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案與資料絕對是[研究品質]的關鍵之一
尤其我們研究室同時執行多個研究計畫,如何監控/確保品質??
最近的助理離職/交接,暴露一些問題,如資料不全
或可從3階段/方式改善之
1. 收案後,務必定期確保資料之完整性【定期記錄於 blog--記錄資料之完整性】
2. 交接時,雙方務必確認資料之完整性
3. 第3者,定期協助確認 1 & 2
從2009年7月生涯第1次研究休假開始撰寫 blog,以跟同學、好友交流教學/研究,甚至臨床之心得。
以下是我的座右銘:
Try hard enough, you can get what you want!
Talent is the desire to practice.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game.
Better to light one candle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
你現在的努力 要感動未來的你!
只有藉由他人的視野,才能看到自己思考上的盲點。
收案與資料絕對是[研究品質]的關鍵之一
尤其我們研究室同時執行多個研究計畫,如何監控/確保品質??
最近的助理離職/交接,暴露一些問題,如資料不全
或可從3階段/方式改善之
1. 收案後,務必定期確保資料之完整性【定期記錄於 blog--記錄資料之完整性】
2. 交接時,雙方務必確認資料之完整性
3. 第3者,定期協助確認 1 & 2
NTUH院長:此時正是醫學典範轉移,從淺層醫療變成深度醫療的關鍵時刻。
【淺層醫學,就是看得很膚淺,收集資料不完整、時間不夠、看診環境有限、醫生感同身受能力不足。】
【深度醫學有三個很重要的主軸:
一,是透過「深度表現型分析」(Deep phenotyping)收集一個人的完整資料;
二,是透過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來分析數據,做出更精確的診斷;
三,是經過以上兩個過程,給醫生時間有「深度同理心」(Deep sympathy),與病人做深度的心理連結。】
一就像我們目前的溝通技巧之評估與回饋,還有累積資料庫!!
二與三,需要一準備妥當才派得上用場!!
也就是我們正努力將【淺層教學(醫學教育)】轉向【深度教學(醫學教育)】!!
Note: 我想deep sympathy或是 deep empathy 的誤用。這些詞彙的概念/定義,一直混亂不清。也有學者想教AI機器具備 empathy... 而稱為 deep empathy!
Size matters!
我是指「研究團隊規模」之意義
這幾年投入「醫學教育」或「臨床技能評估與介入」研究
已投入數位助理/碩博班生/還有老師數人,共約10人(詳年度報告--臨床技能研究進度... 之明確列表).... 多少智慧與時間的累積
這需要多少研究計畫/經費的支持!?
2021可完成第1篇稿件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between Patients and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and a measure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2022或可完成 COT, ECCS, GKCSAF 之心理計量特性驗證稿件
這像一個金字塔--要有基礎(學術)與資料(人力/時間收集)才能冒出一些成果
沒有研究規模... 幾乎免談 Size matters!
我想這也是「醫學教育」或「臨床技能評估與介入」研究,不易有成果的原因/門檻!
1. 決定開授「醫療社會學」,2022年2月授課
課程重點:
介紹社會層面健康之特質與意義(相對於生理與心理層面健康)
介紹社會因素(如社經地位、家庭支持、文化) 如何影響健康與醫療決策
介紹如何評估與解釋社會層面健康與社會因素
介紹專業與醫療機構之發展以及如何影響民眾健康
介紹官僚/政策如何影響健康與醫療專業
我想開課的緣由有二:加強教學比重;補強學生醫療社會學之知識
2. 使用 ZUVIO--即時反饋系統
方便出考題,收集同學問題與回饋
也可當成上課參與度指標
待解問題: 每位同學只要提2個問題--就很費力回應了。。。
3. 直播/錄影
受到疫情影響... 學習擔任直播主... 後來使用 Google Meet 簡單好用
每次授課皆錄影/分享(包含士捷的統計課補充;怡晴的資料檢索/Endnote/PPT準備等),對於缺課同學,補課很方便!
4. 臨床教學
需要好好聽聽學生回饋... 再調整內容與形式
舉辦研討會是我50週年慶被分派的主要任務,這也是我的最愛... 雖然我長期多次舉辦研討會,一直都是「自我感覺良好」「叫好不叫座」... 我依然樂在其中!
50週年慶舉辦日期,本是4月中旬,被COVID-19疫情延至11月底... 這延宕讓我多出半年的時間可以好好準備.... 尤其是海內外系友被疫情訓練得非常熟悉視訊交流,讓國際/遠距會議之技術問題得以克服!!
