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研究方法」與「可行性」是一般研究人員考量研究主題的重點
可加上「個人興趣(偏好)」與「文獻進展/掌握度」二重點。
「價值」較易判斷,研究主題之 impacts 廣度/深度有多少?通常越基礎的主題,其 impacts 廣度/深度較佳
「研究方法」代表目前較佳之研究方法為何?你可掌握多少?這也代表「競爭力」
「可行性」包含資源或樣本
「文獻進展/掌握度」代表相關主題文獻多寡與難度?你需要多久跟得上(可以掌握)?
以溝通技巧(含同理心)研究主題為例,我以0~10評論上述5重點,自評結果如下:
「溝通技巧」之文獻,尤其OT領域,少之又少,所以容易掌握。同理心概念較為抽象,但對我而言,還可掌握(我的方法是除了看論文,還需要寫計畫... 寫出2個以上的計畫,你就可以掌握一定程度的文獻了)...
「溝通技巧」相關研究方法之關鍵,我覺得在於「評估工具」,有好的工具--教學/介入以及相關研究,皆可行,且可深入!工具之驗證與發展,一直是本研究室之專長!我最近開始熟悉OSCE(這基本上也是一種評估工具,除了看出/論文,我也寫過2~4個研究計畫了),所以相關方法,在傳統上,我們應有優勢。若再加上,我們近年投入的AI,那我們在方法學的優勢可更提升!!
可行性的瓶頸,我想在於「樣本」來源。大三與大四學生,應可突破此瓶頸,尤其需要跨校合作!!治療師太難參與了。。。
「個人興趣(偏好)」相對主觀,對於年輕人,好像特別重要。但這對於「研究生涯」或「研究主題能否長期投入/經營」之相關性,我覺得較有限。主因有二:1. 除非你很確認或毅力驚人,否則「興趣」很容易消退。尤其碰到困難之後,你能否經得起考驗/繼續堅持興趣??2. 其它4項較為客觀,影響力大。
所以我覺得只要不排斥的主題即可,年輕人宜將心力放在培養「方法」、「掌握文獻」等核心能力,之後,找到良好的研究環境之後 ,你想做什麼主題的研究(只要有功力/資源)幾乎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