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
通知我即可,或記錄於 blog
Have a nice time!
不帶回病毒...
從2009年7月生涯第1次研究休假開始撰寫 blog,以跟同學、好友交流教學/研究,甚至臨床之心得。
以下是我的座右銘:
Try hard enough, you can get what you want!
Talent is the desire to practice.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game.
Better to light one candle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
你現在的努力 要感動未來的你!
只有藉由他人的視野,才能看到自己思考上的盲點。
以下4方面應可看出
主要發表文獻之系列性,含深度與持續性。這也是對對副教授的最大考驗。一般副教授深度方面,應可達中等或至少需達中等(由淺到深之系列論文至少3~5篇)。他/她後續能否更進階(系列論文至少6~8篇,其中必有高階論文 [高階方法學或突破性發現]),影響因素有三:1.基礎是否紮實,2.無持續投入/深入系列主題(還是轉換跑道),以及3.團隊/資源支持等。
若副教授期間無法達到中等程度(深度),我想主因若是基礎/核心能力不足,那學術生涯很可能就提早結束。
進階的成果,這要求高...有些老師/研究人員(like me)需到教授才得以呈現高階成果。
近5年撰寫/執行之計畫,主軸為何?這也可看出系列性與發展願景。因為計畫主題可說是老師/研究人員實力與願景之展現,最近5年計畫,可以看出前10年累積之實力(多年努力所奠定之基礎/核心能力)以及後5年之願景(後續發展)
以上核心能力(專長)& 研究計畫(主軸)至多2個,3個就分散時間/心力了,3個以上則跨大/失焦。
查一下 Scopus 即可發現其主要合作者,跟多少強者合作幾篇論文,持續多久,一覽無遺。還有同儕(一起成長)合作者有多少?沒有團隊/同儕,可說沒有未來。
單位(有無博班)與承接哪些職務(含學公會服務),前者攸關能否培養自己的博班生(這關係研究主題能否深入),後者嚴重影響學術投入時間(是否強化學術發展)。
系列論文,以 Fugl-Meyer motor test (中風領域最常用的動作量表)為例說明:
除了課堂教學與演練,需有臨床實務應用之觀摩,以確實做到學以致用。意即講師需至臨床觀摩PGY學生之應用情況,再給予個別回饋。最好能安排數次(追蹤成效)!!或是學生提供錄影檔案,以供講師觀看/評分/回饋。
收費!?先收費,再視學生學習情況退費(學的越好,退費越高)。類似保證金制度。或是,學生於授課後,自行繳教學費(學生自行決定金額)。類似市場/價值決定學費。
學習成效的評量有二:一、紙筆測驗,以確認知識吸收程度;二、臨床觀察,以確認技術與學以致用之程度。
若套用 Knowledge-Attitude-Behaviors (Skills) 行為改變架構而言,包含教導知識,提升正向態度,繼而改變行為(技術)...
理論上,改變或強化行為(技術)時,可提升對於該技能之知識理解層次,亦能見證該行為(技術)所帶來的臨床效益,眼見為憑,則可更加提升對於該技能正面態度。
以同理心或臨床同理技巧而言,後續我們的任務如下:
- 工具包含現有工具以及自行發展之工具
- 同理技巧教學模式包含多種:課堂教學、模擬演練、OSCE、臨床應用與回饋等... 如何找出最佳模式等。
+ 撰寫計畫、以及撰寫教學與評估之執行手冊
這絕對是最關鍵的人才培育
關係研究生/博班生個人的職涯發展
也影響一個專業的發展【如果我們無法培養為數眾多的高階研究人才,那一定進步緩慢;臨床的瓶頸就只能慢慢等,才能突破了】
10年來,我已寫過不少相關主題:
是否就讀博班的相關主題:
如何就讀/學習/成長:
Aim high, consistently prepare & then enjoy 良好的學術研究環境
但很無奈,從我們學系數年來的博班生招生情況,即可知:我們培養高階研究人才的進展相當緩慢...發展遲緩
希望各位能逆向思考:機會一直存在,只待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