我大致分成2階段任務:
1.系友學經歷分享--由服務學習課程學生/以及助教負責;
2.系慶當天學術交流--由我聯絡系友/助教協助視訊
1.的部分由大三學生與助教亦平,分組視訊訪談14位海外系友,再剪輯成精簡版,放在海外系友經驗分享!
另外,製作海報以於系館與系慶當天張貼!
學生與亦平約協助一半任務,我後續動用助理(怡儒與育禎)完成另一半,真感謝他們,我把我的三倍券都用於獎勵學生了!!
2.的部分,聯絡系友與測試視訊為主要任務,我動用助理(怡儒、育禎與愉滋)還有研究生昀哲協助之。最後議程如下表:
演講形式有四:1.錄影播放;2.錄影播放+視訊 Q&A;3. 視訊;4. 現場!非常感謝海外系友以及多人協助!!
我想主要分享有二:一、系友是學系資產,如何善用之;二、 藉此機會找尋合作者(也是核心能力之一:建構團隊)
一的部分我在2021擬再與系友聯絡,討論如何請他們跟我們定時或不定時交流,甚至授課!!
二的部分已有初步進展,2021應有初步成果,亟待繼續努力!!
Note: 約20年前,也就是學系30週年慶時,我負責聯絡系友。。。找到許清芳系友... 他是我這輩子的貴人之一,他協助我升等教授以及後續學術生涯之發展.... so great!!
兵分多路--以主題為分類說明之
1. 溝通技巧--台大/中山(生理/前2次治療,12位學生*1-2位病人);博愛(小兒--6(位學生)*4站OSCE*2次);高長(心理會談 9(位學生)*2次));成大(生理/前2次治療)。
台大/博愛/高長皆已完成一梯學生之收案(含回饋);成大完成2梯。2021皆將持續執行!
【義大計畫(大三)尚未執行】
2. 同理心--台大(生理資料與前同);【輔大計畫(大三/大四)尚未執行】
3. Goal setting 之 decision aid 設計,雛形已成,APP設計中,預計年中完成設計與試測
4. 其它臨床技巧:確認中,台大(生理)預計於第3梯實習學生開始評估與回饋
5. OSCE:生理 9站設計中--主訴訪談、病史訪談、職能表現訪談、ADL評估、評估結果解釋、AFO衛教、行動輔具選購諮詢、目標設定以及治療計畫設定。以及小兒4站已完成設計/測試/實際執行--病情告知、目標設定、衛教以及主訴訪談。(博愛/雅涵)
主要目的:
1.測試/驗證COT, ECCS, GKCSAF
2.測試/驗證溝通技巧教學模式
3.後續擬測試/驗證同理心教學模式
4.後續擬測試/驗證 研究室發展之同理心工具
5.後續擬測試/驗證 研究室發展之其它臨床技能工具
6.後續擬測試/驗證其它臨床技能教學模式
7.測試/驗證溝通技巧OSCE
8.後續擬測試/驗證同理心OSCE
9.累積錄影(音)/逐字稿資料庫
10.培養相關評估與教學人才
人才庫:
助理:譽騫、柔潔、怡儒、芊霓、育禎
碩班生:雅涵、函恩、劭彤
博班生:怡晴、姿廷
臨床專家:佳宜、錦良、芳瑜、謝瑋
指導老師:黃、薛、周
可分為三大類型:1.臨床技能;2.CAT;3.AI。
基本上還是以評估工具之發展為主,臨床技能教育介入為輔。
1. 以同理心與溝通技巧之評估與介入為主。目前幾乎所有臨床技能評估工具之設計【大多粗略】,以符合臨床/教育需求--快速簡便。另外的困境是目前工具【欠缺心理計量特性實證】,現有的證據大多不佳。我認為主因是大多數的臨床技能評估,以專家經驗為主,欠缺理論基礎【我認為臨床技能以 formative model 為主,故較難設計/驗證】。且目前工具設計時,應欠缺心理計量專家之參與,且以快速、可行為考量。也就是先天的難題,又要快速評量,且無心理計量專家... 結果可想而知!
評估計畫包含 發展傳統測驗(長/短版測驗;專家評/病人評/學生自評)以及CAT
介入計畫包含 同理心與通技巧介入,如OSCE、教學/示範/演練,以及深入評估與回饋
還外加了一個護理 caring 傳統測驗發展
*評估是介入的基礎(發現學生的問題/困難...)也是成效指標!!臨床技能評估需要N個評估工具,也是我的專長可發揮之處!!
