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SDM 準備多時,卻擬知難而退,那又如何退。。。

函恩約一年半來,跟我投入新領域之探索。。。(還有揚揚、美霖、昕宜、子群、貞伃以及昱璇等人之協助,差點忘了芷瑄)

相關領域/主題包含 OSCE (從副木、上肢解剖、翻轉教學一直到溝通與同理心)、實習學生之評分架構、SDM以及FIFE等 (SDM: shared decision making; FIFE: Functioning, Ideas, Feelings, and Expectations that can be viewed as patient-centered interviewing)

每個主題都跟【OT的品質】以及【實習學生/專業人員之能力訓練/提升】相關,這也是為何我想探索這些主題的主因之一!

然而副木OSCE之 scope 太小、實際執行成本高,已撤;

上肢解剖之scope/重要性極高,然目前已進入VR教學,我們團隊欠缺技術,也難以跟上(沒競爭力),亦撤;

翻轉教學需要很多學生很多投入,且成效難以比較 (難以分組比較),撤。。。

實習學生之評分架構,各實習單位確有諸多改良空間,但難以實驗/操控,也撤。

SDM甚至去年就辦過研討會了,還有怡靜、揚揚以及美霖的大力協助。曲高和寡,應是最佳註解。去年研討會時,乏人問津,我應該警覺。因為實在難以影響治療師之決策歷程,遑論結果,快,快撤吧!? 這投入數年了,醫策會以及衛服部正在大力推動之際,我就要撤了嗎!?

以上,皆無正式研究計畫/經費支持。已投入人力與資金甚多。。。但

千金難買早知道。。。【自我反思】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研究亦然如此。

還好還好,我們費盡心力,在怡靜時代開始,近二年來,從治療師與個案之會談錄音中(已轉換成去ID之逐字稿),已累積近30位治療師-個案會談資料,那就看我們如何善用資料!! 目前不易再累積更多資料,因為治療師再接受錄音之意願極低。

我們將於2019學會研討會發表【治療師決策模式之檢核表發展】【治療師共享決策之評分表發展】。。。二者是應用於逐字稿,眾人投入甚多者。

另外,怡晴與黃老師也一起投入溝通與同理心之架構與評分表,竟快一年了。思晴於暑假期間加入,暑假之前應可大致完成【溝通(含同理心)之架構與評分表】。7月時也完成第1項【溝通能力評估工具驗證】之研究計畫,此時怡妙也進來了。。。另外,博後蕙菱於暑假期間也開始整理【溝通介入】實證資料,思晴也快整理好【同理心介入】之實證研究結果。另外,佳燁也於暑假期間開始投入同理心部分,預計今年寫個大計畫。。。整軍經武,強力投入!!

【同理心介入】之實證研究,全世界竟然只有9篇(數量或有誤差)呈現正向結果,這代表任何同理心介入之理論,針對醫療人員或醫療相關學生,皆欠缺實證。因為介入理論/模式多元、實施情境多元、且欠缺中長期追蹤,因此實證層級過低! 諸多理論與介入模式皆有大幅改善空間!!

所以我們或許挖到寶了,至少挖到寶礦礦脈或柳暗花明,因為同理心與溝通技巧之重要性/scope 皆大!! 但目前醫學界相關研究成果(評估與介入)皆有限,OT幾乎空白!!

後續 (短期-3~5年內) 的研究議題//論文發表(以上述逐字稿內容為情境),可包含
以 KEECC (或其它著名溝通評估工具) 評估治療師之溝通技巧
職能治療師決策模式初探
職能治療師SDM執行程度初探
職能治療師SDM評估工具之發產
溝通技巧評估工具(自行發展)之發展與驗證(含傳統工具與CAT)
同理心評估工具(自行發展)之發展與驗證(含傳統工具與CAT)
溝通技巧評估工具之心理計量比較
同理心評估工具之心理計量比較

以上,若能完成一半,所有過往投入應已值得!!

中期 (5~8年)
發展同理心與溝通技巧之介入模式應用於各種情境
發展同理心、溝通技巧與決策之AI評估模式

長期 (8+ years)
發展同理心與溝通技巧之理論
發展同理心、溝通技巧與決策之AI介入模式
撰寫同理心與溝通技巧之教科書
同理心與溝通技巧之評估與介入應用於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甚至其他與人互動之專業)

以上,若能完成一半,作夢也會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