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電腦化 SDMT 初步完成,歡迎測試/建議

發展電腦化 SDMT 之主要目的為「降低隨機誤差」與「學習效應」

網址為: http://140.112.116.44:3366/csdmt/

請使用 「測試」帳號,密碼為  testing





這是我們團隊繼發展 電腦化 PDT 後,第2個電腦認知測驗!

主要設計者是菀薈跟本人。 

Note:為克服「降低隨機誤差」與「學習效應」,我們改良SDMT之設計瑕疵。但實際執行電腦化 SDMT施測時, 或許可讓個案多加練習後(以降低練習效應),再進行正式施測。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研究哲學 與 策略

王文中教授的座談,聊到為何選擇 Rasch 或其它 2-P/3-P IRT models, 這牽涉統計(計量)、哲學與個人的選擇!

這對長期研究領域(題材)的選擇,尤其重要。

就跟我對 ADL or motor RCTs 的看法一般(未來RCT對療效難以大幅提升,後續療效提升的關鍵在於機制的探討[也就是模式的建立與驗證/甚至是評估工具的發展])。以上是我,除了以統計角度的評論,也加上個人主觀的色彩。

影響深遠!!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12/27 (週四)王文中老師來訪

討論IRT/CAT之學理與應用
請各位提出擬就教於王老師之議題,概念澄清與應用皆可,或相關問題。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健康識能 vs 研究識能

最近一直提到 health literacy 的重要性
尤其許多研究證實個案之  health literacy 不佳,嚴重影響個案之健康照護與醫療品質。

事實上,我們的學生(大學生、助理及研究生)之 research literacy, 可能也不怎麼樣!?

if so, research literacy 包含那些!?重要在那!? 如何提升!?

如大學生/助理之research literacy 若不高(現況必定是如此),怎會選擇念研究所,以研究為職志!?research literacy 若不高,念了研究所,又如何好好學習或適應良好?

我目前將 research literacy 之定義為:取得、瞭解、批判與應用研究相關知識(包含研究生涯)之能力

research literacy 影響大學生/助理/研究生之  生涯規畫
research literacy 影響研究生/新進研究人員之研究生涯之調適能力
research literacy 影響研究人員之成就!!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學習與意見不同者的對話

reviewers 的意見通常跟作者不一樣。。。
有些 reviewers 會提出問題並建議解決方案。
有些 reviewers 會提出問題但無解決方案。
authors 如果可以好好閱讀/吸收,則可獲益良多。
然而 reviewers 之建議與方法可能有誤,這時作者就要很小心,須要謹慎回應。這種情況, authors 也會成長:如何適當地回應不同的意見!

以上 reviewers 可換成 supervisors, authors 可換成 students.

最近我的「獎勵」活動,也得到一些不同的意見,我留意不同意見的見解,也思考如何避免問題(副作用)產生。

然而對的事(如獎勵)還是應該推動,至少我不會「因噎廢食」,或覺得「沒事自找麻煩」「自尋煩惱」。我總是「正向思考」!

但如何避免一些問題(副作用)的產生,就需依靠團隊成員的「表達」「溝通」能力,這也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亦是研究的核心能力!!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2012 年「利他獎」&「最佳諮詢對象」

「利他獎」--- 傑出:佳苓 ;  優良:郁芬、恭宏、怡靜
「最佳諮詢對象」---  佳苓、雅珍
以上皆以研究生之相互推薦為主!

「利他獎」--- 傑出 給予 10 units 獎勵; 優良:5 units。
「最佳諮詢對象」10 units.

「建構團隊」是研究的核能力之一,團隊成員必須要有「利他」與「互相討論/諮詢」行為。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我老婆的人生哲學

她比我有「原則」多了,所以我「受惠」良多。

生活較規律(如運動與作息) [小時候全家 9 點上床,我也跟著睡覺(否則我會影響家人作息)。迄今養成好習慣,20年來,甚少超過10點半沒睡覺。
妻小週末回來,我的作息將更有規律,也無法懶散了!!

帶小孩能堅持原則,以免讓小孩「見縫插針」或「難以適應」 [我沒甚麼原則,也不易堅持。所以我就專心工作。。。不去干擾她帶小孩]

她的座右銘是「慈母多敗兒」,雖不及「虎媽」的程度,但一直緊盯小孩。。。

或許她也影響我帶學生的哲學。

她甚少稱讚或鼓勵我,我跟她提到稿件被拒絕時,她只會說「水準不夠」。。。
這一點,我好像一樣(甚少稱讚學生)。。。但 我要 改善!!

Note: 她的原則/規律,如帶小孩每週游泳(在臺灣一次,在澳洲二次),約已持續10年(前7年還有教練)。令人佩服。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週 末 的 運 用

我很幸運,週末(還有長假)具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做想做/該做的事

10幾年來,我大概,只要有力氣,除了運動時間/家人時間之外,就是投入「研究」,所以週末(或長假)之「研究進度」通常良好!!

一年52個週末(含長假),我至少有30個週末具備充分的時間可以投入研究(其它22個約有1個整天)!!
30 * 2 + 22 * 1 =  82 天!! These days can make a huge difference!!

暑假或年休假在澳洲時,週末小孩通常會安排活動,除了協助接送小孩,我也常常有空做我想做的事。

如果 研究 是我的最愛,那我 非常 幸運/幸福!!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因果關係的探索

在臨床就是療效與病因的確認!
RCT是目前公認「確認療效」的方法

然而統計學家有不同的方法,這也是上週去聽「陳秀熙」教授演講的收穫

今天又看到 「《臺大校園焦點》(第215期)謝志豪副教授(臺大海洋研究所/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國際研究團隊,在10月26日 的《科學》期刊上發表一套用於分析生態系統中生物與非生物因子間因果關係(causality)的新方法。」

「我們看到自然界中兩個物種的族群動態有顯著相關,可能是因為兩個物種間有種間互動,但也有可能是兩個物種同時受到相同環境因子的影響。兩者間的統計相關性,並不代表其中有因果關係,相反地,缺乏相關性也不表示兩者間沒有因果關係。

「謝志豪副教授及研究團隊發展出「收斂交叉映射法(Convergent Cross Mapping)」來進行檢驗。簡單來說這個方法的原理是根據「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設計出來,他們利用時間序列資料,檢驗“A”是不是在“B”的歷史中留下痕跡;若是,則A便是造成B的“因”。」

有興趣者可去 Science 期刊看論文還有影片

然而這些統計方法皆須長期/大量收集資料。。。。電子病歷 may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