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2日 星期五

臨床經驗 vs 臨床技能 還有成長!!

以實證醫學而言,臨床經驗可謂「尚缺充分實證時之想法或技術」,因實證有限,故有其正向價值。但也因實證有限,故經驗所致之療效不定!!

臨床技能應是基於較充分實證之臨床執行技術或SOP。

一般成熟的醫學領域以「臨床指引」呈現之,且非一成不變,仍會調整/改良!!

運動傷害之處理原則/臨床指引,從
ICE (1978) 這時實證仍不足。。也可說是以經驗為主之想法/技術
RICE/PRICE
POLICE (2012) 這時實證較充分了。。
PEACE & LOVE (2019) 實證更充分,進而分化/詳盡。。
下一個臨床指引,何時出來!?就跟新版 iPhone 請留意,以免過時!!

上述運動傷害之訊息採自著名PT老師之文稿!!她是權威級的名治療師與老師!!

其文稿內容以實證與臨床指引為主,至少80%,其它我想是個人的經驗與推理。

這80%可說來自文獻閱讀/彙整/批判能力。。。我要強調的是,這能力跟臨床資歷之關連非常有限,而是來自研究相關的訓練(檢言之,需好好學過研究設計/資料分析,再寫過幾篇論文//被同儕高手好好修理過幾次,才「比較」看得懂實證論文)!!

另外是 up-to-date 的速度與能力,因為這會衝擊臨床人員的經驗(如捨棄ICE/RICE/PRICE...)!!也就是「研究能量高」的領域,其實證/臨床指引更新的速度亦快!!OT各領域之研究能量皆有限,故進展亦慢。這降低臨床人員 up-to-date 的壓力,但專業發展(臨床技能提升)就緩慢!

所以臨床技能之成長哪裡來??主要是研究成果之進展,才有實證依據,始能確認!
如最近新冠病毒之「快篩」、「治療」與「疫苗」,皆以研究成果為最終依據!臨床經驗或可提供研究素材,但非關鍵。

相關 blog posts:
1. 年輕人的「職涯方向」與「核心能力」培養
2. 臨床技能---遠距家教班--1對1
3. 臨床比較難還是學術比較難
4. 臨床經驗 vs 標準化評估工具
6. 發表論文是臨床工作者的出路 !?

後記:
有位助理即將離職,至臨床工作。她將遇到我之前的導生(畢業快一年了)
我請這位助理問我的導生2個問題:
1:如果他沒有保留,他畢業後所學,你(助理)好好學習,需要多久可以學到8成
2:如果他沒有保留,他畢業後所學,有記錄下來嗎?若有,老師重賞!!可以找我確認賞金。可以給他1個月時間準備。

明年此時,將問此助理同樣問題!

各位覺得上述答案為何?

待續。。。







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

研究團隊內社會學--人員組成/階層與效能

目前的溝通研究團隊之研究議題/進度討論/人員組成,約可分二層級:基礎與進階
「基礎層級」(助理與研究生)負責基本資料收集、初步討論彙整,再提交「進階層級」(助理、研究生與老師)討論/確認,再分工之。

之前所有成員皆參與「進階層級」討論,人一多,就沒效能,後來就調整。。。

AI 團隊也有類似情況。。。。

團隊成員之階層化(組織化)、演變與效能是社會學的研究主題之一(我最近準備「醫療社會學」授課的複習主題之一。。。Note: 臨床職能治療師的階層化不足/不明確... 這有很多社會學/專業發展意涵喔。。。有興趣者可找我討論)

我們的團隊組織/階層 或 需要第3層--負責研究方向/人才培養等大方針之擬定。以前團隊之高階研究人才(副教授/教授層級)嚴重不足,故第3層組織難以成形。。。
第3層組織之運作/討論,可(宜)適時聘請外部專家(教授層級)提供諮詢/建議


以上是「團隊建構」核心能力養成之議題,對於研究新手,宜觀摩/學習之;對於博後/老師,宜瞭解如何建構/推動不同階層團隊/提升效能。。。。

待續。。。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同理心 之意義與應用 -- 後續研究之基礎

我帶領同仁投入此主題已有一段時間。。。

之前我們一直困惑於同理心之定義、工具(究竟評量什麼?)以及其臨床效能為何?

