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同理心研究之情境比較
優點
|
缺點
|
||
自然情境,如新個案之第1~2次治療(含詢問主訴、評估、衛教與治療等)
|
· 受試者之日常任務,樣本數大(受試者動機較高,研究可行性高)
· 實習老師可立即評估學生
· 實習生臨床學習的目的之一
· 聚焦在實際評估經驗的累積
· 實習生需主動啟動溝通內容
· 在實際臨床情況(繁忙的環境)中練習溝通技巧
· 實習生會比較認真執行,因為老師會檢視過程與結果
· 較容易凸顯實習生的溝通問題 |
· 訪談內容差異大
· 內容之相關性中等
· 通常於治療室進行,環境吵雜,錄音(影)效果差
· 老師不易全程在旁陪同(前幾周較多,之後漸漸變少)
|
|
額外情境,如FIFE訪談
|
·內容為研究人員挑選/設計,相關性高(涵蓋之溝通技巧較廣)
·可於安靜環境訪談,錄音(影)之效果佳
|
|
Note: 黃老師的建議,以紅色字顯示。函恩之建議以綠色字呈現。
初期,若以可行性言,自然情境為較佳選擇。
另怡晴提到: 發展工具與測試工具之最適情境不同:
【如為發展溝通技巧評估工具之內容,「FIFE訪談」優於「前二次治療/訪談」
因FIFE訪談涵蓋之溝通技巧較廣
如為測試溝通技巧評估工具(如:判斷評分是否有天花板/地板效應等),
「前二次治療/訪談」優於「FIFE 訪談」
因工具發展目標為評估general溝通技巧,使用一般溝通情境較為適合】Further issues:
表、新接個案前1~3次治療情境之會談目的與【主要相關會談技巧】
情境*
|
目的
|
主要溝通技巧
|
主訴訪談
|
瞭解/確認 主訴
|
起始會談、建立關係、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
|
個案病史訪談
|
瞭解/確認 病史與職能參與
|
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
|
評估與結果解釋
|
說明評估目的、過程與結果,以及確認
|
表達、同理、主導會談
|
諮詢/衛教
|
說明相關概念、確認病患瞭解
*被動以及主動衛教 (如OT能幫個案甚麼)
|
表達、接收、主導會談
|
目標設定
|
說明、討論、釐清治療目標以及達成共識
|
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形成共識
|
治療計畫設定
|
說明、討論、釐清治療計畫以及達成共識
|
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形成共識
|
† 各技巧之詳細說明與釋例詳:https://reurl.cc/RdlzMZ
常見問題:
v 會談/溝通教學之議題:
1.
一般OT大學部課程以及臨床單位未提供完整溝通技巧教學與練習
2.
學生之【傾聽技巧】較有限【少有教學與練習】
3.
學生之【同理反應】較有限【少有教學與練習】
4.
學生難能掌握溝通效率(內容、時間與成效)
v
新接個案前1~3次治療之常見溝通相關議題
1.
個案常不知治療活動之目標為何?【目標設定欠缺討論、共識與追蹤】
2.
個案/家屬不知職能治療【未完善準備/執行/追蹤】
3.
個案/家屬缺病識感【目標設定欠缺共識與追蹤】
4.
實習學生之衛教欠缺系統與效能【未完善準備/執行/追蹤】
5. 父權主義:以治療師或疾病為中心,非以個案為中心溝通技巧OSCE之情境設計
1.主訴訪談 (含疾病史訪談)
2. 職能史訪談(含ADL 評估)
3. OT簡介(含服務項目與大致內容)
4. 預後說明(疾病以及特定症狀以及相關問題回應)*
5. 個案問題諮詢與回應*
6. 目標討論/設定*
7. 計畫討論/設定*
8. 病房或居家活動/訓練說明
9. 追蹤評估結果討論*
10. 出院計畫說明
其他:【當天治療情況之討論與修正,含當天整體治療之回饋(確認、鼓勵、提醒等)】
*可有多種情境/題材設計
†4&5或有重複,4以治療師為主動,5以個案為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