine should contact her for sensory assessment and the related techniques. Karine might visit her on the conference or her lab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 effect of sensory programs on daily function seems unclear OR I missed.

She spent a lot of time on OT related models. I'm wondering should this part be omitted? If so, she can spent much more time on her sensory programs, MRI, outcome measur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challanges. But she might have to talk about that. Or most OT might feel she's not doing OT-related studies (ie, too component oriented). If she would give a talk for non-OT audience, the related models would not be necessary at all. These theories are not very relevant and can be simplied. Her sensory programs are making sense per sec. Non-OT can understand without any difficulties.

profession vs science
patient-centered and occupation-based
Both have to be covered?

Her homepages:
http://www.latrobe.edu.au/occtherapy/Staff/Carey_L.html
http://www.nsri.org.au/neurorehabilitation.htm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研究生(佳苓與姿誼)觀摩 助理之 臨床評估/資料收集

資料收集是研究的根基,各位皆負責研究中最關鍵的資料收集任務,也是我研究的成敗關鍵。

各位已累積充分的評估個案經驗,應有諸多歷練,可與他人分享。

所以我安排研究生(佳苓與姿誼)觀摩 助理之 臨床評估/資料收集!!

未來半年內,佳苓與姿誼將跟 助理 安排2次觀摩時間(其中佳苓只出席1次)。

請助理協助簡介,準備書面資料,與心得分享。

主要任務說明如下:
1. 說明主要資料收集內容與流程
2. 給予所有問卷/評估工具各一份
3. 說明所有評估工具之使用重點
4. 示範所有評估工具之使用
5. 說明平常工作之心得
6. 說明平常遭遇之困難

分享/交流/一起成長!

研究生的任務包含[深入了解/鼓勵人/心得報告]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整合 [群雄] 的能力

最近與復健部醫師及PT等,合作撰寫國科會整合型計畫,由我負責整合任務。
主要的困難在於 如何將有些差異的研究計畫,彙整成一個有系統的大計畫。
牽涉計畫的廣度/價值 與 主持人之間的協調,很難阿!
未能突破,就原地踏步,也就是我的學術生涯瓶頸了。

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訪視 Mong-Lin 的學校系統工作

週一到 IPSWICH 2 間小學,各1位個案。

Mong-Lin 的 base 在 West Ipswich Special School,校長與OT已合作數10年。

Mong-Lin 有 supervisor 指導,通常以電話聯絡,也可請她現場指導。目前大多單獨作業,進行個別諮詢與治療,有時候也有團體。每天約2位個案。治療後皆須寫報告。

薪水還不錯!

她每年有2860澳元(約台幣8萬元),可採購 modality 或參加 workshop。

Brassall State School 較大學校,個案也較多。看一位 writing difficulty 的 grade 3 boy

另一間學校 Rosewood State School 換了公務車,開了將近40公里(半小時)的路,看一位 vision impaired girl

Mong-Lin 功力佳(英文也很好),小孩都蠻配合與喜歡她的。

我抽空看了他們使用的評估工具,主要以美國發展的居多(蠻幸福的),也有澳洲自行發展的。國際上著名的評估工具,皆很齊全。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the meeting with Louise & Tammy

1. The ADL project was set! Think about doing the same for HRQOL during the same time.
2. Not possible to have an RA here. So ask my RA in Taiwan to help me (Jenny or Ivy). To be determined in next week.
3. next meeting: 12:00 on Friday, 11th Sep.

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攻讀博士的疑惑與澄清

OT學生或研究生對於「學術研究」之於他/她個人或OT專業之重要性,常瞭解有限。或是面對選擇「研究所」或投入「臨床」之抉擇,也常感困惑。常造成老師需要苦口婆心的說明,頗花時間。故寫下OT學生或研究生對於學術研究之重大及選擇工作或念書疑惑之Q&A,以協助學生找到最愛!
Qs:
1. 臨床經驗對於學術研究很重要嗎?
A. 具備1-2年的臨床經驗,對於從事學術研究之深度和廣度,的確有所助益。至少未來收案,若有昔日同事的協助,可比較順利一點。然而,臨床經驗容易補強,但研究經驗卻難補強。尤其若投入過多過長的時間在臨床工作,多少會壓縮到投入研究的時間,也會進而影響終身學術生涯的成就與境界。
雖然有些人擔心臨床經驗不足,不易發現研究問題。事實上,重要的研究議題來源廣泛,從事臨床只是其一的途徑,例如用心閱讀當代的論文、參與學術研討會等,皆能獲取重要的研究問題。而且找時間跟臨床人員好好聊聊,或進行深入訪談,即能輕易取得臨床相關的研究問題。若具備3~5年扎實研究經驗者,大至皆可找到許多臨床研究題材,而且主題深入。