上週開始動筆彙整相關文獻 並 提出自己的見解

我採用 Knowledge-Attitude-Behavior 模式以協助呈現同理心之概念與應用(含評估與介入):

知識:對同理心內涵/概念(或定義/行為)之瞭解程度  (通常以self-report評估)
態度:對同理心(用途/價值)之觀點/看法 (self-report)
行為(能力):同理心為一種能力可以察覺、瞭解/確認互動對方之想法、感受與情緒,並給予適當回應/支持,且為對方認同   (observation)

同理行為(能力)之執行歷程/順序可再分為:
1.          感知對方情緒/想法 (知覺為主,從對方之言行感知)
2.          掌握互動時,需要同理之情境 (知覺與認知--會談前事先預期會談主題以極可能發生之同理情境[認知],再加上1之感知,綜合掌握同理情境)
3.          瞭解/確定對方之想法/感受/情緒 (認知與溝通--詢問與確認。包含開放式/全面 詢問個案之想法/感受/情緒,並確認之!)
4.          同理反應 (推理與言行),適當回應、給予支持(包含接受個案想法/感受/情緒,且合理化之,之後可轉移焦點至個案的「目標設定」,詢問個案今日有何治療目標,若無再給予建議。。。
5.          上述能力/應對,獲得對方認同(這只能事後問個案/家屬)

上述分類與層級/歷程 可當成後續「評估」與「介入」同理心之理論架構!!

以下列舉字典或文獻對於同理心之定義:
Cambridge:
Empathy: the ability to share someone else's feelings or experiences by imagining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be in that person's situation   [my comments:光想像,不夠吧]

Merriam-Webster: the action of understanding, being aware of, being sensitive to, and vicariously experiencing the feelings,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of another of either the past or present without having the feelings,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fully communicated in an objectively explicit manner    [my comments:   缺fully communicated in an objectively explicit manner  卻少溝通/確認]

https://greatergood.berkeley.edu/topic/empathy/definition
Empathy as the ability to sense other people’s emotions, coupled with the ability to imagine what someone else might be thinking or feeling. [只 sense & imagine, 沒確認/回應]

維基百科:同理心或稱做換位思考,是一種將自己置於他人的位置、並能夠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內所經歷的事物的能力。[沒有確認/回應]

這些字典或文獻對於同理心之定義,我覺得都比較「狹義」(同理能力之執行歷程1&2,以察覺/想像為主,未含確認與回應)。我擬採用 較廣義/完整的 概念---「同理心為一種能力可以察覺、瞭解/確認互動對方之想法、感受與情緒,並給予適當回應/支持,且為對方認同(observation)。」如上述同理能力之執行歷程1~5。這廣義/完整的 同理心概念,對於臨床應用(提升溝通效能以及以個案為中心)以及同理心教學皆能提升效能!

找些文獻支持自己的見解(哈哈,額外話題:這多主觀阿!我上課也這樣講喔--研究人員挑選文獻的主觀偏差--在論文的前言以及討論(結果解釋)之文獻選擇,幾乎皆主觀。即使有同儕審查,也難以避免!)
"Empathy is a tool with which to ascertain the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perspective of others."
McKinnon, J. (2018). In their shoes: An ontological perspective on empathy in nursing practice.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7(21–22), 3882–3893.

Levett-Jones T, Cant R. The Empathy Continuum: An Evidenced-Based Teaching Model Derived From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Contemporary Nursing Literature. J Clin Nurs. 2020;29(7-8):1026-1040. 此文獻整理諸多 empathy 定義,其中不少作者採用定義包含:同理行為(反應)以及確認對方之想法/感受/情緒等。

評估方面,一般同理心評估工具,可能評估「知識」「態度」或「同理行為」。因為同理心之定義多元,所以使用者必須先確認定義以及擬評估之概念,始能挑選到合適的評估工具。若就以上我擬採用的定義,我們幾可確定一定需要發展自己的工具,才能符合未來研究所需!!

介入(教學)方面,順序上,可先教導同理知識,再教導同理行為(包含概念與虛擬演練)。主要成效之評估可包含「知識」與「同理行為」,次要成效包含「態度」「溝通效能」「滿意度」「順從度/投入」以及效用 (utility) 等。

對同理心態度之調查,宜明訂同理心之定義,否則雞同鴨講,差異必大。


相關但不同之概念----

同情:或有助於關懷但個案恐不買單
憐憫:或有助於關懷但個案恐不買單
同感:有利於掌握同理情境,但可能不利於做出客觀/專業判斷(易受個案影響)
Theory of Mind:瞭解對方想法/感受/情緒,類似狹義同理心
幽默感:或可用於關懷/支持


同理行為(能力)各執行歷程/順序之介入方式芻議
1.          感知對方情緒/想法 (知覺為主,從對方之言行感知)
         臉部表情/聲調情緒測驗
         情緒/感覺/動機/想法(含肢體語言)之影片測試【評估受測者之知覺與感受/反思/討論】---評估與訓練知覺以掌握同理情境

