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指導學生的功力

這是關鍵能力,影響團隊茁壯甚鉅。
目前主要的瓶頸包含「學生學習成效有限」(這或許是必然,急不來)、「學生壓力大」、「溝通效能不甚良好」,這三者也互相影響,造成某種程度的惡性循環。

我也帶過不少人了,有些是我個人的特質使然,堅持某些機車原則,學生卻難以體會/改善。有些是我「調適無方」未能「因材施教」。

相關人士,請惠賜意見。

8 則留言:

  1. 以個人的角度來看,老師的學生都已經夠努力了,其實可以不用再push她們更努力,只要提點她們要往哪方向努力,學生的壓力應該可以減少許多,也相信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老師和老師的學生們都加油喔^^

    回覆刪除
  2. 我最近也在積極地上課學習如何指導學生,
    昆士蘭大學有提供這樣的一系列課程給有興趣的指導者,
    目前上到前三分之一而已.

    大致上就是討論到指導者要跟學生建立良好溝通(如溝通老師的對學生的期望和學生對老師的期望),
    接下來就是建立互信...即時回應...讓學生容易找得到人...了解學生差異性和適時調整指導風格...給予建設性的意見(以正向口吻)...

    當然還可以提供自己攻讀phd的經驗或快畢業的學生提供經驗,
    這樣容易讓初學的學生了解phd是什麼東西.

    以上就是今天我剛上完課後的知識,現學現賣一下嚕~~

    回覆刪除
  3. 我自己也常想是否不同世代的學生觀念差異之大,是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上世代的學生,對未來很有憧憬,對自己要求甚嚴,人際關係多限於所學專業領域,如說很有團結力或團隊精神,倒也不是,而是非常在意別人的想法與看法 (例如我自己)。

    下世代的學生,對當前很有想法,對自己自負甚高,交朋友方式增多人際溝通無礙,如說很有創造力或頭腦靈活,倒也不是,而是非常害怕失敗自我感覺良好。

    * 現今的電視廣告上,常播放JUST DO IT,要敢展現與眾不同的自己。

    我很感動老師所提 「學生學習成效有限」、「學生壓力大」,這是愛之深責之切,學生明白老師傾心指導與教授的用心;「個人的特質使然,堅持某些機車原則,學生卻難以體會/改善」、「調適無方未能因材施教」,老師有個人特質與雄厚的專業實力,這是學生所真正期待,學生總覺得老師身上有挖不完的寶藏,這也是為何眾多學生們皆希望由老師指導其學術研究。

    經個人淺見了解與省思後,我想老師所提的瓶頸,如能在「溝通方式」多著墨,或許其它部分都可同時迎刃而解。就像上次一樣利用下午茶的機會與同學們聚會聊聊學術以外的事,利用不同主題拉近彼此的溝通模式,就像教會的聚會,彼此分享最快樂的事情。

    回覆刪除
  4. 學生壓力大...我想蠻多時候來自於達不到老師的預期,卻又摸不清著力方向的無助
    如大家說的這與雙方溝通都有關囉,老師的期望與學生的期望如何達到共識?
    老師是望學生青出於藍,所以有高期待 (如果讓老師對自己沒有期待,這是學生自己要檢討XD)
    只不過學生有些基礎(如讀書方法、時間管理等)還待加強,且一般較沒信心(吧?),所以期望通常設的比老師低,在追趕期望落差的過程中,難免就會有些疲累產生。
    其實很多時候老師的用意都是為學生好的,老師也許可以直接說明呢 :) 因為我們有時候想不到那麼遠...

    再者,我是覺得學生自己也有責任了解及培養做研究的態度,過去的學習經驗讓我們習慣依賴學校老師,學習被動了點...這可能也是老師會比較費心的地方吧...

    最後實驗室如何營造良好的討論氣氛...下午茶其實還是個好點子 :P 若可以放鬆一點,一步步慢慢來就好了~

    以上是個人淺見~

    回覆刪除
  5. 我贊同佳苓的建議,適當的指引學生朝哪個方向,可以減少學生的壓力,以此老師和學生良性互動,應可提升。
    另外,每個人(包括老師和學生)都有不同個性,要如何配合或溝通良好,真的需要花點時間,彼此磨合。
    昨天於汪老師的演講中提及"團隊合作",她甚至說到每個人有不同的磁場,要互相了解和包容,真的很難!!

    回覆刪除
  6. 前面幾位都說得很詳盡了,而且針對「溝通」多有著墨。
    在此僅提供一個建議。

    如果設計「溝通情形檢核表」(確認雙方討論的品質)與「會談前檢核表」(讓學生確認自己是否備妥討論所需的資料),
    幫助雙方瞭解自己已做到了什麼、還有哪些可以努力,
    或許可以提升溝通效率。

    回覆刪除
  7. 1. Karine & En-Chi: 我通常會告訴學生那裡有問題,但大多不會提供自己的看法。抓到問題,不就有方向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培養,也可以培養。老師若給你解決方法,短期有效率,長期卻沒效能。如果老師沒幫你抓到問題或給你建議,學生當確認之。
    2. 姿誼& all: 通常討論之前,我會建議學生寫下來擬討論之議題,事後一定要記錄重點於部落格。只是做到的學生很少。

    回覆刪除
  8. 啊... 是我沒寫清楚 XD
    我完全贊同老師的引導式教法喔,不直接給答案,因為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學習與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面提到的比較是指老師採取的作法的"用意",比如學習(工作)內容、方向規劃、進度設定等,只是建議老師可以再多分享一些老師的經驗與想法、會有某些要求的原因等,這樣學生會更明白老師的期望,也相對更能體會。

    當然另一方面,學生也要學習怎麼"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問題要勇敢與積極地澄清。如果都悶著不說,老師當然也不易瞭解學生在想甚麼。

    希望這樣有更澄清一些想法,及有正向回饋到 :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