For example, 好好看以下2篇論文,就有很多/很重要的研究題材,可做一輩子!
1. Gutman SA. Research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ion. Am J Occup Ther. 2008;62:499-501.
2. Mackenzie L, et al. International occupational therapy research priorities. OTJR (Thorofare N J). 2017:1539449216687528.

2. 教職缺有限,等我念完 PhD,已找不到好工作(待遇、福利、環境、發展潛力)了?
A. 基本上,取得PhD學位後可應徵教職,也可擔任純粹之研究工作,如博士後研究員。因為國內教職缺可能有限,但研究員的職缺國內就很多。且研究員也能在適當時機轉往大學擔任教職。[Note: 國內OT相關的研究員職缺,以博士後研究員(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居多,許多老師徒有研究經費,卻聘不到博士後研究員。]
*國內諸多大學之OT教師,約於2022~2025年將開啟一波接一波的退休潮,將有許多教師缺額。屆時您準備好了嗎?
倘若您本身的英文能力不錯,也可往國外發展。近年來,已有不少國內培養之博士,前往海外就職的例子。先進國家之教學與研究的工作機會很多,待遇、福利、環境、發展潛力,一般而言,比國內好很多。

3. 念完碩士,獨立研究能力夠嗎?
A. 不夠。因為一般碩士僅有2年訓練,研究資歷不足。除非本身繼續努力,加上工作或研究環境允許(如有經費與時間),同時也有資深研究員指導,否則難以養成獨立研究的能力。放眼目前台灣的臨床工作環境,並不具備上述條件。故僅念完碩士,後續似無養成獨立研究的機會。

4. 為何需要念到博士?
A. 修完博士學位,始能完成基本之研究訓練,畢業後較有可能進行獨立研究。博士訓練後所具備的能力(如解決臨床難題,創造知識),一般而言,比碩士提升許多。因此就生涯規畫而言,博士之發展潛力相當高,如爭取國內外之教學/研究工作機會、成為國際知名學者,並可獲得相當不錯的待遇。

5. 我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獲得博士學位?甚至擔任教授嗎?
A. 如果你有良好學習態度、英文能力和個人毅力,再加上一點機運(如研究進展順利、碰到良好的指導教授)。加上全力投入,應能於3-5年完成博士學位。

升等到教授,除了上述條件,還須具備爭取「持續且充分的研究資源」與建構「研究團隊」的能力。若能持續努力,博士畢業後約10-15年左右,應能升等為教授。此時您在國內應已具備一定的學術名聲,甚至在國際相關學界也有知名度。

6. 一定要很有興趣念書,才念研究所?
A. 不一定,如果你很想解決臨床問題,或想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想獲致良好的工作機會,皆可成為念研究所的動機。當然進入研究所之後,您就要念很多書了。
事實上,念研究所也能養成讀書興趣。如果書本/論文中之知識,您能融會貫通,獲取實用知識。或因閱讀論文而養成批判能力,如看到臨床問題的癥結。您就會很有興趣念書了。不過若想具備如此的功力,研究所的訓練是必要的。

7. 研究難? 還是臨床難?知難而退?
A. 基本上二者都很難,差別在於臨床人員之時間有限,資源有限。但研究人員較有充裕的時間,且具備科學知識與科學方法,只要持續努力(未知難而退)加上團隊合作及一點機運,較有機會解決臨床或學術上的難題。

8. 念完PhD,年紀大/學歷高,不利婚姻?
A. 念完PhD,年紀較大/學歷高,判斷力與擇偶標準隨之提升,就此而言,更能選擇佳偶。而且因為工作好,具備維持家計的根本能力,所以應有利於婚姻與家庭。

