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two researchers' stories

物理孤鳥辛酸路  郭中一教授 (可點左方主題,以詳全文)

「Gerald Guralnik與Carl Hagen,剛被物理大神Werner Heisenberg邀請去演講,被Heisenberg修理得體無完膚,評論他們這些人的工作,完全是垃圾,不值一顧。」

「即將舉辦的演講,眾人期望,不過是小人物夢想的一次幻滅,也是普林斯頓護教高僧們再次為物理清理門戶。」

追形式指標 卻不懂實質評鑑 黃光國教授 (可點左方主題,以詳全文)

「經過一段時間的盲目崇拜「SCI和SSCI」之後,國科會已經喪失掉「實質評鑑」的能力。....國科會要研究者「主動」提供其文章發表刊物的「各種指標」,而不是規劃一套制度,來評估學者的「實質貢獻」。這種「指標思維」其實根本不能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說吧,我們有位...「大老」,三十幾年前...作了一項實驗,在《自然》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說明西方拼音文字學習的模式也可以套用在漢字的學習之上。他到處宣稱《自然》的「衝擊指數」有多高多高,後來也順利當選中研院院士。可是,他..指導過的一位學生...做了十個以上的實驗,都無法得到同樣結果,她因此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質疑老師的研究結果到底是「神話」,還是「實話」?但這位「大老」卻不作任何公開回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