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找到 研究題材 與 培養 批判能力

研究題材的選擇,可分為系列性與單獨題材。
各種題材的選擇皆須 [批判能力],也就是批判目前文獻的不足或缺陷。

就單獨題材而言,只要能夠評論/批判最新文獻之不足,而且自己能夠克服之,設計更好的研究,其結果通常即有發表的價值/機會。

最常見(或最易評論)的新文獻不足,主要是方法之缺陷與不足,如樣本數小、代表性不足、研究設計缺陷(如療效驗證,但未設計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 未長期追蹤成效等)、驗證之層面(如重要心理計量特性未被驗證/比較)不夠完整等。

比如說,您看到不錯的期刊最新刊登的論文,有些缺陷/不足,而且你可以補其不足,則你的論文若投稿至該期刊,則蠻有機會被接受刊登的。因為你的研究填補了缺陷,也提升了目前研究的境界。

至於批判能力的培養,理論上,好好學習[方法學]即可培養批判能力。如療效驗證的方法學,評估工具發展與驗證的方法學,統計學等。但這些 [學問] 通常過於理論,以致於評論容易,但執行困難,也就是 [知易行難]。

批判能力的另一種養成法,是在閱讀他人文獻時,仔細閱讀作者如何批判之前文獻之不足 [通常論文之前言,必有此論述/評論],亦可模仿/學習之。也就是 [模仿是學習的第1步]。

還有一種養成法--多投稿,審稿者就會告訴你:哪裡不足!  當然在投稿前,你必須進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你會看到許多不足(如評估工具不足,難以做到良善的研究設計,如難以達成雙盲的研究設計,難以收到足夠的樣本數等。) 這些不足,會讓你被同儕/指導老師批判,這也是投稿/研究過程中,學習批判能力的管道。常被他人刮鬍子後,就會刮他人的鬍子!

批判能力也是撰寫論文/研究計畫 [前言] 時,最重要的論述與應有的功力 (評論昔日研究之不足,也就是您欲研究之題材/解決之問題[也就是研究目的])!

欲發展系列性的題材,研究者必須對特定主題具備廣度與深度的了解,也需要充分的研究資源與時間,還有功力始能建構。若能完成,則貢獻良多/成就非凡。這也是一個研究人員畢生想追求的目標!
簡單的系列性題材,如發展評估工具,全面地驗證心理計量特性(含信度、效度、反應性、MID等),也可比較相關評估工具之優劣(含心理計量與施測效率)。進階者尚可結合其他評估工具,以全面地驗證這些工具之臨床效益與療效呈現。

比如說,我們已發展 Balance CAT,目前再發展 以 Balance CAT 題庫為基礎的 short form。同時再準備驗證 Balance CAT/short form 之反應性/預測效度/施測者間(內)信度,就各約有3篇論文可以撰寫(e.g., CAT, responsiveness & predictive validity, and inter-rater and intra-rater reliability)。如果再加上 MID 或 data interpretation,即可各再寫1篇。撰寫這些論文,讓這些工具之心理計量更明確完整,使用者也更有信心! 研究者也能充分掌握此工具之優缺點,對於CAT之發展與驗證,更能深入掌握。這一系列的研究,從工具之發展算起,至全面驗證心理計量特性,至少需要5-8年的時間

還有[職能治療卓越模式]的建構--從完整精準的評估、病人資料庫的建立、臨床試驗到臨床輔助決策系統的建置(詳418前的海報或之前的部落格)。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另外如療效驗證,除了設計良好的研究(double-blind, placebo control,large sample size)初步證實療效後,後續可再設計長期追蹤,以證實 [長期療效]。也可改變治療量(intensity, # of treatment),以探究[最佳治療量]。亦可比較哪些特性之個案治療成效較佳,以確認[最適治療對象][或最適治療時機]。當然還需要證實產生療效的機制。這些成果足以撰寫5-8篇論文,這一系列的研究,從初步療效之確認算起,致完全確認機制,至少需要8-10年的時間

to be continued...

2 則留言:

  1. 非常中肯的建議...
    特別是我近年來撰寫投稿論文時
    我都會先在目標期刊中下載幾篇類似主題的文章
    參考對方如何撰寫前言部分及突顯研究價值
    再者就是順便歸納出此期刊重視之研究元素
    放在自己的論文內 這樣一來方可切中期刊要求也會增加接受率

    回覆刪除
  2. 學習確實常需從模仿開始
    系列性主題的發展,真的需要對該題材掌握多方資料,再來就考驗資料整理的功力,怎麼分層次、有條理的建構出一個好故事,相信這也是研究能否長久的關鍵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