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很明確,一定是評估先於治療,否則難以對症下藥。
臨床專家不可能治療技術很好,但評估能力(評估工具)不怎麼樣。
也就是一個醫療人員欠缺良好的診斷/掌握個案問題的能力(擁有良好全面的評估工具與能力),治療技術有可能好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研究的順序亦然嗎?
研究人員,尤其OT的研究人員如此稀少,該先投入療效驗證?還是先發展評估工具??
這是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問題嗎??
1.療效的特定性:絕大多數治療模式無法對於所有病人皆有同樣效果,也就是特定治療模式只適用於特定病人。就跟數學原理能否成立,皆只適用於特定假設之下。也就是最佳治療模式只適用於特定個案。欠缺全面精確的評估,難以確認特定治療模式對於那些個案最有效(或無效)。
2.大雜燴治療的效果有限:因為缺乏「特定性」,除了少數個案剛好成效佳,但其餘不佳,綜合(平均)成效當然不佳。
3.實踐實證醫學的第一步為掌握病人的問題,也就是先做好全面精準的評估,始能應用實證之治療指引。否則如何媒合最佳的治療模式!?
4.個別化治療:沒有二個病人是一樣的(geno- and pheno- types 皆不同),若欲發展最佳治療模式必先確認(評估)個案之差異。這也是療效驗證的演進過程,從粗到細。療效的最佳化,也就是找到最佳的治療模式適用於特定的病人。
5.即使目前欠缺有效的治療模式,評估也不枉然。即使費時費力地全面/深入掌握病人的個別特性,就跟癌症末期一般,醫療人員又能如何?事實上若能確定(如:中風肢體動作復原希望渺茫,或SCI之癱瘓肢體難以復原),可免醫病雙方欠缺 insight 白努力又浪費醫療資源。對於(中風/SCI)病人與家屬或更可能轉向至「ADL訓練」。也讓研究人員確認特定病情之恢復瓶頸與挑戰。
6.掌握預後建立個案之病識感:醫護人員的角色並非只讓病情痊癒,尤其OT面對的個案通常藥石罔效。若能全面/精準評估,即使難以治癒疾患,但可準確掌握預後,以利病人/家屬建立insight, 及早調適。
7. 外國評估工具適用性有限,但外國治療模式卻可引進。評估工具之發展(尤其是第3代)如同開發/驗證治療模式一般費時費力。我們的研究資源有限,宜集中資源發展第3代評估工具,做好充分掌握個案特性的準備。之後再引進國外初步驗證有效之治療模式,即能跟上腳步。這如同臺灣學界之藥物研究規模有限(已比OT大上百倍),難以開發出臨床藥物,卻可引進國外已證實療效之藥物,再經臨床試驗即可一般。反之,因為評估工具之欠缺,難以區辨病人之差異,療效驗證必然很快遇到瓶頸。此時,還是須要「等待」精準/全面評估工具的誕(蛋)生。
所以這非雞或蛋的問題。
第2代評估工具難以在臺灣生存,無法貢獻於臺灣的臨床。臺灣OT的研究資源相當有限,必須集中人力與資源發展第3代評估工具,始能奠定「實證醫學」與「個別化醫療」之基礎。力量分散或未能針對關鍵瓶頸、長期努力,必然徒勞無功。
「評估優先於治療,否則難以對症下藥。」真的是一針見血。讓我想起兩個星期前與饒醫師的討論,饒醫師分享自己想要發展pain語彙的動機,也就是目前對於病人的掌握都是以「師徒」相傳的方式,造成醫師的評估受到個人學習歷程與經驗值影響。因此,發展一個標準且具代表性的評量,希望對於病人的病情能夠不分醫師的經驗,皆能有較為精確的掌握。同時,我也相信當評估的工具發展至一個成熟的階段時,該領域的知識將能夠迅速地推廣給各層面的專業人員,進而吸引更多人投入這個領域,擴展領域內的專業人員。
回覆刪除同意老師的看法。
回覆刪除要解決問題之前一定要先發現問題、確認問題。
至於要怎麼從確認問題跨到解決問題,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我也同意老師的理念。
回覆刪除但以往大四實習時,治療時間遠多於評估時間,但治療模式及媒介有限。尤其是對於進步較緩慢的個案,不免會希望能否有其他更新更好的治療方法,讓個案進步快一點,自己也更有成就感。因此許多學生(包括當時的我)總認為療效驗證較評估重要,只要大約知道個案的能力,找到just right challenge的活動訓練即可。
最早聽老師提到這個概念是在準備大四seminar的時候,儘管對於臨床與研究的各項事務皆屬懵懂,且當時對於評估工具的意義以及了解十分侷限,但對症下藥的概念卻如當頭棒喝--如不能對證,如何下藥? 雖只是初步,但也能理解老師對於評估工具的執著以及其意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