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想不到美國OT開始使用 PASS & ARAT

這幾天閱讀 AOTA 出版的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stroke
美國OT已開始大量使用標準化評估工具
FIM, COPM, Occupational Profile... 這不意外

但竟然也開始使用 PASS & ARAT

這二工具,我可驗證數次,發表不少論文。。。

看來後續被引用的次數將大增,半衰期也會延長。。。

OT practice guidelines 於急性期與亞急性期之主要治療目標皆以 BADL/IADL為主

這讓我想到一些研究題材:

1. shared-decision making (SDM) 相關: interview 個案/治療師以確認 goal setting 之程序,並探索個案/治療師 goals 不一致之原因,以期後續促進 SDM

2. 改良 3-level BI: 改成 7 levels, 並同時改良 BI-SS perceived difficulty 為 5 levels, ability 改為 5 or 7 levels... 這可考慮與 Jenny 合作

3. 中風病人之 cognitive profile & follow-up... [含不同評估工具之比較],宜詳加考慮追蹤時間點


3 則留言:

  1. 想請教老師想把BI或BI-SS的response categories增加的rationale是甚麼。
    我的看法是:BI response category增加會造成施測負擔,而self-perceieved difficulty的部分,個案或許會因為有太多選擇,答案更加不一致(隨機測量誤差變大)。除非,每個response category都是特定的。

    回覆刪除
  2. 主要目標是【提升個別層級反應性】,以期取代FIM,無須再付費使用FIM。
    若增加一點施測負擔,但可提升個別層級反應性,這就值得。
    有關隨機誤差與 # of response categories,你的看法,可提供理論論述或實證嗎?

    回覆刪除
  3. 當初自覺困難程度量表,使用了假設性問題(也就是針對這一兩天沒有從事的BADL請個案想像如果現在請他/她做,覺得困難程度為何?)也許這是分析出來結果隨機測量誤差大原因之一
    所以未來自覺困難程度量表,選項部分,個人認為應該要有“沒有從事”這個選項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