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 的原始定義是個案層級測量結果的誤差值
最「直接」的估計法是讓個案被評估(或施測)無數次,再計算其標準差(即可得SEM)
且SEM的應用(假設)是 sample independence,所以此標準差數值可應用於所有個案
在臨床上我們無法讓個案施測 n 次以求得可靠/穩定的標準差,因為不可行(沒有病人可忍受 n 次測量)。所以實務上我們都以 testing retesting 於大量個案上,再由 ICC「間接」推估 SEM
然而如果請大學生當受試者,且排除練習效應(如個案施測10次之後再計算分數),且每天「只」施測10~15次,持續7~10天。這或許是個可行的直接估計SEM的方式。
尤其用在電腦化認知測驗,而非問卷等容易受到記憶影響的測驗上。
以上的設計也有助於探索電腦化認知測驗之練習效應。
給學生適當的獎勵,暑假期間應是良時!
Your comments are appreciated!
這樣研究設計的目的是否為「驗證SEM間接估計值與直接估計值之差異」?
回覆刪除SEM會根據受測者特質之不同而改變,但這樣的研究設計無法應用於個案族群,請問這樣的研究結果可如何應用?
您瞭解「且SEM的應用(假設)是 sample independence,所以此標準差數值可應用於所有個案」?
回覆刪除請問老師:假設我們現在有10位受試者,每位受試者每天施測10次,連續7天,故每位受試者最終會有70個分數,之後我們算每位受試者70個分數的標準差以獲得SEM。但是因為我們有10位受試者,所以會有10個SEM的值(可能會差不多),那要怎麼從中選擇SEM去跟以ICC估計的SEM作比較呢?
回覆刪除基本上皆是估計值,有點也有區間。。。。
回覆刪除您有看法嗎?
所以10個SEM值就形成一個區間,然後去看ICC估計的SEM是否在其中嗎?
刪除yes, 這是區間估計的方法之一。
回覆刪除還有其它作法嗎?
請問可以用ICC 95%CI 計算95%信心下SEM的範圍,與直接估計的SEM範圍比較嗎?
刪除yes, it's ok. any other ideas?
回覆刪除其實一開始想的是取10個SEM的Mean值,然後跟ICC估計的SEM去比較。但這樣的做法不曉得合不合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