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7日 星期一

2019 年回顧與2020之前瞻

研究方面:

  1. AI 研究 --- 團隊共提出3項科技部計畫,其中小兒計畫已獲得5年經費。2項中風AI計畫,2020年中確認是否通過。另完成第1篇AI稿件(簡化評估工具),後續考慮應用於多向度工具以及大型資料庫。5月時跟美國系友連絡,已取得資料庫,將擴大應用層,累積更多經驗與成果。
  2. 溝通/OSCE研究 --- 團隊共提出2項科技部計畫。已初步完成溝通技巧之組成架構以及如何執行溝通技巧介入與評估之研究設計。後續「溝通」與「同理心」評估工具應有諸多發展/應用機會。年中將努力提出同理心計畫(NTUH &E-Da)
  3. 小兒語言評估工具之發展(new topic) --- 這是兒童AI計畫的延伸,因為語言與動作發展,一樣重要。且語言評估具有高度的文化區域差異,國人需自行發展。另因我們AI錄影(音)將有諸多語言訊息。故找語言專家一起合作!年中發現,已方無合適人選,也未找到合適合作者。且此計畫可能滑鐵盧。。
  4. 認知評估工具之發展:難度高/失敗多/進度慢。社會認知評估工具之發展亦然。年中發現,可能後繼無人。。。
  5. 病歷改良:等待AI吧,以新科技一併解決評估、記錄以及呈現(追蹤)結果之瓶頸

研究成果(論文發表) --- 僅9篇SCI/SSCI論文,不到2018高峰之後的一半。。。恢復常態!
2019 的代表著作:Lin GH, Huang YJ, Lee YC, Lee SC, Chou CY, Hsieh CL. 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System for Assessing 5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 Simulation and Validation Study.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9;100:899-907. 多向度 IRT/CAT 之應用。雖然已大幅降低項目與施測時間,但仍難以滿足臨床需求(臨床人員仍未採用)。

期待2020年 AI研究成果之論文發表!但年中發現,2020成果更萎縮。。。2021也將持續低潮!!加油阿。。。還好應有首篇AI論文!!


教學方面:

  1. 首度開授「職能治療研究職涯探索」一學分課程,以期學生較瞭解學術研究,進而投入(或試試)研究。迄今已收到一些成效,如協助延攬助理/研究生。
  2. 提高師生交流/回饋之機會與深度
  3. 臨床教學(FIFE訪談)新增錄音,雖可增加諸多訊息,但學生/臨床教師之壓力(錄音)隨之而來。已初步建立錄音/逐字稿/回饋機制,雖然需花費不少資源,但這或是經驗累積的必經之路。嘗試於其它醫院(中山、長庚以及成大)建構臨床教學(會談技巧之錄音/回饋機制),以利長期累積資料。
研究與教學整合計畫:
1.「二種溝通技巧評估工具應用於職能治療實習學生之心理計量特性驗證」
2. 「發展與驗證職能治療溝通技巧評估工具」
3. 「發展與驗證職能治療實習學生醫病溝通OSCE」
4. 「建立中風病人職能治療目標設定之決策輔助工具」

另將驗證「溝通技巧介入」、「同理心介入」以及「職能治療衛教」之成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