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溝通能力 + 調適能力

來澳洲快3個月,也快告一段落了
最大的收穫與感觸應是跟家人間的「溝通」模式與個別「調適」能力

跟我的兒子們,需要耐住性子,多陪伴/多傾聽,還不能「深入發問」或「追根究底」,否則兒子們就閉嘴了。尤其絕對不能動怒,即使被激怒,仍須克制,否則不易建立的關係,瞬間就會結凍一段時間!青春期的小孩,還在學習/調適中。。。中年的我亦然。

我本以為跟長輩的溝通可能比較容易一些,直到昨天,我聽訓了半小時(因為前幾天老婆與她父母的磨擦)。原本父母希望我太太能夠提出「看法」,但她只是漠然接受。最後接收父母「告誡」後,太太先行離開。。。

雞婆的我(且自以為溝通能力良好的教授),就提出自己的「看法」,擬協助解決問題,以免日後再發生類似問題。然而,就在我講不到10句話(主要是還原實況與提出建議)。父母一方就勃然動怒,明言拒絕跟我溝通。雙方關係瞬間冰凍。這還是快50歲的我,人生第1次如此遭遇。

我這幾天都在調適中。。。。

希望我的助理/學生,跟我的溝通,不是上述真實的現在進行式!!

Your comments are appreciated!

4 則留言:

  1. 跟老師分享一下我和家人的相處模式。
    我阿爸非常傳統跟大男人且不太懂得幽默,所以跟他溝通的時候,我都只是傾聽+偶爾的應允,不敢回話,因為一不小心說錯話,他一講就是一個小時以上,所以我習得"沉默是金",我覺得他比較喜愛這種只有他單方面的溝通,我們只要表示接受就好了;
    我媽媽心態比較年輕但是也比較駑鈍,雖然比較可以接受年輕人的想法和講話態度,溝通是有往來的,但跟她溝通要把話說得很淺顯易懂。
    (老師看到這邊,一定想說來個總結吧XDDD)
    我覺得和家人溝通,其實和其他人溝通沒什麼太大差別,摸清楚對方的口味挺重要的(我自己覺得不管什麼溝通方式,不傷家人和氣是最重要的)。山不轉路轉,不同溝通方式適合不同的人。但好在家人嘛....不會因為溝通不良而遺棄你,這是值得慶幸的,還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磨合彼此。

    回覆刪除
  2. many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yes, 家人擁有共同的基因,無法改變。
    我跟家人吵架後,盡量於當天解決。事後,我會選擇「完全/永久遺忘」,也不再提。。。

    只是需要提升自己的「溝通」與「調適」能力,難以等待他人(家人)。

    回覆刪除
  3. 呃...和事佬真的不好當 >"< 老師表太介意,雖然調適是一定要的 XD
    有的時候我覺得...溝通也不急於一時,尤其雙方還未跳脫情緒的時候更難(很容易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道是:最好的溝通就是傾聽~~ 被同理了就比較願意聽,雖然長輩們有些觀念是比較難撼動的(汗)
    希望時間療癒/沉澱以後,事情會變好,危機化為轉機~~
    [簡言之,根據個人經驗法則...老師聽訓的時間是會有價值的 XDDD]

    回覆刪除
  4. 有時當下聽不進去,但其實他們已經聽進去了,只是拉不下臉而已。還記得之前家人彼此間嘔氣,說打死不相往來,每次勸也是碰一鼻子灰,裡外不是人,但我後來發現其實他們都有聽進去,只是需要時間調適,那時夾在中間的我很難熬,不過還好現在都過去了~~要當和事佬皮要厚,這是我的心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