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如何提高研究成果的 impact


這是研究成果(論文)品質的指標,也是研究人員追求的成果。
具體而言,若有impact高的研究成果/稿件,則論文可被 high impact factor (IF)期刊接受刊登,所發表論文將來被引用之次數將相當可觀。
OT 或臨床復健領域的研究成果,因為過於特定及應用(也就是研究議題不夠基礎,影響層面有限),所以不易提高論文之 impact.

由於上述因素,復健領域的學者,就我所知,目前無人獲得國科會「研究傑出獎」。因為該獎 主要的評審標準就是 impact! 包含論文所發表期刊的 IF(低標應是 10, 復健相關期刊,歷年來最高難以超過6), 以及申請者所發表論文被引用之次數(低標應是 100, 我被引用最多的論文不到 90次,這已是OT研究人員中,就個人所知,最多的1篇)。

我認為如果我們擬提高研究成果的 impact,以下為努力方向:
1. 找到可以長期投入的研究方向,以便累積「被引用次數」。若能持續 10 年以上,則之後的研究成果之 impact 也會提升。也就是基本上(短期內)放棄投稿 high IF 期刊,除非您想投入「動物實驗」或其它基礎研究。
2. 上述的例子,包含建構應用 macro 或 micro theory (如認知理論/影響健康識能之因素/影響職能表現模式), 長期驗證(含因果關係之確認與模式修改[包含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studies {exploratory}, RCT {confirmatory}],以及發展評估工具),持續修改及驗證 theory。
3. 領導團隊或建構學派(師生以及團隊)長期投入特定主題(如 2 所提)
4. 發展臨床及學術領域中,常被使用的評估工具(如 Barthel index, MMSE)
5. 提出新的「方法」(如資料分析/心理計量方法),之後常被使用。如之前 Dr. Hobart 所提出的 individual responsiveness 分析方法,或是個人之前提到的 MDC ratio (day dreaming)或是今天看到的一篇論文:"Unfolding the phenomenon of interrater agreement: a multicomponent approach for in-depth examination was proposed" JCE 2012:1016-1025.

實例補充 2. a. Dr. Gary Kielhofner 於 1980 提出 MOHO (a macro theory) 領導團隊/建構學派,發展/驗證所需之評估工具,驗證/修改 MOHO. 時間長達 30 年,他甚至還來不及進行幾項 RCT 就仙逝了。後續就看他的門徒,如何接棒了。有興趣者,可持續觀察。
b. Dr. Haley 發展 PEDI, 從傳統測驗至 CAT,曾獨領風騷一段時間。可惜天妒英才,因癌症辭世。後續也看他的門徒及團隊,如何推廣 CAT。請持續觀察。 我之前寫過幾篇有關 Dr. Haley 的 posts 詳: http://atriptouq.blogspot.com.au/search?q=haley

Note:
Dr. Kielhofner 1980 發表 MOHO (刊登於 AJOT) 論文,迄今(July 21, 2012)被引用次數為 93 (WOS 資料庫) 。看來我被引用最多的論文 (2002發表於 Stroke),明年即能超越 Gary 了。
Dr. Haley 1990 發表 PEDI (刊登於 Physical Therapy) 論文,迄今(July 21, 2012)被引用次數為 137 (WOS 資料庫)
Bland-Altman plot 的原始文獻發表於 Lancet 1986, 迄今被引用的次數是 20,332次,也就是每年超過 750 次!!

3 則留言:

  1. 關於老師提出的提高研究成果impact的方法,
    第1-3項比較像是自己(團隊)引用自己(團隊),用時間的累積影響。
    第4-5項則是發展引起他人興趣的研究,讓他人引用自己(團隊)的研究。
    如果兩者可以兼具,被引用次數應該就可以累積得更快了吧!

    回覆刪除
  2. 2 是自己起的頭,如 MOHO,必需做出一定的成果之後,他人才會跟隨。 1 & 3 就不一定了。
    4 & 5, 除非您僅止於工具發展,您若有也應用,才會如您所言:二者兼具!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