2. CAT 以 評估 self-reported outcomes 為主,這是未來AI難以取代之處。還包含評估溝通技巧的CAT... 以利專家可以快速/深入/精準評估溝通技巧。
3. 以AI之技術評估認知功能以及小兒發展向度,也就是發展第4代評估工具之先驅計畫。
1, 2 & 3這些計畫,我覺得都是「蠻基礎」的計畫,if so, 將影響深遠!
另外,臨床技能介入計畫,很費力氣,且非基礎研究類型... 此時投入主因是不得不投入,因為學生需求,不得不投入(學生很想知道評估結果/優缺點,進而改善!)... 所以就很耗費資源... 我不得不撰寫蠻多計畫/爭取經費!
Note 1. 有關 formative model 可參考怡靜跟我之前的 blog
Note 2. 有關不同世代評估工具簡介,詳之前的 blog「評估工具之世代交替」2011就提出來了!?現在還在地上爬!
PubMed 收錄論文(2020目前只有8篇,有些論文正式刊登期在2021,所以更少)
2020的代表作或許只有一篇
Huang YJ, Chen CT, Sørensen K, Hsieh CL, Hou WH. Development of a battery of phase-adaptive health literacy tests for stroke survivors. Patient Educ Couns. 2020;103(11):2342-2346.
health literacy tests近幾年未再深入,這或是關門之作了.... 感謝侯醫師與怡靜的協助!!
有一篇蠻特別的!! 感謝士捷的探索... 後續好像還可套用AI算則,可取得更有效能的篩檢能力,期待!!
Lee SC, Liu CC, Kuo CJ, Hsueh IP, Hsieh CL.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a facial emotion recognition test in classifying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J Affect Disord. 2020;275:224-229.
整體而言,2020年之論文數量與品質低於10年平均值。
我想原因有二:投入3個超大領域 & 人才培養斷層-詳下說明:
1. 投入3個超大研究領域--- a. 認知評估;b. 臨床技能評估與介入;c. AI應用之準備!
a. 認知評估已投入10年多,陸續有成果,但難有突破... 投入者持續時間還不夠久。那就更不用講我們還投入一些社會認知呢...
b. 臨床技能評估與介入,若從SDM開始,成果一點點... 最近的溝通技巧與同理心評估/介入,還在扎根期... 投入很多,成果有限.... 預計快速成長期應在2~3年後.... 應隨著關鍵人物的成長/投入而定... 否則只有老驢拖車.... 慢慢來吧。【Note: 讀者應知老驢是誰,但知道關鍵人物是誰嗎? 可以私下跟我確認,答對者有獎,有大獎!!】
c. AI應用 也在準備期,今年有點成果.... 預計快速成長期應在2~3年後... 關鍵人物較多,或可預期
上述研究領域相當耗費人力/時間,但應該都很值得,5年後,應可更確定上述抉擇(實證)!
2. 研究人才培養斷層--- 全力投入之博班生人數凋零... 且短期間看不到改善的機會。若缺少強且投入的博班生,只能維持或勉強成長/老驢拖車... 之前(2018)的研究成果榮景或已成為紀錄,永不可破了。之前(2014~2016)的全職博班人數盛況,或已成為史蹟,難以重返。
人才與投入絕對是關鍵!!
2021展望為:繼續招募人才,給他們最好的環境,一起努力!!
「如果沒有寫計畫就拿到經費,我不會像現在一樣珍惜每一塊錢」
「如果我沒有計畫被當經驗,我將不知研究室幾近斷炊的痛苦,更不會提醒自己要謹慎小心地審別人的計畫」
「當然,寫了計畫才更能沉澱思緒,釐清研究方向,進而設計有創意的實驗。」
可改成「如果沒好好寫計畫,我就無法沉澱思緒,釐清研究方向,進而設計有創意的實驗」
詳原著:趕計畫,有感!
我再加幾個如果....
「如果沒好好寫計畫,我就難以更新最新文獻/進展,就不會知道天高地厚」
「如果沒好好寫計畫,我就難以擴展視野,更不會作夢/擘劃後續發展藍圖」
「如果沒好好寫計畫,我就難以磨練自己的筆刀,就會生鏽//接著腐爛」
「如果沒好好寫計畫,我就難以提供研究生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
「如果沒好好寫計畫,或許我的人生就回歸平淡.... 變成黑白」
寫在今年參與約10項科技部畫計畫之後...
感謝所有主持人/共同主持人,研究生還有助理(被我逼著給意見...在短時間之內)
「如果我沒有想要好好寫計畫,某位助理就領不到6000元獎勵了」
「如果我沒有想要好好寫計畫,某位助理就不會被我壓榨,我們就看不到美美的插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