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學生念研究所或畢業後進入研究職場,對於研究方向的選擇大致有二:1.以自己的興趣(專長)為主;2.以環境(或指導老師)所提供者為主。
自己的興趣當然很重要,只是絕大多數人,必須依賴「環境」提供滋養,始能成長茁壯。
個別博士已培養的專長當然很重要,只是如果沒有環境的支持,也很難發揮。
一般博士養成過程中,專長培養不易,即使3-5年之專長養成,仍難以達高峰。因此若要剛畢業的博士學習新領域,或將原專長放到櫃子裡,都是難題。
最理想的情境是「適材」「適所」,也就是個人能找到符合專長施展的環境。但這種情形/機會實在不高。
比較常見的情況是:個人已培養的專長難於工作環境施展,大多因為軟硬體資源不足。此時研究者若未「判斷清楚」「及時調整」,過了幾年,一定抱怨環境不佳,徒呼奈何!
所以新進研究人員的「調適能力」,便是關鍵。他/她必須很快找到環境所提供的最佳研究資源/題材(就地取材),也
必須學習必要的新專長(可能需要2-3年,看似頗長的時間,但相對於學術生涯,實屬短暫!!),以便充分應用現有資源(發揚光大)!
一般研究生常有自己的興趣,因此就(只)想作自己有興趣的題目。然而一般研究生由於經驗與研究方法皆不熟悉,因此往往難以看到自己有興趣之題目的瓶頸與根基,也就是常常以 top down 的 approach 想直接「探索」有興趣的題目。另外,研究生的興趣不見得是指導老師的興趣或專長,若研究生「堅持」,往往因為得不到老師的支援,自己也因經驗與準備不足,難以達成目的。以致於絕大多數堅持(只)作自己有興趣題目的研究生,其結局都不甚良好(如研究所之後就不再做研究了)。
對研究生而言,最理想的情境是:自己的興趣剛好有「學有專精」的教授可指導之。但這種情形/機會實在不高。
所以研究生「認識指導老師的專長」以及「調適能力」便是關鍵。他/她必須很快找到環境(指導教授)所提供的最佳研究資源/題材(指導教授之專長),也
必須積極學習指導老師之專長(如果指導老師有10年的功力,一般學生至少須要花3-5年的時間才能掌握8成以上的功力!),以便在研究所階段學到「最佳」的功力,成為第1專長!之後的「調適能力」詳上3段新進研究人員的「調適能力」。
Note:
1. 研究人員於「就地取材」之前,應是慎選「環境(機構或指導教授)」。之後便是「落地生根」。如果剛畢業時沒有在理想的環境工作,那只能繼續準備「研究成果」,再俟良機。
2. 若延伸此主題,臨床人員(就地取材)最大的資源有二:臨床個案與病歷,所以只要好好應用之(修改與累積病歷記錄),研究不但簡單可行,成果必定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