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新手彙整論文之 Q & A

Q1:我覺得自己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判斷文章重點,於論文寫作課程中已了解各段落之重點架構。但仍常受到作者的寫作內容,而侷限自己彙整文章的佈局,總覺得作者交代的內容應該都要呈現出來。
 A: No. 腦袋要清醒也要有判斷力,不要被作者(尤其是 junior authors and poor writers)誤導了。 
每篇論文之重點其實不多,您掌握到,也彙整之即可。 否則到處都是重點,反而未能凸顯重點。
您需養成批判與選擇的能力,才會茁壯。
先掌握論文各 section 之重點 (norm),應用/評論之。若不確定,即跟老師討論。
作者的論點您若全部吞下去或缺乏批判力,將來您自己寫論文時,將會不知道究竟要寫那些重點!!

 Q2:若作者漏掉重要的架構,自己也不知如何作補充。 
A:那是作者的問題。新手在此階段毋須替作者補充,但您須確認作者是否真的遺漏重點(或跟老師確認),以確認是作者問題還是您的閱讀問題。

 Q3:需要練習彙整幾篇論文? 
A: 至少10篇,以確實掌握論文各 section 之重點,也同時練習論文寫作。因為您已掌握到論文結構與重點,也利於提升閱讀論文之效率。

檔案搜尋軟體 Copernic Desktop Search

立窈 blog 提到的,雖然我沒用過。 詳:http://smallove.pixnet.net/blog/post/10301630 我目前都用 Google 的 desktop search,我已滿意。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批判能力的養成

I. 看看經典的批判性文章,如清大彭明輝教授之 blog
* 這樣子的一流大學?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29.html

* 學術文獻回顧與分析的程序與技巧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1/04/literature-survey_18.html

"PS" 我看恩琦 blog 後,連結過去,才看到這些值得推薦的內容。

11/19 補充下列 2 點:
II. 批判論文之優劣:1.掌握/學習論文評析方法;2.掌握/學習論文寫作原則 (norm) 。掌握上述二項能力,即可應用於論文批判。判斷是否為 model papers.

III. 自曝其短:跟高手討論或投稿(越好的期刊通常審查者越高竿),被高手修理後,也可學習到批判能力!

「覺得自己總是怎麼做,都做不好」

研究生或助理,尤其是博班生,或許常會覺得「無論如何努力,或多回修改」,總是還有亟待改善的地方,或不符老師的期待,真是沮喪!!

這是層次的議題:我對博班生的要求當然較高,且「知識」「表達能力」具有多重層次。
您自認為已達8分或9分,在高手眼裡一定打折扣。
自我感覺良好不夠,還須經得起高手批判,不是嗎!?
況且,越修改越好不是嗎!? 所以這也是學習/向上提升的機會!!

您需確認老師(或別人)的意見您是否明確掌握、接受並且完成修改,這也是您的學習效率!
若您未能明確掌握,則必須徹底澄清!!
若您未能瞭解/接受老師或他人的意見,則需切磋討論,直到達成共識!!
後續您是否能夠「精確」完成修改,還需尋求給您意見者之肯定,您務必確認之!!

追根究底才是學習/成長之道!!

自行努力,寫好論文(7-8分)不難。
但若欲做到高手眼中的8分,就不簡單了!
無論如何,掌握重點/效率,跟高手切磋,確實澄清,勤加練習!!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恭喜怡靜 金榜題名

碩班甄試榜眼!!

我已經提醒她,可考慮(準備)直升博班!

康莊大道,勇往直前!!還有老師/同學為伴,互相提攜!!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評估與治療何者優先?

臨床上,很明確,一定是評估先於治療,否則難以對症下藥。
 臨床專家不可能治療技術很好,但評估能力(評估工具)不怎麼樣。
也就是一個醫療人員欠缺良好的診斷/掌握個案問題的能力(擁有良好全面的評估工具與能力),治療技術有可能好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研究的順序亦然嗎?
研究人員,尤其OT的研究人員如此稀少,該先投入療效驗證?還是先發展評估工具??

