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3. ADL/IADL 之訓練理論與成效驗證

提升中風病人之ADL功能獨立是OT的主要任務之一,1 然而影響ADL功能獨立之因素相當多元。諸多研究已證實:年齡、姿態控制、動作能力、認知功能、個案/家屬動機(或文化因素)、家庭支持程度等皆可能影響ADL功能。2, 3  ICF 架構也提及影響活動(activities)與參與(participation)的因素相當多元(除了上述因素,還包含環境因素)。因此單一治療重點(如僅強調練習或動作能力訓練)將難以適用於所有個案,更不易持續提升ADL訓練效能。而且國內情況特殊,除了文化因素對於國人ADL獨立之價值觀以及看護工皆會影響ADL訓練成效。我們亦需以「個案為中心」為臨床推理與ADL訓練之思考主軸,全面掌握個案之需求。亦需提供個案與家屬充分的病情預後與復健資訊,以執行知情同意與個案自主(這也是訓練個案功能獨立的成效指標)。以「個案為中心」的考量始能提升個案之順從度與ADL訓練成效。因此國內OT需以個案為中心發展多元ADL/IADL 之訓練模式,再加上持續的實證療效研究,以修改ADL訓練模式並確定最適用之對象與時機。

進階的研究議題包含:驗證OT提升ADL/IADL之後,能否接續提升個案以及家屬之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或更全面之生活品質。目前國內學者林克忠及吳菁宜等投入上肢動作復健,初步結果呈現上肢動作之恢復能提升ADL/IADL ,亦能提升部分層面之健康相關生活品質。4, 5 上述成果雖未能涵蓋各類型或不同嚴重程度之中風病人,亦欠缺半年以上之長期成效驗證,相關成果誠屬可喜。後續巨觀、包含全面介入ADL/IADL影響因素,以期提升個案以及家屬之生活品質之治療理論與機制仍待建立與驗證。

References:
1. Legg L, Drummond A, Leonardi-Bee J, Gladman JR, Corr S, Donkervoort M, Edmans J, Gilbertson L, Jongbloed L, Logan P, Sackley C, Walker M, Langhorne P. 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roblems in person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fter stroke: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trials. BMJ. 2007;335:922
2. Veerbeek JM, Kwakkel G, van Wegen EE, Ket JC, Heymans MW. Early prediction of outcome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fter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Stroke. 2011;42:1482-1488
3. Meijer R, Ihnenfeldt DS, de Groot IJ, van Limbeek J, Vermeulen M, de Haan RJ. Prognostic factors for ambula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the subacute phase after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lin Rehabil. 2003;17:119-129
4. Hsieh YW, Wu CY, Liao WW, Lin KC, Wu KY, Lee CY. Effects of treatment intensity in upper limb robot-assisted therapy for chronic stroke: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 2011;25:503-511
5. Wu CY, Chen CL, Tsai WC, Lin KC, Chou SH.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for elderly stroke survivors: Changes in motor impairment, daily functioning, and quality of life.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7;88:273-278



5 則留言:

  1. 請問多元ADL/IADL訓練模式,是指在多種情境下訓練多種ADL/IADL嗎?
    另外,雖然有看護協助,
    還是有不少個案希望自己可以獨立做點事,而非沒有隱私、自主權地依靠別人。
    因此,如果在治療之前,先詢問個案與家屬他們最想加強的ADL項目,
    再將治療重心放在那部分(無論是恢復或代償),
    對於提升療效與生活參與,應該都很有幫助。

    回覆刪除
  2. 根據姿誼所提出之看法,關於"治療前,先詢問個案與家屬最想加強之ADL項目",我在之前所閱讀過的"Cognitive Orientation to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CO-OP)"認知療法用於增進中風患者日常生活參與的文獻中,也看到了這樣的概念。。。
    參考文獻:
    Henshaw, E., Polatajko, H., McEwen, S., Ryan, J. D., & Baum, C. M. (2011). Cognitive approach to improving participation after stroke: Two case studies.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65, 55–63.

    回覆刪除
  3. 1. 「多元ADL/IADL訓練模式」指 考量與全面介入ADL/IADL之影響因素。

    2. 「先詢問個案與家屬他們最想加強的ADL項目」 is a quick method but may not hit the point. 這部分可包含於我所提的「個案/家屬動機(或文化因素)、家庭支持程度等」。 這部分也是「個案為中心」、「知情同意」、「個案自主」等醫療原則之應用。

    回覆刪除
  4. 感謝老師的解釋。

    請問老師第二點的意思是:「應該要全面評估,並詢問個案/家屬覺得最需要加強的部分,
    再跟個案與家屬討論現階段最需要加強的重點,以及未來可達成的目標」嗎?

    回覆刪除
  5. 性別,也可能是影響ADL/IADL訓練動機與內容的因子,當然最終也是回歸到個案為中心的原則。
    以個案為中心的ADL/IADL訓練,應較能引發個案參與的動機,不過怎麼在標準化與個別化間拿捏治療內容的設計,以一方面有利於驗證,一方面不失個案為中心的原則,這可能要想一下。
    最後,個人純粹好奇,在大於65歲的台灣中風族群中,有多少比例的人期望自主獨立,或是認為自主獨立重要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