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學術之路:倒吃甘蔗

學術功力的層次,如果分成3級:基礎(國內級)、進階(國際級)、高階(世界級)。
每級約需8-10年的學術功力養成,依據投入*、環境、天份及一點運氣決定能否進階!

第1級是入門/摸索階段,較為辛苦,常抓不著重點,事倍功半(或三分耕耘一分收穫)。我想60-80%的碩博班學生,即使畢業了,在此就困住了,無法晉級**。基本研究相關能力(批判文獻、尋找研究問題、撰寫論文)於此養成。毅力是此階段的關鍵。

第2級是成長期,關鍵在於研究團隊的建立與持續的投入。我想約5-15%的碩博班畢業生,可達此級。這時工作較為紮實,付出與回收大致成比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第3級是夢幻期,功力高超,天馬行空,成功率雖低,但成就非凡。我想不到1%的碩博班畢業生,可達此級。關鍵在於團隊中的人才多寡與向心力。[此級是個人憑空想像,看看就好。]

* 個人認為每週至少3天,每天至少8小時。碩博班時期,容易超過這些時間,但效率低。博班畢業後,除非擔任 post-doc, 否則投入時間急速降低。但事實上,博士後3-5年,才是學術生涯的關鍵時期。國內大學給予新聘教師過多的教學與行政負擔,快速了結這些新人的學術生命。
**基礎級門檻:平均每年需以主要作者,發表一篇論文(國內外皆可)。超過3年皆無主要論文,那十之八九,就 game over 了。國際級:平均每年需以主要作者,發表至少一篇國際著名期刊論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