 這是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問題嗎??
1.療效的特定性:絕大多數治療模式無法對於所有病人皆有同樣效果,也就是特定治療模式只適用於特定病人。就跟數學原理能否成立,皆只適用於特定假設之下。也就是最佳治療模式只適用於特定個案。欠缺全面精確的評估,難以確認特定治療模式對於那些個案最有效(或無效)。
2.大雜燴治療的效果有限:因為缺乏「特定性」,除了少數個案剛好成效佳,但其餘不佳,綜合(平均)成效當然不佳。
3.實踐實證醫學的第一步為掌握病人的問題,也就是先做好全面精準的評估,始能應用實證之治療指引。否則如何媒合最佳的治療模式!?
4.個別化治療:沒有二個病人是一樣的(geno- and pheno- types 皆不同),若欲發展最佳治療模式必先確認(評估)個案之差異。這也是療效驗證的演進過程,從粗到細。療效的最佳化,也就是找到最佳的治療模式適用於特定的病人。
5.即使目前欠缺有效的治療模式,評估也不枉然。即使費時費力地全面/深入掌握病人的個別特性,就跟癌症末期一般,醫療人員又能如何?事實上若能確定(如:中風肢體動作復原希望渺茫,或SCI之癱瘓肢體難以復原),可免醫病雙方欠缺 insight 白努力又浪費醫療資源。對於(中風/SCI)病人與家屬或更可能轉向至「ADL訓練」。也讓研究人員確認特定病情之恢復瓶頸與挑戰。
 6.掌握預後建立個案之病識感:醫護人員的角色並非只讓病情痊癒,尤其OT面對的個案通常藥石罔效。若能全面/精準評估,即使難以治癒疾患,但可準確掌握預後,以利病人/家屬建立insight, 及早調適。
7. 外國評估工具適用性有限,但外國治療模式卻可引進。評估工具之發展(尤其是第3代)如同開發/驗證治療模式一般費時費力。我們的研究資源有限,宜集中資源發展第3代評估工具,做好充分掌握個案特性的準備。之後再引進國外初步驗證有效之治療模式,即能跟上腳步。這如同臺灣學界之藥物研究規模有限(已比OT大上百倍),難以開發出臨床藥物,卻可引進國外已證實療效之藥物,再經臨床試驗即可一般。反之,因為評估工具之欠缺,難以區辨病人之差異,療效驗證必然很快遇到瓶頸。此時,還是須要「等待」精準/全面評估工具的誕(蛋)生。

所以這非雞或蛋的問題。

第2代評估工具難以在臺灣生存,無法貢獻於臺灣的臨床。臺灣OT的研究資源相當有限,必須集中人力與資源發展第3代評估工具,始能奠定「實證醫學」與「個別化醫療」之基礎。力量分散或未能針對關鍵瓶頸、長期努力,必然徒勞無功。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評估工具的世代交替


第1代評估工具大都為描述型評估工具,特性為快速簡便,且容易解釋。然而因為分級簡略,無法量化個案之功能,且誤差大(精準度低)。
第2代評估工具可量化個案特性。通常題目越多越精準,但施測費時。除了歐美等先進國家具備充分醫療資源,始有能力全面推動各種功能層面皆使用此世代之評估工具。
第3代評估工具可快速精準評估個案功能,也就是具備前2世代評估工具之優點。然而發展費時費力。




對中風病人的 motor assessment 而言 如果說 Brunnstrom staging 是第 1 世代評估工具 。
Fugl-Meyer motor test and STREAM 是第二世代 (S-STREAM and S-FM 可算 2.5 代 ) 。
但第 2 世代的評估工具一直無法在台灣完成「世代交替」,因為太冗長,人力/時間不足,加上醫院評鑑要求「快速」「全面」評估,以致於在台灣的臨床,第2世代的評估工具幾乎被淘汰了。
另外,第2代評估工具雖然具備量化分數,但數據不易解釋。所以在臺灣,第 2代評估工具僅研究人員熟悉,因為研究必須採用。但這也造成教學、臨床與學術的脫節,因為三者採用的評估工具不一致,難以溝通/連貫。
美國等先進國家,因為醫療資源充裕(也就是醫療費用昂貴)的臨床與學術領域,現以第二代評估工具為主。
CAT 是第 3 代評估工具,但何時可能完成「世代交替」?
如上,第2代評估工具難以取代第1代評估工具,那有可能逕跳至第3代嗎? 我們要等多久??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為恭醫院合作計畫的後續

