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認一直努力帶領學生//助理,
營造最佳學習環境,以提升基本能力與競爭力,開拓視野並登高望遠!!
最希望青出於藍
感謝他們的青春 以及 給我的機會,一起共事//學習!!
所以我很努力,想做好榜樣//以當成學生//助理的學習模範!!
也盡量克制自己,不給學生/助理壓力,讓他們適性學習/自然發展
學生/助理最後是否投入老師的最愛--學術研究,我的基本原則(很義務論)是 學生/助理自主!!
我一定隨緣。。。否則學生/助理哪能走多遠!?
且如果此路線真的那麼好,他們也以 寶貴青春 觀摩一段時間了,還需要我多言嗎?
鍾鼎山林,各有天性
青山綠水,後會可期!!
從2009年7月生涯第1次研究休假開始撰寫 blog,以跟同學、好友交流教學/研究,甚至臨床之心得。
以下是我的座右銘:
Try hard enough, you can get what you want!
Talent is the desire to practice.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game.
Better to light one candle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
你現在的努力 要感動未來的你!
只有藉由他人的視野,才能看到自己思考上的盲點。
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看長遠一點。。。臨床與學術之路
以10年為單位,往前看!
10年後,2030年二月,我已滿65歲,一定退休。
所以我早已開始調整角色與工作重點 (詳其它 blog posts)。
臨床工作的瓶頸,在大學畢業時,我大致可以看到 --- 工作10年的治療師就很難突破【治療技術、成就感、職級與薪水皆然】,早已到天花板。
剛畢業時,我對OT還有興趣,就選擇出國進修。。。(詳其它 blog posts)
OT若分成【學術】&【臨床】二路線 (90%以上投入臨床),
【臨床】之關鍵以【技術】為主;若評估/治療技術卡關,那就停滯,成就感、職級與薪水皆停滯。
【學術】之關鍵以【創新】為主。若無法創新,解決問題,那就停滯,成就感一定停滯。
【技術】於實證醫學的世代,以【既有實證】以及【持續實證】為主。實證主要來自專業、長期投入之研究團隊,各專業皆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但長期以來,全球OT之研究人員少 (比例很低),團隊更少。
很少人/很少團隊 長期磨劍,哪來新技術 (武器) 可供臨床人員打仗。
因此 既有實證有限,持續實證緩慢。
臨床人員所仰賴之技術,就容易用完了,也少有新的技術可以學習。。。一招半式,能闖蕩江湖多久?
臨床經驗呢!? 以【實證】觀點,一問就結束 --- 有數據嗎? 有實證嗎? 【確認一下(臨床經驗)之數據】,故事就結束了。
若已投入臨床者,還是有出路的。。。如何提升臨床專業技能,詳其它 blog posts
只是很少人做得到,因為血汗環境、單打獨鬥、動機弱。。。
但想改變,就一定要做,且需要長期(至少十年)才有成效!!
學術呢?
十年寒窗無人問
十年的功力,應該是具備獨立研究【創新】能力之助理教授或副教授。以培養自身研究功力為主。尋找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及【開放學習】為關鍵。其它詳八大研究核心能力 posts.再十年,應該是具備【突破】能力之正教授。以建構團隊為主。【工作環境】以及【成果分享】為關鍵。
另十年,我覺得是投入【傳承】之講座教授。以造育英才為主。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隨緣。
簡言之,你可以看到10年後,你在哪兒?競爭力多少?
20年後,你在哪兒?競爭力多少? 30年後呢?
培養關鍵競爭力(核心能力)才是王道!!
20年後,你在哪兒?競爭力多少? 30年後呢?
培養關鍵競爭力(核心能力)才是王道!!
能力的培養,以學習環境/心態為關鍵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game!
