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7月生涯第1次研究休假開始撰寫 blog,以跟同學、好友交流教學/研究,甚至臨床之心得。
以下是我的座右銘:
Try hard enough, you can get what you want!
Talent is the desire to practice.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game. Better to light one candle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
你現在的努力 要感動未來的你!
只有藉由他人的視野,才能看到自己思考上的盲點。
請問老師:為何「評估工具的發展」跟後續療效提昇有關?是因為了解機制後,我們發展適當的評估工具,然後找到個案真正的問題而「對症下藥」嗎?
回覆刪除1. 就如MOHO,提出新的模式時(通常引進新的概念),就必須發展新的評估工具。 ICF 亦然,近年來一堆 participation 評估工具!
回覆刪除2. 就個別化治療的需求,目前多數評估工具難以符合個案層級的要求標準。
所以評估工具的發展是「模式發展與驗證」「療效驗證/提升」「個別化治療」之基石!
了解了,謝謝老師。
刪除微觀世界最近的感想... 影像"量化指標"的計量特性驗證也很重要,尤其是再測信度,以更正確解釋大腦相關的機制。
回覆刪除就以認知理論模式,依據理論發展評估工具,藉由大腦影像工具驗證評估工具和理論模式,且探討大腦的機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