週一在恩琦的協助下,推薦為恭OT採購 認知相關評估工具。

週二早上拜訪精神科 劉智民醫師,請他協助認知相關測驗於 schizo 之驗證與發展。
劉醫師可協助確認診斷之簡單方法與用藥紀錄,並協助教導 CPT & WCST 等之施測。
未來我將研究計畫寄給他參考/審查,以利順利推動。

Note: 1. 劉醫師是在上週五院務會議時,剛好坐在我旁邊,我主動跟他聊起。 他跟我一樣 1994 年進入臺大工作。
2. 診斷或用藥或許謝正熙醫師也可幫忙。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比利時推出「飛馬計畫」吸引國外博士後研究人才

預算總金額暫訂為200萬歐元,預計在未來三年(2012-2015)試辦提供 30個三年期 與 59個1年期的國際博士後研究員應聘名額,開放給各國與各學門有意到比利時開拓或延續博士後研究生涯的青年博士後人員申請。 詳http://stn.nsc.gov.tw/view_detail.asp?doc_uid=1001031001&kind_no=A10

研究的辛苦與期待

研究生,甚至助理,皆可感受到做研究真是一條艱辛的路途。
碩班學生或助理也許還在觀望,試試水溫。
博士學生,可能因為沒有退路了,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努力,希望能夠早一點看到畢業的曙光。。。
但對我而言,這些都是「短期考驗」並非人生(職業生涯)的主戰場 或 最終考驗

如果一個人具備批判與選擇能力,則每個人的主戰場可以自由選擇(含選擇臨床或學術研究之叉路;或取捨進入研究後之不同研究主題;或選擇不同工作環境),初步十字路口的選擇對一般人已是難題。
但即使初步選擇正確或符合您的志向,但後續的考驗才是嚴峻,才是主戰場。
可怕的是,如果選擇錯誤,過了一段時間(如5-8年)或上了年紀(如40-50歲),若加上基礎不足(或團隊不大),就難以回頭!!

Note:
1. 目前的「臨床機構」大多是拼業績的血汗之地,if so, 那是『葬送理想的墳場而非追求理想的戰場。就跟博班畢業生選擇在教學型大學任教,卻想要做好研究一般,因為環境所限,注定遙不可及。
2. 博士後,各階段之向上提升要點,容後陳述。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恭喜宇佑的論文 被OT學會雜誌接受刊登

題目為:「中風病人自覺職能治療照護品質問卷—PROTS發展:向度與題目編製 」
我想此篇論文將是未來想發展問卷者的重要參考著作
至少我的學生與助理,一定會詳讀!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參與「醫學資訊聯合研討會」

週日一大早趕到台中,報告15分鐘的 web-based ADL CAT
與會者約只有10位,因為主辦者將約50篇口頭報告論文分成10個場地同時進行。
主要報告者,如同國內學會,皆以研究生為主。
所有報告之回饋與討論有限,相當可惜。

較大的收穫是聽 keynote speech, 由 IBM 的研究員,分享 IBM 研發的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BM 將打敗西洋棋手的砲口,已轉向至「醫療專業人員」。他們經由 multi-center累積大量的臨床資料與長期追蹤,已具備初步實證,證實該系統相當可靠。
該系統所累積之資料,甚至也可建議個案那些醫師治療那些疾病之成效較佳(相對而言,也知道那些是蒙古大夫)。

IBM是富可敵國的公司,投入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之成果令人驚艷,其規模也令人讚嘆!!未來的醫療模式,令人期待!!

該演講 90% 的 slides 皆以精心繪製的圖示為主,令人相當佩服!

偶而開開眼界,才不會變成井底之蛙!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為恭醫院的合作計畫

個案 以慢性 schizo 為主,超過300位。

他們每年編列預算(雖然不多)以購買評估工具
 staff 可以協助「例行」收案
還幫我編列「督導」費用
天上掉下來的。。。。


該院應是發展與驗證「認知評估工具」之絕佳場所
目前我想到的研究方向有三:1.「認知評估工具」之學習效應驗證,2.常用認知評估工具之心理計量驗證,3. 我們發展的評估工具之可行性與心理計量驗證。 1 & 3 將優先考量。