2.          掌握互動時,需要同理之情境 (知覺與認知--會談前事先預期會談主題以極可能發生之同理情境[認知],再加上1之感知,綜合掌握同理情境)
        事先預習 (列舉) 會談議題/情境所可能遭遇之同理情境+虛擬情境練習/回饋

3.          瞭解/確定對方之想法/感受/情緒 (認知與溝通--詢問與確認。包含開放式/全面 詢問個案之想法/感受/情緒,並確認之!)
       練習如何詢問/確認對方之想法/感受/情緒+虛擬情境練習/回饋

4.          同理反應 (推理與言行),適當回應、給予支持(包含接受個案想法/感受/情緒,且合理化之,之後可轉移焦點至個案的「目標設定」,詢問個案今日有何治療目標,若無再給予建議。。。
       練習如何執行同理反應 (推理與言行),適當回應、給予支持+虛擬情境練習/回饋

5.          上述能力/應對,獲得對方認同(這只能事後問個案/家屬,確認獲得理解/支持)
另亦需包含合適的態度/語氣,如與個案互動之語氣/態度友善與熱誠(Oct. 3, 2021新增)


以上包含準備教材(同理時機、影片、評估工具、詢問/確認方式、同理反應以及如何給指支持等) + 虛擬情境/回饋演練。(順序2--同理心知識評估、執行方式教學與虛擬演練教學)
更早之前須準備【同理心教學】(順序1--同理心知識教學)
之後為臨床情境錄音/逐字稿與遠距回饋 (順序3--臨床實習之同理心實務演練/評估與回饋)


請惠賜意見!




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病歷紀錄是醫療品質指標之一??如何改良病歷成為 有用的大數據

這不是好問題,幾乎無人會答 NO

但顯然臨床OT之病歷紀錄品質堪憂(各領域皆然)
多年(數十年)未改善
還有專業人員的紀錄品質,可能比不上實習學生(可能因為時間不足/個案太多)
專業人員的紀錄品質,因為欠缺有系統的評核,故幾乎難有品質上的進展/提升

一些OT領域還在努力進行「質性描述」,但這些紀錄結果,之後如何查閱?運用?

如果OT的病歷資料無法累積成有效的 big data, 那眾多 clinicians 留下的臨床經驗如何轉化成有效的知識或有價值的資訊。。。這就 mission impossible!!
還是只有治療師的經驗 (難以具體化/難以寫下來的)。。。這更不可靠

Darwin 應是觀察紀錄的典範。
我們從OT有史以來的病歷紀錄   可獲得甚麼實證/智慧!?


我之前有一陣子 蠻熱衷投入【病歷改良】,但這牽涉臨床實務運作以及電子化病歷內容改變。。。需要改變治療師的習慣還有病歷系統。。。難度/阻力皆大
我最後可說是【模摸鼻子】下台一鞠躬

但我沒放棄,只是轉進。。。。

我不再期待現階段可以改變醫療人員習慣(增加評估與記錄),也不期待修改電子病歷之內容

我期待AI。。。由AI協助評估與記錄,再提供給醫療人員確認/參考
所以目前的努力方向是 教導 AI如何執行評估、記錄以及呈現結果//個案變化(也就是教導AI評估之後,順道寫病歷,連給病人的報告一併呈現!!)

我可能是受到挫折,做個更大的夢。。。只要不破滅(不醒來)持續努力  就有希望!!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social prescribing or life-style redesign 新課程//研究議題??

最近被系主任霸凌--命令我開授必修課程(暫名為--「社會因子、社會健康與職能治療」),
以因應社會學系不再為學系開設必修「社會學」(2020年8月之後改為通識課程)。

所以我必須開始備課………這對於一個全系看起來 最老的教授……都準備退休了……情何以堪!!

上個月90歲伯父 Line 提到「每天起來不知道要幹甚麼。。。。時間那麼多」,我回應:這跟我的專業有關,我會好好考慮如何幫助他。。。
講更遠一點,數年前,有位復健部主任跟我提到--人老了,時間太多,很可怕!!

備課時,看到「英國政府」力推的 social prescribing (prescription)
這跟 USC OT 的 Lifestyle Redesign® is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health-promoting habits and routines in your daily life. 幾乎一樣。。。
這讓我開啟新研究主題的衝動---遠距社交群組與生活形態設計(含追蹤)

my god... 都快退休了,還想要這麼多。。。。哈哈,至少不怕時間過多!!

Note: 我上 PubMed 找相關文獻(social prescribing OR social prescription)
2019年42篇,我想之後會更多篇!!這些論文數量比Lifestyle Redesign多太多了! USC 加油!!
Brandling J, House W. Social prescribing in general practice: adding meaning to medicine. Br J Gen Pract. 2009;59:45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