2020年2月8日 星期六
溝通/同理心研究 之 情境選擇 以及 相關議題
溝通/同理心研究之情境比較
優點
|
缺點
|
||
自然情境,如新個案之第1~2次治療(含詢問主訴、評估、衛教與治療等)
|
· 受試者之日常任務,樣本數大(受試者動機較高,研究可行性高)
· 實習老師可立即評估學生
· 實習生臨床學習的目的之一
· 聚焦在實際評估經驗的累積
· 實習生需主動啟動溝通內容
· 在實際臨床情況(繁忙的環境)中練習溝通技巧
· 實習生會比較認真執行,因為老師會檢視過程與結果
· 較容易凸顯實習生的溝通問題 |
· 訪談內容差異大
· 內容之相關性中等
· 通常於治療室進行,環境吵雜,錄音(影)效果差
· 老師不易全程在旁陪同(前幾周較多,之後漸漸變少)
|
|
額外情境,如FIFE訪談
|
·內容為研究人員挑選/設計,相關性高(涵蓋之溝通技巧較廣)
·可於安靜環境訪談,錄音(影)之效果佳
|
|
Note: 黃老師的建議,以紅色字顯示。函恩之建議以綠色字呈現。
初期,若以可行性言,自然情境為較佳選擇。
另怡晴提到: 發展工具與測試工具之最適情境不同:
【如為發展溝通技巧評估工具之內容,「FIFE訪談」優於「前二次治療/訪談」
因FIFE訪談涵蓋之溝通技巧較廣
如為測試溝通技巧評估工具(如:判斷評分是否有天花板/地板效應等),
「前二次治療/訪談」優於「FIFE 訪談」
因工具發展目標為評估general溝通技巧,使用一般溝通情境較為適合】Further issues:
表、新接個案前1~3次治療情境之會談目的與【主要相關會談技巧】
情境*
|
目的
|
主要溝通技巧
|
主訴訪談
|
瞭解/確認 主訴
|
起始會談、建立關係、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
|
個案病史訪談
|
瞭解/確認 病史與職能參與
|
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
|
評估與結果解釋
|
說明評估目的、過程與結果,以及確認
|
表達、同理、主導會談
|
諮詢/衛教
|
說明相關概念、確認病患瞭解
*被動以及主動衛教 (如OT能幫個案甚麼)
|
表達、接收、主導會談
|
目標設定
|
說明、討論、釐清治療目標以及達成共識
|
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形成共識
|
治療計畫設定
|
說明、討論、釐清治療計畫以及達成共識
|
表達、接收、同理、主導會談、形成共識
|
† 各技巧之詳細說明與釋例詳:https://reurl.cc/RdlzMZ
常見問題:
v 會談/溝通教學之議題:
1.
一般OT大學部課程以及臨床單位未提供完整溝通技巧教學與練習
2.
學生之【傾聽技巧】較有限【少有教學與練習】
3.
學生之【同理反應】較有限【少有教學與練習】
4.
學生難能掌握溝通效率(內容、時間與成效)
v
新接個案前1~3次治療之常見溝通相關議題
1.
個案常不知治療活動之目標為何?【目標設定欠缺討論、共識與追蹤】
2.
個案/家屬不知職能治療【未完善準備/執行/追蹤】
3.
個案/家屬缺病識感【目標設定欠缺共識與追蹤】
4.
實習學生之衛教欠缺系統與效能【未完善準備/執行/追蹤】
5. 父權主義:以治療師或疾病為中心,非以個案為中心溝通技巧OSCE之情境設計
1.主訴訪談 (含疾病史訪談)
2. 職能史訪談(含ADL 評估)
3. OT簡介(含服務項目與大致內容)
4. 預後說明(疾病以及特定症狀以及相關問題回應)*
5. 個案問題諮詢與回應*
6. 目標討論/設定*
7. 計畫討論/設定*
8. 病房或居家活動/訓練說明
9. 追蹤評估結果討論*
10. 出院計畫說明
其他:【當天治療情況之討論與修正,含當天整體治療之回饋(確認、鼓勵、提醒等)】
*可有多種情境/題材設計
†4&5或有重複,4以治療師為主動,5以個案為主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