9. 到國外念PhD,會很花錢嗎? 如何爭取獎學金?
A. 是的,至少需要2-3百萬的學費及生活費。但可及早準備爭取獎學金,主要方法如下:1. 努力爭取優秀的大學及碩士成績;2. 及早參與研究計畫,並發表研究成果(如研討會論文發表或期刊論文);3. 提升英文成績。學校或指導老師通常將獎學金給最有學術潛力的學生,以上3項是主要的判斷標準。 其他詳啟文的經驗分享。

10. 完成碩博士學位約需幾年?
A. 全力投入約 4-6 年可完成。兼職的話,就很難估計了。通常拖越久,越難。

11. AI 的時代,念博班之意義/價值為何! [2024新增]
A. AI之應用與創新更需要博班人才!因為受過研究訓練者,較能應用與創新,以提升 AI 之應用價值。另一關鍵是念博班後,較能學有專精,至少在特定專精領域,不被AI超越!!

以下是博班學生所補充之問題及我的回覆:

1. 博士和碩士的差別在哪?只差學歷嗎?能在博士學到什麼?
A: 主要的差別在於對研究所投入的心力與時間,也就是獨立從事研究的用心與時間。因為在博士班訓練時,對於研究議題探索之深度及廣度,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皆有更深入的探究。另外,基本上碩士與博士對研究的投入時間差很多,相對的,二者之研究功力就有差距。因此目前一般大學師資的門檻皆定位在博士畢業。

2. 花了大把時間唸完博士,薪水沒有比較多?
A. 一般而言,薪水比較高,未來發展潛力/成就感更高。

3. 教職工作需兼顧研究與教學壓力大,不易生存?
A. 這是競爭力與成就感的問題,只要您及早培養核心能力(即研究能力),將來自然漸入佳境,倒吃甘蔗。否則剛好相反,惡性循環。

4. 研究真的幫得到臨床個案嗎?還不如在臨床治療個案來的實際?
A. 臨床確可立即服務病人,但碰到難題還是要等研究人員(或最新的研究成果/實證),才能解決。如豬流感或疫苗開發,只有期待研究人員解決! 研究功力也可視為【解決問題】與【學以致用】的能力,功力高加上團隊合作,就能夠幫助個案,且影響深遠(較高的境界如國際上皆採用你建議的方法或評估工具)!

5. 出國唸和國內唸博士有何差別?競爭力有差嗎?
A. 主要看環境與指導教授,如果可以判斷二者的優劣,即能了解差異。只是一般學生,難有這種批判力。競爭力的差異主要在於研究功力(成果)的不同,目前國內博士班的(成果)要求,不比國外低,因此短期競爭力不錯。然而長期競爭力就不一定了!

6. 基本的臨床經驗與技術對新任教師在教學上很重要?例如,能適時引用具體實例加以講解?
A. 具備多年的臨床經驗,對於教學的確有所助益,尤其是大學部的臨床課程。然而一般大學皆有附設醫院,教師至臨床兼任的管道暢通,因此臨床經驗容易補強。但研究經驗卻難補強,尤其教師若未能長期投入於特定研究議題,通常對於該議題之掌握不易兼具廣度與深度,因此授課不易深入淺出,亦常跟不上最新之進展。尤其近年來研究進展之步調比以前加快許多,實證知識不斷更新,畢業一段時間後的治療師常覺得 out of date.

7. 臨床經驗有助於碩博班學生事先預期個案的表現及反應,評估研究議題的可行性,及預先思考可能遭遇問題之解決方案?
A. 剛開始的確有些幫助,但是碩博班學生之研究設計與遭遇之問題,通常跟臨床經驗有一段差距。因此臨床經驗之助益,其實有限。另外碩博班學生可以藉由「嘗試錯誤」或「請教他人」的方式,即可彌補臨床經驗之不足。而且投入一段時間之後,碩博班學生對於特定的臨床問題,因為密集投入,反而具備充分的臨床經驗。

感謝啟文/佳苓/中珮/成大老師之寶貴意見!!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The meeting with Sylvia

She is the head of OT school. She knows Jake for 30 years!

They can help me arrange some visitings on hospitals (or rehab department).

She invites me to join the school's activites. She also gave me some information that I can take advantages soon.

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Takes time to understand UQ's 教師升等及評鑑

UQ 學校網頁有: Career Progression and Appraisal 我將花時間研究一下。

另外他們研究助理人員的分級(1-9)是依據能力/從事工作內容而定,因此有些研究助理人員的薪水相當高(年薪可達 8.8 萬澳幣)。
各分級之工作/資格文件詳: http://www.uq.edu.au/hupp/attachments/personnel/5.40.3App2EvaluationClassificationPosition.pdf

薪水(年薪及時薪)詳: http://www.uq.edu.au/current-staff/index.html?page=91226&pid=0

To be continued.

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Australian Health Fusion Team Challenge

It's a health care team competetion initiated by the UQ. It's the 3rd year and becomes a national competition. It will be an international one in next year!

It's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the UQ becomes internationanized and well-known.

More details at: http://www.healthcareteamchallenge.com/

In addition, there're so many YouTube's videos. It'll become a powerful media!

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talking with a new prospective MS student in Taiwan

To introduce academic career and carrer planning (It's hard and time-consuming but worthwhile).
To invite her to do FIFE-related research.
I asked her to make decision by the end of next week or she would raise some issues to clarify.

Actually I had talked with her for several times via Skype, although I haven't met her face-by -face.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the students need encouragement!

Some students were inspired and encouraged to carry out some projects or proposals.
Continuous inspirations and encouragments are needed to help them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doing research-related tasks.
Keep doing the right things!!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The meeting with Jake

Main point: 1. To do some big studies (high impact). A big study could be a long-term logitudinal follow-up syudy. As long and large as possible!
Thus, I have to consider whether my current studies are big enough. Or I have to change my track of study (to be a large study). If OK, I have to strengthen my research teams, particulary inviting some more PIs to join my group!
The other thing that I can do is to help/inspire young investigators establish their research career.

2. The difference is limited between the effort for a small project and a big project. But the results have big difference. So why not try to do a big project!

Jake's project (a life-time project): MUSP "AN ONGOING STUDY OF THE HEALTH OF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THAT COMMENCED DURING PREGNANCY" http://www.socialscience.uq.edu.au/index.html?page=15531&pid=15531

They have written "Guidelines for collaboration" at http://www.ansoc.uq.edu.au/research/musp/MUSP_guidelines_for_collaboration_MOU.pdf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the meeting with Dr. Louise Gustafsson

She is one of my two main collaborators (the other one is Dr. Tammy Hoffman).
Two gioals:
1. To specify research ideas for my project.
2. To generate some reasearch ideas for future collobarations.
I just viewed her web site and her publications. Some ideas have came out:
a. Using my 3-year follow-up data to determine who would most likely to develop shoulder pai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b. Exploring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O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ients

After meeting:
A. She is working on several projects (driving assessment, executive function assessment, patient education). They have met similar measurement issues because the majority of measures are coming from overseas. Some cultur-specific aspects cannot be addressed by overseas' measures.

B. I mentioned that I could share with her my shoulder pain follow-up data, if she would like to examine them.

C. See her again 3 weeks later. Using e-mail during these periods.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cognition tests 之 test-retest study

4 種 tests 請Linchao/湘萍協助設計
擬於台大/馬偕/榮總收案
請紀邦協助硬體架設
每週追蹤,直到順利進行。
至少每測驗皆收到30位個案
multi-site talk with Linchao/湘萍/Chia-wei. The effect is good.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The meeting with Prof. Jenny Strong

May arrange a talk for their faculty and graduate students in September.

I would hire an RA. She suggested that Louise is familiar with their students. So I will wait for Louise's return in next week.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The meeting with Tammy

1. ADL/QOL measures investigation in the OT-Seeker.
2. Self-efficacy scales (need my suggestion)
3. My specific RQ is to be determined in 2-4 weeks

2009年6月28日 星期日

A trip to UQ: my 1st sabbatical leave

June 28, 2009
It's the opening day of my blog!!
1. To write down what I find and think: in academia and life
2. To share experiences/thoughts with my students/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